烟波浩渺的鄱阳湖,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丰水时的水域达四千余平方公里。
如果从空中俯瞰,整个湖泊像一只昂首的孔雀,屹立在赣东北平原之上。
江西境内的赣江、信江、修河、抚河、饶河等几大河流,分别像孔雀的足部和羽翼,从不同方向汇入孔雀的“躯干”中,再经过长长的“脖颈”和“头部”注入长江。
在其北部湖区,有一片令当地渔民和过往船只都感到心惊的神秘三角地带,人称老爷庙水域,该水域位于鄱阳湖区的江西都昌县,南起松门山,北至星子县城,全长24公里,处在孔雀“躯干”与“脖颈”的连接处。
这片水域被称为中国的“百慕大三角洲”和“东方百慕大”,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老船工的遭遇见证“东方百慕大”?
今年“五一”假期,31岁的陈林峰回到鄱阳湖老家“祭湖”,这是他在上海打工10年来,每年都要做的“功课”。
陈林峰的老家在都昌县三汊港镇,这个千年古镇紧挨着鄱阳湖,由小渔村发展而来。
在陈林峰儿时的记忆里,每年春末夏初汛期到来时,父亲陈水生都要带着他,开着自家20吨的机帆船行驶一个多小时,到老爷庙去焚香烧纸。
那时的场景十分壮观,老爷庙前的水面上布满大大小小的船只,到处是鞭炮声和鱼儿们争食祭品溅落的水花声。
陈林峰说,那时家里很穷,他很不理解父亲为什么要把宰好的鸡鸭猪羊往水里扔,父亲说那是因为湖里住着“水神”和“水怪”。
他自称是水神或水怪的见证者。
据陈水生描述,那是1991年的5月7日下午三时许,雨后初晴、风平浪静,他驾着装满煤炭的机帆船途经老爷庙水域落星墩上游两公里处时,船体突然剧烈晃动起来,水面瞬间变得波涛汹涌、巨浪滔天,船只像一只无头苍蝇在几百米的范围内摇来荡去,隆起的煤堆被巨浪削的七零八落,绝望的陈水生死死地抱住舵盘,闭上眼睛朝着老爷庙的方向默默祷告着……也不知过了多久,周边的喧嚣声平静了下来,他睁开眼,船只又行驶在平静的湖面上,像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样。
陈水生的遭遇,在他这一辈乃至前辈的船工和渔民口中,谁都可以说上几段,其中不乏神乎其神的描绘和千百年流传的传说,也有好事者将其与同处北纬30°的魔鬼三角百慕大联系在一起,归之于“东方百慕大”神秘的超常现象。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据不完全统计,仅上世纪60年代以来,在鄱阳湖老爷庙水域发生的沉船事故便多达百起,不少船工和渔民因此葬身湖底。
狭流与旋流增加行船风险?
偌大的鄱阳湖为什么船只只在老爷庙沉没?难道这湖底真有传说中的水神、水怪吗?
江西省渔政局(鄱阳湖管理局)原局长、推广研究员舒畅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介绍,老爷庙水域最宽处15公里,最窄处3公里,其宽处连接鄱阳湖的南湖,即孔雀的“躯干”部分,这里湖面开阔,落差较小,平均水速在0.3米/秒,当南湖的水向北流动时,水道陡然变窄,势必造成一种“狭流效应”,其流速逐步加快到1.5米—20米/秒以上,而所谓老爷庙的“鬼门关”,正处于流速最快的区域,这就无形中增加了行船的风险。
舒畅分析,除了“狭流效应”,老爷庙水域水文情况十分复杂,从汇入鄱阳湖的几大河流流向来看,其中修河与赣江主航道(北支)并未注入孔雀“躯干”,而是绕过“躯干”直接从“脖颈”处注入,从地图上看,其注入的方向与“躯干”水流形成了一定的夹角,两股水流在老爷庙水域汇聚时,势必由于方向的作用而形成旋流,“如果遇上洪峰,狭流与旋流产生的浪潮,与钱塘江大潮相比也毫不逊色。
”舒畅说。
大风突至对行船构成威胁?
鄱阳湖横跨江西九江、南昌、上饶等地,其中70%的水域在九江市境内,湖中老爷庙水域中的吉山、松门山两岛横立,将鄱阳湖分为南北两部分。
从地理上看,鄱阳湖地势大多处于平原丘陵地带,在与长江交汇处,兀然耸立着襟江带湖的庐山。
江西省气候中心高级工程师胡菊芳对科技日报记者说,独特的地理地貌对鄱阳湖的气候影响很大,近年来都昌县的蒋公岭和星子县(现庐山市)的大岭等地先后建起了大型风电站,就得益于环鄱阳湖丰富的风力资源。
胡菊芳介绍,以靠近老爷庙的庐山市为例,据1961年至2016年数据统计,该市全年风速为17.2米/秒的8级以上大风天数达31.4天,远远高于其他地区,2009年7月10日曾经创下了风速31.5米/秒的10级以上大风纪录,对行船构成的威胁不言而喻。
江西省生态气象中心副主任、高级工程师许彬从“微环境”的角度,对老爷庙水域一带的气候气象变化进行了阐述。
她说,位于老爷庙西北部的庐山山脉和东南部的松门山等岛屿互为屏障,冬季的冷空气南下、春季的强对流天气和夏季的雷电暴风雨都会在老爷庙水域形成狭管风涌,好比城市里两幢楼宇间的穿堂风,即使在平常气候里,老爷庙一带的狭管作用也比较明显,船行其中,如果遇上转瞬而至的大风,加上水流的影响,出现事故的概率还是比较大的。
水族生物导致行船事故?
鄱阳湖是长江流域的一个过水性、吞吐型、季节性的重要湖泊,其枯水与丰水面积相差10倍,即便是枯水季节,湖面收缩了十分之九,老爷庙水域仍然有着平均9米的水深,对赖水而居的水族生物而言,这里无疑是它们的天堂。
鄱阳湖长江江豚自然保护区,就覆盖了这片水域。
江西省科学院生物资源研究所研究员戴年华长期致力于生态、动物和水产资源的研究。
1985年他曾经参加了鄱阳湖第一次综合科学考察,之后几十年间无数次往返鄱阳湖,对湖中水族生物了然于胸,同时也听闻了不少老爷庙沉船的故事。
他十分认同是狭流效应和大风气候等因素导致了行船事故,同时从专业角度指出,也不排除部分事故是大型水族生物“打劫”和“挑衅”的结果。
戴年华告诉科技日报记者,老爷庙水域的水产资源十分丰富,每年都有渔民捕捞起几十斤乃至上百斤的大鱼,早些年偷捕江豚的事也时有发生,这些庞然大物发起脾气来,掀翻一些舢板船、乌篷船也不是什么难事,“滥捕滥杀滥采(沙),直接威胁着水族生物的生存环境,也间接影响到人类自身安危,这是一种生态效应。
”戴年华说。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进入21世纪以来,被形容为“东方百慕大”的老爷庙水域已经鲜有沉船事故发生,有关专家将之归结于3方面原因,一是水上交通运输量明显减少,二是船体质量今非昔比,三是气象气候预报手段的及时和普及,这也反证了事故的自然属性而非神怪的传闻。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大自然留给人类的谜题还有很多很多,或许利用现代科学手段会揭开越来越多的谜底。
来源:科技日报
原先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是洞庭湖,近几年才被鄱阳湖赶超。
鄱阳湖位于江西省南昌县境内,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是赣鄱大地大地母亲湖;也是中国候鸟的重要过冬栖息地。
也是中国第二大湖,位于江西省北部、长江南岸。
有70%的水域在江西省九江市境内,其余20%的水域在江西省上饶市境内,10%的水域在江西省南昌市境内。
汇集赣江、修河、鄱江(饶河)、信江、抚河等水经九江市湖口县城注入长江。
长40公里,宽3至5公里,最窄处约2.8公里;南面为主湖体,长133公里,最宽处达74公里。
鄱阳湖也是是世界上最大的鸟类保护区,鄱阳湖也是江西省著名的旅游景点。
鄱阳湖是季节性很强的湖泊,,主汛期时最大面积1万多平方公里,旱季最小时不到2000平方公里。
如果江西在湖口建一个大坝,可以调节鄱阳湖水位,平均应在5千平方公里以上。
鄱阳湖水系占长江水体总量15%以上,鄱阳湖内五大干流的径流量任一条均超过绝大多数大江大河。
江西雨量充沛,年均降雨量可达2000亳米,北方的同志你们可能无感。
如果你们在主汛期在江西居住一个月,你们就不会有兴凯湖面积比鄱阳湖大的疑问了。
本来在我国东北的白山黑水之间我们曾拥有一个比鄱阳湖更大的天然淡水湖。
这就是位于黑龙江省鸡西市东部的兴凯湖。
那么兴凯湖的面积究竟有多大呢??本来兴凯湖分为大兴凯湖和小兴凯湖两部分。
气候严寒的东北全年温差变化较南方小,所以兴凯湖的面积季节性变化相比鄱阳湖要小得多:大兴凯湖在一般平水位状态下南北长达100多公里,东西宽达60多公里,面积4380平方公里;小兴凯湖在一般平水位状态下东西长35公里,南北宽4.5公里,面积176平方公里。
正常状态下的兴凯湖总面积4556平方公里,这比鄱阳湖最大面积还大431平方公里,比正常状态下的鄱阳湖面积大1406平方公里。
即使单纯只算当作兴凯湖主体部分的大兴凯湖面积也比鄱阳湖最大面积还大255平方公里,比正常状态下的鄱阳湖面积大1230平方公里。
那么既然兴凯湖比鄱阳湖大出这么多,可为何我们的地理教科书上还言之凿凿声称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呢??兴凯湖位于黑龙江省鸡西市东部的中俄边境上。
如果算整体它是中国仅次于青海湖的第二大湖,也是第一大淡水湖,比鄱阳湖大。
然而目前我国仅控制兴凯湖面积的28%,另外72%被俄罗斯控制,所以这样算起来我国境内的兴凯湖面积大约只有1275.68平方公里,比平水位状态下的鄱阳湖要小1874.32平方公里,鄱阳湖也就自然成为我国第一大淡水湖了。
湖泊在我国的大地上星罗棋布,,多的不可枚举,有的幽静、有的深邃、有的旖旎,让多少的文人骚客吟咏。
那在中国众多的湖泊中,你知道中国最著名的湖泊有哪些吗?今天就和小编一起看一看中国著名的十大湖泊,让我们详细来了解一下吧。
中国著名的十大湖泊1、青海湖位于青海高原的东北部,[bai]西宁市的西北部,是我国最大的咸水湖,面积达4456平方公里,环湖周长360多公里,平均深约21米多,蓄水量达1050亿立方米,湖面海拔为3260米,湖中有5个小岛,区别为鸟岛、海心山、海西山、沙岛、三块石。
2、鄱阳湖位于江西省北部、长江南岸,中国第一大淡水湖,为长江流域主要的过水性、吞吐型、季节性的浅水湖泊。
湖水面积,最大面积4000余平方公里,最小面积为500平方公里。
最高水位约20米,最低水位约12米。
最大容积约260亿立方米,最小容积9亿立方米。
湖体南北长173公里,东西平均宽16.9公里,最宽74公里,最窄3公里,湖岸线长约1200公里。
湖体通常以都昌和吴城间的松门山为界,分为南北(或东西)两湖。
3、镜泊湖中国最大、世界第二大高山堰塞湖,位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宁安市境西南部的松花江支流牡丹江干流上,距宁安市50公里,海拔 351米。
湖水深度平均为40米,蓄水量16.25 亿立方米。
第四纪玄武岩流在吊水楼附近形成了天然堰塞堤,拦截了牡丹江出口,提高水位而形成了90多平方公里的镜泊湖。
镜泊湖瀑布从断层峭壁上飞泻而下,在丰水期时形成宽达二三百米、落差二十多米的大瀑布。
关键字:景点湖泊
声明:本网站的主要内容来自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及东西方的民俗文化,并非严谨的科学研究成果。
仅供娱乐参考,请勿盲目迷信。
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