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谜团 > 未解之谜 > 僵尸谜团

古代神话中的九大凶兽 犼创造了四个僵尸王 鲲鹏以龙为食

时间:2023-07-21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9、狰

又西二百八十里,无草木,有兽焉,其状如赤豹,五尾一角,其音如击石,其名狰”——《山海经》

狰”是一种出自于《山海经》中的上古凶兽,它的模样总体来说就是一只红色的大豹子,此外狰长了五条尾巴,头上还有一只犄角。

在各种上古凶兽中,狰”的模样算不上非常特别,但它的战斗力可谓相当强悍。

只要在狰的活动范围之内,蛮荒中的狼虫虎豹等等异兽没有一个敢放肆的。

而且,狰以虎豹为食,对牛羊根本没有兴趣。

因此,在《山海经》中描述狰为:逐天下,服四兽。

8、蜚

又东二百里有兽焉,其状如牛而白首,一目而蛇尾,其名曰蜚。

行水则竭,行草则死——《山海经》

蜚,是一种出自神话典籍《山海经》的上古凶兽。

蜚的外形也不是特别奇怪,总体来说就是一只白脑袋的大牛,但是蜚只有一只眼睛。

蜚还有什么其它特点呢?

它可以掌控旱灾,无论蜚走到哪里都滴水不剩,草木干枯。

这一点让我想起了一位上古凶神,旱神旱魃,也就是上古尸王旱魃。

蜚牛的法力跟旱魃一模一样,难不成他们之间又什么关联?

7、朱厌

又西四百里,曰小次之山,其上有兽焉,其状如猿,而白首赤足,名曰朱厌,见则天下大兵——《山海经》

朱厌,是古代神话中一种代表着兵戈和杀伐的凶兽,跟白虎类似。

朱厌的外形是一只白头发的猿猴,全身毛发是红色的,四只爪子和尾巴上都散发着熊熊烈焰。

一旦朱厌出现,就预示着天下将有战事发生。

四大神兽”中的白虎也代表着杀伐,只不过白虎是跟青龙并列的天界正神。

跟白虎相对应,朱厌是妖界代表杀伐的凶兽。

6、九婴

九婴,水火之怪,为人害,之地有凶水。

尧乃使羿杀九婴于凶水之上——《淮南子》

九婴,是古代神话传说中一种有九个脑袋的凶兽。

关于九婴的本相,在《淮南子》和《山海经》中都没有确切的记载,一般认为九婴是天地间戾气孕育而出的九头怪蛇。

九婴的强大之处在于它是水火之怪”,既可以喷火,还可以喷水,而且无魂无魄,肉身非常强横。

九婴虽强,却打不过凶兽克星——后羿。

后羿用箭射中它一个脑袋后,发现它还可以再长出一个来。

于是后羿九箭齐发,射中了它九个脑袋,九婴这才倒下。

5、相柳

共工之臣曰相柳,九首,以食于九山。

相柳之所抵,厥为泽溪。

其血腥,不可以树五谷种——《山海经》

相柳是加强版的九婴,也是古代神话中大名鼎鼎的凶兽九头蛇”,还是日本神话中八岐大蛇”的原型。

相柳的体型很大,虽然比不上烛龙和鲲鹏这种逆天级别的,但也算是上古凶兽中的翘楚了。

相柳的九个头可以在九座山上找食物吃,估计相柳的脖子最起码得有四五千米长吧。

相柳的血是有毒的,血撒在哪里,哪里就寸草不生。

4、化蛇

阳水出焉,而北流注于伊水,其中多化蛇,其状鸟翼而蛇行,其音如叱呼,见其大水——《山海经》

化蛇是一种出自于古代神话典籍《山海经》中的凶兽,它长着一双翅膀,是一种可以飞的蛇。

化蛇的叫声非常响亮,就跟大街上泼妇骂人的声音很像。

怎么样,化蛇是不是自带霸气?为什么化蛇可以排在这么高的位置呢?因为化蛇其实是蛟渡劫不成功后的产物。

它不能像龙那样翱翔九天,却也有了一定的法力,可以操控洪水。

3、混沌

混沌,是古代神话中非常著名的一只上古凶兽。

根据《淮南子》中的记载,混沌是帝鸿氏之子,但他品行不端,总干坏事,被打出天界,成为了上古凶兽。

也有人说,混沌就是《山海经》中的帝江。

总之,混沌的来历很难揣测,也多有争论。

但混沌的实力肯定不弱,因为在古代神话中,混沌的意思是宇宙开辟之前、清浊不分的一种状态。

这种状态下没有时间、空间的概念。

如果混沌有掌控时空的能力,那它的实力堪比烛龙。

2、犼

古代神话中,犼是一种非常神秘的上古凶兽,据说它体型不大,比狗稍微大点有限。

可犼的战斗力非常强悍,可以跟三条龙单挑,因此得了个外号叫作蹬龙”。

此外,犼还是古代神话中的僵尸始祖,传说中的四大僵尸王旱魃、将臣、赢勾、后卿都是被犼一手创造出来的。

如果没有犼,也就没有僵尸这个种类。

所以,犼是古代神话中当之无愧的僵尸始祖。

1、鲲鹏

说起以龙为食,估计大部分读者都能猜到这种上古凶兽是谁,它就是鲲鹏。

鲲鹏的体型非常之大,在水中、在空中都是不知几千里也”,而且其翼若垂天之云”。

咱们就看鲲鹏这体型,它最起码得以龙为食,要是吃兔子老鼠,鲲鹏就得饿死。

鲲鹏的体型、战斗力都已经远远超过了一般异兽的范畴,很难说有哪种异兽可以跟鲲鹏一较高下。

哪怕是鸿钧老祖再加上昊天,也不一定收拾得了鲲鹏。

新的一年属猴的朋友注意增势啦!

生肖猴:机智与灵动的化身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生肖是十二地支与十二种动物相结合的一种文化符号。

每个生肖都有着自己独特的象征意义和性格特征。

而说到生肖中的猴,它不仅是机智、灵活的代表,也是欢乐、活泼的象征。

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生肖猴的世界,领略它的风采。

生肖猴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传说故事。

据《山海经》记载,猴子是一种能言善辩、机灵多变的动物。

而在中国民间传说中,孙悟空就是猴子的一种化身,他聪明伶俐、法力无边,成为了中国文化中最具影响力的神话人物之一。

蛇年到了,属蛇与怕蛇能一起玩耍吗?丨睡前聊一会儿

睡前聊一会儿,梦中有世界。

听众朋友们,晚上好。

乙巳蛇年将至,大街小巷、商场店铺逐渐被浓浓的节日气氛所包围,玩偶、雕塑、衣服、手机壳等与蛇有关的装饰纷纷登场,可谓转角便能遇到“蛇”。

在一派喜庆之中,怕蛇人士却默默“碎了一地”。

对他们来说,蛇元素产品不仅不可爱,反而可能引起心理上的不适,甚至有网友评论,“出门只想闭眼走,过节就像是过劫,能不能把蛇‘开除’出生肖?”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件事。

“开除”虽是戏言,但不妨以此为引,先弄清楚让人害怕的蛇,是如何进入十二生肖的?提起蛇,我们常会想到蛇蝎心肠等负面词语,但在古代,蛇却是先民崇拜的始祖神。

蛇生存于丛林与河谷地,生命力顽强、捕猎智商高、生殖力旺盛,且蜕皮行为常被视为“死而复生”,极具神秘感。

种种特性,让蛇成为了远古图腾。

早在新石器时代,文物中便常见蛇的形象;神话传说里,创世神女娲、伏羲都是人首蛇身,《山海经》中也记载了蛇耳之神等蛇神。

广受膜拜、为人敬畏,是蛇入选十二生肖的民间基础。

而关于十二生肖的选用与排列,又有根据动物每日活动时间而确定之说。

我国至迟自汉代始,即采用十二地支记一日之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两小时。

九时至十一时,蛇类始活跃,即为巳时。

以此相推,蛇便成为了十二生肖的第六位。

生肖之中,蛇排在龙后,也是龙的主要原型,多被称为“小龙”。

其实在传统文化中,蛇与龙一样,同样寓意着福气与祥瑞。

常言道“蛇不入无福之地”,古人认为有蛇出现就是好运气。

《抱朴子•对俗篇》称“蛇有无穷之寿”,《拾遗记》指出“蛇鹤延年之物”,表明蛇是长寿的象征。

蛇的知性、灵性和神性,被认为有助于财富的积累,古语称“宁失千里驹,不失黄蛇珠”,《广异记》《崔炜传》等传奇小说记载着蛇报恩予财的故事。

具体在现实里,蛇也有许多益处。

一方面,蛇多以鼠类为食,能够控制鼠害泛滥,避免植被过度破坏以及粮食、牧草被啃食。

另一方面,蛇有着巨大的药用价值,蛇胆、蛇黄、蛇蜕、蛇油都能入药,可以活血化瘀、镇痛消炎。

在许多国家,蛇就代表着治愈和生命的力量,世界卫生组织、中华医学会的会徽都包含有蛇杖元素。

在文化层面,我们对蛇不必抱有偏见;在生理层面,如果害怕也实属正常。

有研究表明,婴儿观看蛇与其他动物影像没有显著区别;但听到恐惧声音时看蛇的时间比听到快乐声音时看蛇的时间长得多,对其他动物则没有这种差异。

这可能表示,人们对蛇本身并不害怕,但在学习“恐惧”时,倾向于将之与蛇联系起来。

据统计,全世界每年约有540万人遭蛇咬伤,180万到270万人因此中毒,8万到14万人丧生。

一项对英格兰人的调查显示,38%的女性、12%的男性都害怕蛇。

或许正是在与蛇共存的岁月里,蛇的威胁已烙印入人类的基因记忆,并在代际延续与文化传播中不断深化,从而形成了怕蛇的恐惧本能。

所以,对怕蛇人士来说,与其努力自我克服,不如选择自洽,心态上告诉自己保持平和、见“蛇”亦喜,行动上不与本能对抗、绕道而行。

各个平台商家在设计新年装饰时,也不妨多进行一些创造性转化,不追求过于夸张的造型,而是深入挖掘其后的文化内涵、吉祥寓意。

今年春晚主标识中的“巳巳如意纹”,就是将甲骨文中的“巳”字巧妙变化为“灵蛇吐信”造型,并对称反转拼合形成“巳巳”并肩之态,既传达出“事事如意”的美好寓意,还在对称之中体现了方正与流畅的和谐美感。

在审美上丰富文蕴、在形态上解构重组,舍去一些令人恐惧的细节,以创新的视角赋予“蛇”全新的艺术观赏力,相信会让更多人不为恐惧所扰,接纳并爱上蛇年生肖文化。

这正是:乙巳迎春蛇影繁,怕蛇人士难欢颜。

设计焕新弘文蕴,方得佳节尽福缘。

大家晚安。

(文丨常晋)

声明:本网站的主要内容来自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及东西方的民俗文化,并非严谨的科学研究成果。

仅供娱乐参考,请勿盲目迷信。

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

标签:鲲鹏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