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谜团 > 未解之谜 > 南极

南极又出事了!臭氧层空洞蔓延到阿根廷会引发生态灾难吗?

时间:2023-10-01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今年8月份,南极上空观测到1600万平方公里的臭氧层空洞,成为最近8年来相同时间段的最大水平。

图:这里的1600平方公里其实指的是南极上空臭氧空洞,小编明显有点没弄清楚

这两天,央视新闻又报道了阿根廷南部上空疑似出现臭氧层空洞,要知道阿根廷最南部的火地岛省距离南极洲还是有一些距离的,如果臭氧层空洞蔓延到那里的话,那还是蛮严重的,而且这里有人居住。

所以,这个新闻小小地也冲击了一下热搜!

那么臭氧层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它为什么会出现空洞,而且通常都发生在南极洲上空呢?

臭氧层是怎么形成的呢?

我们知道臭氧层是地球的天然“防晒霜”,它阻挡掉许多太阳紫外线到达地面,从而让地球生命免受影响。

所以,如果它被破坏的话,自然就是紫外线辐射显著增加,从而影响陆地生命的活动,进而影响全球生态。

今年1月份中外科学家在花粉粒化石上找到二叠纪-三叠纪灭绝的原因,图源:中科院

有证据表明,地球历史上最严重的大灭绝事件——2.52亿年前的二叠纪-三叠纪灭绝事件,极有可能就是出于某些原因当时地球臭氧层被破坏导致的。

另外,如果臭氧层完全消失的话,那么陆地上是不适合复杂生命生存的。

生命能够在陆地演化就是因为地球在历史的某个阶段得到了臭氧层,不然生命还只能在海洋里躲避紫外线的魔法伤害,继续猥琐发育呢。

可见臭氧层对地球生命有多重要,特别陆地生命,这是必不可少的!

阻挡足够水平的致命紫外线辐射(波长在200至300纳米之间)的臭氧层大约是在6.35亿年前形成的,而臭氧形成的原因特别简单,因为在此之前(20多亿年前)生物学会了光合作用,向大气中释放了越来越多的氧气。

氧气就是生产臭氧的“原材料”,而把氧气加工成臭氧的能量正是来自紫外线,这就是为什么臭氧层能够充当天然“防晒霜”的原因所在。

在臭氧层的形成中,太阳辐射的紫外线被分成两部利用,一部分是波长在200nm-280nm的紫外光部分——被称为UV-C,另一部分是波长在280nm-315nm的紫外线部分——UV-B。

氧气(O2)吸收UV-C并被分解成两个游离的氧原子(O),在地球常规的大气中,游离的氧原子会有两种选择,它要么结合另外的氧原子继续变成O2(氧气),要么和氧气(O2)结合变成O3——这个就是臭氧的由来。

但是,臭氧(O3)会继续吸收较长波长的紫外线部分UV-B,它会因此分被解成氧原子(O)和氧分子(O2),所以臭氧并不稳定。

紫外线就是通过分解氧气和臭氧被消耗掉了,这是臭氧层阻挡掉紫外线的本质。

另外,在地球上空20到25公里的地方被称为臭氧层,地球的臭氧大部分都集中在那里,之所以臭氧层只在这个高度,是因为在这个高度,现有的大气中的氧气水平和太阳提供的紫外线辐射,让臭氧的生成和分解达到一个相对平衡状态。

图:220多布森单位是臭氧的一个灵界点

为什么会形成臭氧层空洞?

我们知道现在地球上空的臭氧层被破坏与人类活动大量排放的氯氟化碳有关系。

当氯氟化碳到达臭氧层时,紫外线也会破坏它原有的化学键合,并游离出氯原子,游离的氯原子继续参与一系列化学反应,这些化学反应既破坏臭氧,又将游离氯原子原封不动地返回到大气中,它相当于催化了臭氧分解,所以少量的氯氟化碳都能破坏大量的臭氧层。

其实,从1987 年全世界几乎所有国家达成《蒙特利尔议定书》后,氯氟化碳等破坏臭氧的物质的排放已经基本得到控制了。

图:消耗臭氧物质的消费已经非常非常少了

但是,氯氟化碳非常稳定且不溶于水,所以之前排放的部分还将继续影响地球臭氧层数十年,这就是为什么至今南极上空还都会出现臭氧层空洞。

但在这里要再说明下,臭氧层空洞并不是完全失去了臭氧,只要臭氧水平抵御220多布森单位就称为“空洞”了,其实这时候还是有很多臭氧的(竟现在的地球大气氧气比例比较高),不至于让地球生命无法生存。

之所以今年臭氧层空洞是最近八年中最显著的,专家把这个归结为去年1月份汤加火山喷发和气候变化。

汤加火山喷发导致今年臭氧层空洞显著是有道理,这是因为汤加火山喷发向平流层输送了5000万吨的水蒸气[1],这些水蒸气在南极上空形成冰晶,而提取游离氯离子的反应正是需要在颗粒表面完成,这就是汤加火山喷发对臭氧层的影响。

现在还有最后一个问题,就是人类活动基本在北半球完成,为什么大面积的臭氧层空洞却是出现在南极上空呢?

为什么臭氧层空洞出现在南极?

人类排放的氯氟化碳等破坏臭氧的物质确实都在北半球,但是地球的大气层不断被风搅动,所以这些物质在整个大气层中基本是均匀分布的,包括南极洲。

南极洲特殊的地方是那里完全被海洋包围的巨大陆地,这种情况使得冬季的南极洲上空的平流层中会形成一个非常寒冷的区域,它会形成冰晶云。

图:南极平流层冰晶在阳光照射下变成彩云

而且这个区域又被边缘循环的强风带所隔离,氯氟化碳等物质被困在里面。

稳定的表面和稳定的氯氟化碳供应,直接导致每年9月份阳光回归南极洲之时,臭氧迅速损失,从而导致空洞发生。

也正因为如此,南极洲的臭氧层空洞是有规律的,它会在每年的8月开始形成,然后逐渐生长,到九月底前后达到峰值——也就是这个时间段,然后逐渐关闭。

图:这个位置就是这次阿根廷可能出现臭氧层空洞的地方

如果它真的扩张特别厉害的话,那确实有可能在阿根廷南部上空观测到,在历史记录上也确实有那么几次臭氧层空洞蔓延到南美洲人口密集地方,但屈指可数,最近一次应该是发生在2011年——当时面积达到2603万平方公里。

而南极臭氧层空洞的极值发生在2000年和2006年,这两年其面积都超过了2900万平方公里。

今年会不会也到达南美洲现在还不好说,官媒也只是用“疑似”来形容,但毕竟这是最近8年来8月份最大的臭氧层空洞,所以也不排除这种可能。

图:有记录以来南极臭氧层空洞变化情况

最后

其实,现在南极洲的臭氧层空洞面积整体是呈现减少趋势的,因为真正影响影响臭氧的物质已经基本得到控制。

另外,汤加火山喷发影响只是短暂的,它提供的水蒸气也会逐渐消散,并不会持续影响,所以也不用太过于担心它会带来什么巨大影响。

#秋日生活打卡季#

2025星际奇遇:水瓶座如何成为未来世界的引领者

水瓶座:探索未来,激发创意的星际之旅 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要吸引水瓶座的目光,就必须拿出点新鲜、独特且富有创意的招数。

水瓶座,作为十二星座中的思想先驱,他们热爱自由、追求创新,对未知世界充满无限好奇。

因此,我们精心策划了一场“探索未来,激发创意的星际之旅”,旨在触动水瓶座内心深处对未知和探索的渴望。

一、星际主题创意活动 未来科技展:邀请水瓶座参与一场充满未来感的科技展览,展示最新的科技产品和创新理念。

在这里,他们可以近距离接触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前沿科技,感受科技带来的无限可能。

创意工作坊:组织一系列创意工作坊,如编程马拉松、3D打印设计、机器人制作等,让水瓶座在实践中发挥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通过团队合作,共同创造出令人惊叹的作品。

未来趋势研讨会:邀请行业专家和学者,就未来科技、社会趋势、可持续发展等话题进行深入探讨。

水瓶座将在这里与志同道合的人交流思想,碰撞出更多创意火花。

二、星际探索体验 虚拟现实星际旅行: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让水瓶座身临其境地体验星际旅行。

从地球出发,穿越浩瀚的宇宙,探访神秘的星系和行星,感受宇宙的壮丽与神秘。

星空观测活动:在晴朗的夜晚,组织一次星空观测活动。

水瓶座可以仰望星空,寻找自己感兴趣的星座和行星,用望远镜观察它们的细节,满足他们对宇宙奥秘的好奇心。

星际主题派对:举办一场以星际为主题的派对,邀请水瓶座穿上宇航服或未来风格的服装,享受一场充满科技感和未来感的狂欢。

在派对上,他们可以结交新朋友,分享彼此对未来的憧憬和创意。

三、激发创意的互动环节 创意挑战赛:设立一系列创意挑战赛,如设计一款未来交通工具、构思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规划等。

水瓶座可以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提交自己的创意作品,并有机会获得丰厚奖励。

创意分享会:邀请水瓶座分享他们的创意想法和经历,无论是科技发明、艺术创作还是生活小窍门。

在分享中,他们可以相互启发,共同成长。

创意市集:设立一个创意市集,让水瓶座展示自己的创意作品,如手工艺品、科技产品、设计作品等。

在这里,他们不仅可以展示自己的才华,还能结识更多有创意的人才。

吸引水瓶座的因素 未来感与科技感:水瓶座对科技和创新充满热情,他们渴望了解未来的发展趋势,探索未知的领域。

因此,充满未来感和科技感的活动将深深吸引他们。

自由与创意:水瓶座热爱自由,追求个性与创意。

他们喜欢独立思考,勇于尝试新事物。

因此,提供自由发挥的空间和创意挑战的机会将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

社交与互动:水瓶座善于社交,喜欢结交新朋友。

他们渴望在交流中分享思想,碰撞创意。

因此,组织丰富多彩的社交和互动环节将让他们感到宾至如归。

综上所述,“探索未来,激发创意的星际之旅”将是一场充满创意与激情的盛宴,旨在吸引水瓶座的目光,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共同探索未来的无限可能。

风水是左右人类命运的枢纽,它既可趋吉避凶,也可庇荫子孙。

在传统文化的语境里,有俗语称 “一坟二宅三命”,古人笃信风水堪舆之术,将其视作主宰人类命运走向的关键要素,认为风水不仅能助人趋利避害、逢凶化吉,还具备福泽后世、庇佑子孙的神秘力量。

历经漫长岁月的实践与探索,先辈们总结归纳出风水中最为核心的五大关键要素,合称为 “地理五诀”,也就是觅龙、点穴、察砂、观水、立向,对应着龙、穴、砂、水、向这五个具象化概念。

从全球视野俯瞰,地球上的三大龙脉皆起源于昆仑山,而位于帕米尔高原的龙脉之祖,更是被风水师们尊崇为 “全球的生气之源”。

这股神秘的 “生气” 如同一股磅礴的能量,向东衍生出中国的风水主轴 —— 中脉,它宛如一条巨龙,蜿蜒于昆仑山、秦岭、大别山之间;向西、东南、东北三个方向,又分别辐射出三条气势恢宏的世界级大龙脉,即西大龙脉、南大龙脉、东大龙脉。

地球的三大龙脉 中国恰好处于这世界三大龙脉的交汇之处,仿若得天独厚的风水宝地,汇聚着旺盛的 “生气”,也是全球范围内极少数完整保留古老文化的国度之一(四大文明古国中独此一家)。

细观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发展,其主体脉络诞生于中脉(昆仑山、秦岭)附近,神奇地与北纬 33 度线平行延展。

昆仑山主脉奔腾而下,途经祁连山、秦岭后一分为二,北支延伸入太行山化作青龙之象,南支则挺进大别山形成白虎之势。

中国的三大龙脉 放眼全球版图,昆仑山的左青龙恰似地球的东大龙脉,右白虎对应南大龙脉,而远方的太平洋岛链,如阿留申、勘察加等地,则如同案山般横卧。

东大龙脉高耸巍峨,凌驾于南大龙脉之上,恰合左青龙高于右白虎的祥瑞之象,再佐以低伏的案山、辽阔无垠的明堂,呈现出一派上佳的风水格局。

聚焦国内,长江悠然流淌于北纬 33 度线附近,它恰似被中国的 “中脉、南脉” 温柔相拥,蕴含着充沛的生气,与黄河并肩携手,共同孕育滋养了源远流长、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

需注意的是,风水一说多存于传统文化与民间信仰范畴,虽蕴含古人智慧与哲学思辨,但尚未有科学实证能全然支撑其超自然论断,我们当以辩证、理性之姿看待,汲取其中的文化养分。

声明:本网站的主要内容来自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及东西方的民俗文化,并非严谨的科学研究成果。

仅供娱乐参考,请勿盲目迷信。

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

标签:南极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