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评选20世纪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三星堆遗址绝对可以入围,是迄今为止在西南地区发现的范围最大、延续时间最长、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古城、古国、古蜀文化遗址,比玛雅遗址还要悠久,比秦陵兵马俑还要壮观,从兴盛到没落,都充满了神秘的色彩。
相传,玉皇大帝从天上撒下三把土,落在了马牧河的南岸,变成了三颗星,故称三星堆”。
1929年春,当地农民燕道诚在宅旁挖水沟时,发现了一坑精美的古代玉器,由此揭开了三星堆的神秘面纱。
到了1986年,考古人员发掘了两座大型商代祭祀坑,上千件珍稀文物惊现于世,立刻在考古学界引起了轰动,被誉为世界第九大奇迹”。
在这批古蜀国制造”的器物中,有不少诡谲怪诞的青铜造型,诸如高2.62米的青铜大立人、宽1.38米的青铜面具、高达3.95米的青铜神树等,都称得上是独一无二的宝物。
而以流光溢彩的金杖为代表的金器,以满饰图案的边璋为代表的玉石器,亦是不可多得的稀世之珍。
据《华阳国志.蜀志》载:蜀之为国,肇于人皇,与巴同囿。
至黄帝,为其子昌意娶蜀山氏之女,生子高阳,是为帝喾。
封其支庶于蜀,世为侯伯,历夏、商、周。
”
三星堆遗址恰恰验证了这一点,将古蜀国的历史推前到5000年前,证明了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一样同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
由此可见,三星堆的来头不可谓不大,但由于其自带神秘光环,给后世留下了一系列的未解之谜。
首先,三星堆祭祀坑内各种奇诡怪异的神像和形象从未见于著录,根本没有现成的巴蜀文献记载可供对照;
其次,由于历史上巴蜀地区文化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民族源流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特别是长时期的民族交往、民族迁徙与文化振荡,难以从中厘清头绪;
再次,三星堆文化以遗迹和实物向人们展示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古蜀城邦体系和森严的古蜀王国体系,但却没有与之匹配的传记,仅凭一些零零碎碎的记载,无法定位其文化坐标;
最后,宝墩文化、三星堆文化和成都十二桥文化的考占发掘,虽然使学者找到了三星堆文化,把握到了其来龙”,但是去脉”如何,却仍是一片空白。
三星堆文明究竟源自何处?是否为外星人的舶来品”?如果它真的与中原文明一脉相承,为何如此的与众不同?又为何突然消失了?
也许,这些谜团一时半会都不会有确切的答案,唯有走进三星堆博物馆,从展馆内的各类文物入手,全方位地了解古蜀国在各个领域取得的辉煌成就,遥想那段已然远去的古代文明。
乍起的晨雾,氤氲着一片朦胧的美好,就如同历史的烟云,影影绰绰,一千年,一万年,在岁月的长河里静静流淌。
巴蜀之故地,文明之滥觞,上千件稀世珍宝,无数个未解之谜,待一束破晓之光,拨开云雾,摊开被掩藏在时光里的秘密。
当然还,有说是战国邹衍所写,邹衍是战国齐国人,阴阳家的代表人物,他最出名的是提出五行始终说,影响中国上千年,看过《寻秦记》的朋友对他恐怕不会陌生。
最让人脑洞大开的是还有人竟然考证说是位天竺人所作。
这恐怕就只能是一家之言。
但大部分学者认为并非一时期一人所,而是经历了多人数代创作的一部心血之作。
从书名看来,有山,有海,“经”是专著的意思,从字面意思上看,这可是本地理书,而不是一本小说 提出这个问题并不奇怪,因为从古自今,对于《山海经》这本先秦奇书的分类争议,从来没有停止过,因为《山海经》这本上古奇书,涉及了众多的领域与行业,《山海经》全书十八卷,《山经》五卷,《海经八卷》、《海经》八卷,《大荒经》四卷,《海内经》一卷,记载了100多个国家,500多个山名,100多条水道,不仅从全书的结构来看,是一本标准的上古时期地理书,同时书中还提出了世界是有极限的理念(天地之东西二万八千里,南北二万六千里),可谓是中国古地理史上的一大重要成就; 可《山海经》同时也提到了120多种动物,50多种植物,那它也算是一本古生物学教科书吧!它同时还提到了300多种矿物,还将他们按金玉石土分类,也算得上一本矿物学教材,但是它又同时又记载了如夸父追日、精卫填海、西王母、女娲、黄帝与蚩尤、大禹治水、王亥、刑天等神话传说,算得上先秦版的故事会童话大王。
地理、历史、神话、宗教、小说,在这本中国的创世史诗里包容贯通,自成体系,所以它到底是一本什么书?从古至今没有统一的说法, 在《汉书.六艺志》里把它列在数术略的形法类,和《相人》《宫宅地形》等书归在了一类,当成相书算命的教材,而到了《隋书.经籍志》则把它改在了史部地理类。
而提出《山海经》是中国小说之祖的,最先来自于清朝修订四库全书的纪昀(晓岚),他将《山海经》纳入了四库全书中的子部的小说家类。
对此改动纪晓岚先生是这样解释的,他说《山海经》中虽讲了很多神怪,但后来在佛道的神仙体系都没有踪影,说了很多山川地理,但百不一真,现在也无法考证了,综合考虑,还是把它放在志怪小说序列较为合适。
赞成纪晓岚分类的还有我们前文提到的鲁迅先生,鲁迅先生认为它是西周中后期到东周战国时期,楚地人们“巫记以神事”的作品,上古时期,巫师们是一个神圣的职责,他们不仅负责代表部落民众与神进行沟通,还负责向部落民众进行素质教育,讲述本部落的古往今来历史,讲述部落外面的花花世界是个啥样?就像上百家讲坛的历史大咖们一样,你得有趣有料大家爱听吧,要上课你得做笔记搞讲义吧,这些笔记讲义 一代代传承下去,就成了八百年大楚国的巫师们发布心灵鸡汤故事的微信公众号。
书中记述了大量的神话故事,每一个构成了一个个独立但又隐性连接的故事,从文学意义上来讲,《山海经》里的每个故事虽短,但每个神话故事结构体例都非常完美。
而到了屈原和李白这样的浪漫主义大诗人笔下,《山海经》一样是他们的灵感之泉,屈原的《天问》《涉江》,就提到了很多《山海经》中的故事,如《天问》的 “鸱龟曳衔,鲧何听焉?顺欲成功,帝何刑焉? 这里就是对《山海经·内经》记载的大禹的父亲 鲧窃帝息壤故事的补充,屈原在诗里问哎呀鲧你为什么会去盗天帝的息壤(息壤,就是一种传说中能自生自长永远不灭的泥土)呢?那是因为鲧听了鸱龟 chī guī 一只成精的像鸱鸟的老乌龟的话,说这息壤能治水,盗土救水,原本想成为中国的普罗米修斯,结果这息壤不是混凝土水泥,堵不住洪水,反而造成了人灾更大的灾难,天帝一发怒,鲧就被砍了头。
还有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蜀道难》、《梁甫吟》、《北风行》都流趟着《山海经》的血脉。
如《蜀道难》里的: “蚕丛及鱼凫fú,开国何茫然”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蚕丛及鱼凫,都是古蜀国的国王,而对鱼凫的来历,最早的文字记载就是出自《山海经》。
《山海经·大荒西经》里记载了五帝之一的高阳氏颛顼死后变成一种叫鱼妇的怪鱼的故事,山海经里的这个怪物鱼妇与古蜀国国王鱼凫,两个字的读音都是一样的。
而近代包括从三星堆大量的考古结果都显示,古蜀国正是颛顼的后代南下移民而建立的古国。
你看,在这里文学神话和历史是不是就得到了高度的契合。
这个意义来说《山海经》绝对称得上中国第一本短篇小说集,中国小说史上的开山之作。
正因为《山海经》一书的多重性和复杂性,让它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化知识大宝库,成为后世学者研究中国上古活物论时期的最重要文献,虽然司马迁说: 至禹本纪山海经所有怪物,余不敢言之也” ,意思是山海经里记载的内容特别是那些奇花异兽,司马太公不敢拿来当史料。
但实际上,你看《史记五帝本纪》中上古五帝时代的整个历史框架,源头正是《山海经》里这些看似散乱的神话传说。
所以,要从小说的视角看历史,又怎么可能少得了《山海经》这本中国小说史上的祖母级文本呢。
本期供稿:《夜狼文史工作室》主编 夜狼啸西风 注:《100本小说里的中国史》是今日头条年度历史自媒夜狼文史工作室与喜马拉雅历史类最佳主播大九丸携手精英有声制作团队萌音工作室联合打造的500集大型历史有声剧,3月28日起喜马拉雅有声在线,夜狼文史工作室图文同步 《100本小说里的中国史》有声在线收听:「链接」
的三星堆文明,也在世界考古学中有着世界第九奇迹”之称。
从它被人们发现开始,就一直吸引着人们的眼球,同时它们不断的给我们带来各种各样令人难以想象的谜团,有的甚至还有可能与外星文明有关。
在1929年,当地的农民在自家院宅附近挖水沟的时候,发现了一坑的玉器,并且十分的精美漂亮,从此,人们开始对三星堆展开一系列的研究。
到了1986年,人们在三星堆发现了两个商代的大型祭祀坑,坑中有着上千件的稀世珍宝,轰动了全世界,还被外国媒体广泛的报道,瞬间吸引了全世界人们的关注。
人们在三星堆文明的探索过程中,发现了大量的青铜面具人像,这些人像有着高高的鼻子,深邃的眼睛,嘴很宽,耳朵很大还穿着孔,根本就不像是地球人,所以很多人都猜测说这些三星堆文明其实是外星人留下来的,而且还说在几千年前,外星人遭遇事故来到了地球,教给了原始人知识后离开。
我们从中并不能推断出三星堆的起源,在这些器件的身上,也没有留下任何一个文字,让人感到不可思议。
有科学家说,三星堆人或许是来自其他的大陆,三星堆文明或许是很多文明的集合。
三星堆中出土的大多都是些祭祀用品,并且带有不同地域的文化特点,尤其是这些青铜人像的造型以及符号图案,与世界上的玛雅文化等非常相似,同时在这些出土的文化中发现的大量人像,至今也没有人研究出它们到底是谁的形象,在祭祀中起到什么作用。
这些三星堆文明至今还是有待人类探索的,或许还要经过很长一段时间,我们才可以得出符合历史的结论。
1/212下一页
声明:本网站的主要内容来自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及东西方的民俗文化,并非严谨的科学研究成果。
仅供娱乐参考,请勿盲目迷信。
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