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谜团 > 未解之谜 > 三星堆

三星堆的青铜器形象怪异 和外星文明有关吗?

时间:2024-01-19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三星堆是一个震惊世界的发现,填补了中国古代史的部分空缺,也间接地证实了夏商文化是真实存在,并且更为神奇的是,三星堆文化还是独立于夏商文化的一个文化中心。

由于出土的各种青铜器形象夸张,怪异,并且到目前为止也没有发现任何文字,三星堆一度被认为和外星文明有关。


三星堆的青铜器相当精美,就算拿到现在也是艺术品中的天花板,有巨大的青铜树,有传说中的黄金面具,有形象各异的人面,人像,还有鸟兽,龙虎等,让我们大开眼界。

三星堆最让人无解的是到目前为止并没有任何文字记载,没有关于那个时代的任何记录,正史中也没有他们的任何点滴记忆。

这个文明就像是突然出现,又突然消失一样,根据这样的规模推断,这个文明曾经作为一个政治文化交流中心存在了几百年。

但奇怪的是,中原王朝的记载中也没有提到过他们的任何信息。


很多人认为三星堆与外星文明有关,他们认为这是外星人在地球上建立的短暂文明,其根据就是三星堆出土的形象各异的青铜器,这样的形象让我们觉得不像是根据地球人创作的。

大开大合的人面形象更是让我们觉得这应该是借鉴了外星人和人类的形象。

没有文字也让我们觉得这是故意为之,就是为了消除他们的信息,疑点非常多,在没有找到任何可供参考的文字文献前,我们的任何猜测都只能是猜测。

但这个消失的文明确实让我们非常向往,想要感受他的点点滴滴,揭开历史尘封已久的秘密。


其实三星堆的青铜器形象诡异与外星文明没有什么关系,如果真的是外星文明,可能早就脱离了青铜时代,青铜器的形象大开大合与当时的冶炼技术有关。

在我们看来,这样的冶炼技术在当时的科技条件下已经算是登峰造极。

但是我们忽略了一个问题,当时的冶炼技术在那个时候确实算厉害了,可与现代工艺相比还是不足的。

至少他们无法用青铜打造更为精密的器具,而且当时制造青铜器的模具也不如现代精密,所以在一些细节上无法实现。


比如人面青铜器的制造,如果按照人类的五官创作,青铜器制造在当时会非常困难。

一些精细的部位无法实现,就算实现也不够坚固。

制造精细的青铜器需要在细节上进行处理,一些部位比如耳朵,眼睛,嘴,鼻子在塑造模具的时候如果不进行修改,青铜器制造出来后,这些部位并不会很牢固,可以说非常薄弱。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在细节部位上进行处理,处理的方式就是将这些部位增大,可以让做出来的青铜器更为坚固耐用。


你可以怀疑古人的科学认知,但永远都不需要去怀疑古人的艺术造诣,他们在艺术领域上甩我们N条街。

至于没有文字的问题,我们并不知道这是为什么。

但换个角度想想,这些青铜器也许就是他们的文字,帮助他们表达理念,用于记录他们的文化。

三星堆出土的大量青铜器不正是他们的文字吗?比如商铜纵目面具,是一个眼睛突出的形象,这种形象意味着他们也在看向更远的星空,这难道不是为了表达他们对宇宙也有研究吗?


比如还有墨玉立人,是一个双手不知道拿着什么的形象,手中的物品早就腐败分解了,虽说我们不知道拿着的到底是什么,但是无论拿的是扫帚还是武器,这也是在告诉我们,他们已经在使用工具生活或者战斗了。

他们处于一个高度发达的社会,有完整的社会体系和强大的社会生产力,这些都是他们想要表达的文字。

所以,三星堆文化和外星文明没有什么关系,他们是中国古代文明的一个重要分支,也是古蜀文化的重要发源地。

我们需要做的是一步一步破译这段文化,寻找这个文明的前世今生。

至于外星文明的话题,还是留给科幻作家吧。

做梦梦见青铜器是什么意思?

  有关于梦见青铜器的问题,小编针对这个问题为你提供相关梦境的问题解答,希望对你有帮助。

  周公解梦专版,小编为你提供整合以原版周公解梦及周易原理,新研究结合实践合成新解梦内容,从多角度来解剖你的梦境存在意义和提示风险内容,给你一个是吉或是凶的梦境预示.  做梦梦见青铜器是什么意思?又有什么特别的寓意呢?这是个好梦还是坏梦呢?是不是别人也会做这个梦?且让[专职解梦大师『追梦人』为您释疑梦见青铜器...  周公解梦梦见青铜器:  做梦梦到青铜器梦见青铜器是什么意思?周公解梦大全查询免费  梦见买卖青铜器,预示将得到遗产。

  梦见青铜,会获得成功。

  梦见青铜器,会受所信赖的人的骗。

  梦见擦洗青铜器,预示着将得到遗产。

十大考古终评项目|大秦帝国第一陪葬墓——陕西西安秦始皇帝陵C区1号墓

发掘单位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项目负责人 蒋文孝 2011年,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在秦始皇帝陵西侧进行考古勘探,发现了东西排列的九座高等级墓葬。

这组墓葬与秦始皇帝陵关系密切,布局清楚,规划有序。

经国家文物局批准,自2013年开始,对其中的一号墓进行了考古发掘。

一号墓位于秦始皇帝陵园西侧440米处,呈中字形,坐南面北,由南、北墓道与墓室组成,全长约100米,深15.6米,面积约1900平方米。

墓道两侧有三座陪葬坑,墓葬由壕沟与古河道合围,形成独立的墓园。

M1墓葬分布图 墓室呈长方形,上口南北长29、东西宽28米;墓底南北长12、东西宽9.6米,深15.6米。

墓壁有三层台阶和二层台,墓室分布大量木炭。

墓上曾存在着封土。

墓室有大量积炭,中心腐朽塌陷,遗迹堆积厚约20-40厘米,有两椁两棺,人骨保存较差,头向朝南,直肢葬。

M1墓室俯视照片 墓内出土大量陶器、铜器、玉器、铁器以及金银质地的小型明器。

陶器有茧形壶、缶、罐、豆、盆等。

青铜器有鼎、豆、钫、壶、盘、甑、灯以及编钟、琴轸等。

玉器有玉圭、玉璧等。

兵器有铁剑、铁甲、铜弩机、铜戈等。

明器有金银骆驼、舞袖俑、吹奏俑、马俑、骑马俑、猎犬、银盒、玉鼎等。

另有金带钩及数量较多的铜半两。

金饰牌 编钟 墓中出土小件器物 出土小件器物 墓中出土铜器 墓中出土陶器 北墓道通向墓底,为主墓道,清理出一辆四轮独辀木车,保存完整。

木车总长约7.2米,上带有方形红色车盖,东西宽2.6米,南北长4.2米,车盖下有长方形车舆,上有曲尺形、圆柱形铜构件。

车舆两侧共有4个车轮,附有大型铜质车軎。

车衡与辕十字相交,衡上有车轭。

南墓道通向墓室顶部。

为了更好地开展保护清理工作,分别将棺椁与四轮独辀车整体打包提取,搭建了科技考古发掘平台进行室内发掘。

室内考古发掘平台 墓道中出土四轮车 三座陪葬坑均为南北向、长方形木椁式结构,陪葬坑P1、P2较小,大小为8.3﹡5.5-4.2米,9﹡6-4米,陪葬坑P3面积最大,27﹡5-2米,坑内多有盗洞。

P1、P2各埋藏四马驾独辀木车一辆,P1另出土完整犬骨一具及少量青铜车马器。

P2车马保存基本完整,马勒佩戴齐备,另有马勒、盖弓帽、辖軎、弩辄、角柱饰等车马器及彩绘遗迹。

P3盗扰严重,出土5组车马(含羊车):第一组和第三组为两马驾独輈木车,第二组为5马驾双辕木车,第四组为四马驾独辀木车。

马头朝北,车在马后。

双辕车残长约5.6米,车前驾5马,分两排,前2后3,后排中间一马左右各有一道木质车辕,上有对称分布的铜环。

车马后另有六羊,并列一排,身上有类似于驾马的铜节约、带扣、铜环等青铜马具,车已毁。

坑内遗物主要是车马器以及铜盆、铁斧、铁铤铜镞等。

陪葬坑P1发掘现场 陪葬坑P2发掘现场 陪葬坑P3发掘现场 陪葬坑P3出土双辕车 陪葬坑P3出土六羊 一号墓保存较好,出土器物种类丰富、数量大、等级高,是秦代上层贵族生活的生动缩影。

其中,出土的铁铠甲是秦人使用铁甲的最早实例;“乐府”铭文是考古发现的第一例,证明秦代已经设置乐府机构;金饰牌、金带钩,则体现了中原地区与周边文化的交流融合;以金、银骆驼为代表的金属单体俑最具特点,不仅是秦代艺术的杰出作品,也是东西文化交流的见证。

四轮独辀车是目前考古发现的唯一一辆埋藏于墓中的四轮车实物,初步判断,它与棺柩下葬密切相关,属于运输棺柩的载柩车,对研究秦汉时期丧葬用车提供了独一无二的资料。

陪葬坑中出土的车马,形式、形制不同,集中反映出墓主生前出行的盛况,展现了秦时期陪葬车马形制与组合的新变化、新形式,是中国车制变革和发展演变过程中极为重要的实物资料。

一号墓从属于秦始皇帝陵的特征显著,与帝陵整体规划设计紧密相关,时代为战国晚期到秦,墓主等级极高,是帝陵规制下的“帝国第一陪葬墓”。

是目前已发掘的秦代规模最大、等级最高、保存最完好的大型墓葬,增加了秦始皇帝陵陵区墓葬的新类型,填补了秦始皇帝陵陪葬墓的新空白。

一号墓,是秦始皇帝陵乃至中国古代陵墓考古的又一重要发现,见证了“集中公墓制”的消亡,昭示了 “独立陵园制”的形成与确立,折射出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由血缘政治到地缘政治的巨大历史变革,是研究中国古代陵墓制度形成与演变的重要资料。

发掘工作照 编辑 | 张小筑 实习编辑 | 张涵清 复审 | 冯朝晖 本号刊载的作品(含标题及编辑所加的版式设计、文字图形等),未经中国文物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改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授权转载的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声明:本网站的主要内容来自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及东西方的民俗文化,并非严谨的科学研究成果。

仅供娱乐参考,请勿盲目迷信。

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