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谜团 > 未解之谜 > 三星堆

三星堆金面罩和铜像是如何粘接的 经过研究 它用的是这种粘合剂

时间:2023-07-24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三星堆是一处位于四川广汉的古蜀国遗址,距今约5000-3000年,也是四川地区迄今为止发现的面积最大的古代文化遗址,占地面积超过1200平方公里。

在三星堆遗址博物馆的馆藏文物中,有一件镇馆之宝——黄金面罩,考古专家们经过研究之后发现,它竟然是古蜀人粘合的在铜面具上的,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粘合剂呢?如果您也想知道,下面小编就来给您揭秘: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

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资料显示,三星堆遗址最早发现于1929年,但当时并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还都以为是普通的文化遗迹。

新中国成立之后,当地文物部门的专家在考察时惊奇地发现,三星堆遗址的面积竟然有1200多平方公里,并且据当地村民说遗址内还挖出来不少的玉器……于是,考古专家们立即展开了对三星堆遗址的保护,并在此后几十年的发掘中刷新了认知。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考古专家们清理出了两座祭祀坑,出土了包括青铜器,玉器,陶器和象牙等在内的数千件文物,并根据这些文物确定三星堆遗址是古蜀人的都城。

在众多的文物中,独具特色的莫过于青铜纵目面具,这在世界范围内都是首次发现,此外还有数百根象牙,以及长达142厘米的黄金权杖,不过最后成为镇馆之宝的文物却是一件黄金面罩。

黄金面罩其实并不独特,它在世界范围内也有出土。

比如,在希腊狮子门城墙内的阿伽门农墓,考古专家们也出土过一件黄金面具,它由一整块金锭敲打出人物的面部特征和胡须纹理,看起来栩栩如生,最难得是它保存完好,代表了古希腊冶金技术的最高水平。

另外,还有更著名的图坦卡蒙面具,它发现于埃及法老图坦卡蒙的墓室,当时正佩戴在图坦卡蒙的木乃伊上。

图坦卡蒙黄金面具做工技艺十分复杂,并且还雕刻了鹰神和眼镜蛇神,也镶嵌了不同颜色的宝石和玻璃。

对比三星堆黄金面罩,阿伽门农黄金面具和图坦卡蒙黄金面具,它们相同点在于都是黄金制品,不同点在于面罩的大小和厚度,以及制作的工艺。

其中,工艺最简单的是阿伽门农黄金面具,最难的是图坦卡蒙黄金面具,而三星堆黄金面罩的工艺难度适中,不过它有一点是最难的,即黄金面罩是粘在青铜器上的,并且一直保存了3000多年,令人感到惊奇。

在一开始,专家们还以为黄金面罩是放在青铜头像上的,但后来清理出来仔细一看发现,黄金面罩是一层薄如蝉翼的金箔,并且还牢牢地贴在青铜头像上。

专家们就感到十分纳闷了,古蜀人是如何将黄金面罩贴在青铜头像上的呢?并且还保存了3000多年都没有松动。

为了解开这一疑问,专家们对一件已经破碎的黄金面罩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在青铜头像上的金箔缝隙中,发现了一些呈现灰白色的神秘物质,难到这就是古蜀工匠制造黄金面罩时使用的神奇黏合剂吗?

专家们取出了一些灰白色粉末的样本,然后送到化学分析实验室做检测,结果根据报告的显示灰白色粉末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石灰,除此之外还有漆酚,即天然的生漆。

由此可见,古蜀人使用的粘合剂就是石灰和生漆。

根据史料中的记载可知,古人使用生漆的记载能追溯到先秦时期,如《山海经·北山经》中记载,虢山,其木多漆棕。

英靼之山,上多漆木”,在《尚书·禹贡》也有相关记载,兖州厥贡漆丝”。

由此可见,古蜀人能使用生漆也并不稀奇,但是让专家们感到十分费解的是,为何要在生漆中加上石灰呢?有的专家推测,石灰可以吸收水分,使生漆的黏性提高,或者还能够与生漆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一些特殊的物质保证黄金面具黏贴千年都不会脱落,堪称是当时黏性最强的黏合剂。

三星堆遗址神秘莫测,黄金面罩同样令人费解,虽然知道了它是黏合的,也知道了黏合剂的成分,但是对于如何调制的配方还无从得知,需要在后期的研究中有新的发现才能知道。

最近三星堆考古又有新进展,不仅让考古专家们都兴奋不已,也让很多普通读者,以及文物爱好者看得津津有味,这说明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越需要从历史中思考一些如何学习和创造”的问题。

参考资料:

《华夏神都——全方位揭秘三星堆文明》作者:白剑 ,出版社: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刘立江的

什么是生肖,他和属相有什么关系

生肖,又称属相,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用来代表出生年份的十二种动物,它们分别是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

生肖与属相之间实际上是同义关系,即每一个生肖都对应一个属相,反之亦然。

生肖的起源与意义 生肖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据考古发现,湖北云梦睡虎地和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的秦简中已有比较完整的生肖系统存在。

生肖是十二地支的形象化代表,即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这些生肖动物的选择可能与古代的图腾崇拜、星宿信仰以及动物的特性有关。

生肖作为悠久的民俗文化符号,在中国及汉字文化圈地区有着广泛的影响。

它不仅体现在个人的出生年份上,还深深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和民俗文化中,如婚配、庙会祈祷、本命年等。

此外,生肖还成为了艺术创作的重要主题,历代留下了大量描绘生肖形象和象征意义的诗歌、春联、绘画、书画和民间工艺作品。

生肖与属相的关系 生肖与属相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用来表示一个人出生年份的符号。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们常以生肖或属相来推算个人的命运、性格以及与其他人的关系等。

例如,根据生肖相生相克的理论,人们可以了解不同生肖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从而在人际交往中更加和谐地相处。

同时,生肖也成为了人们表达祝福和期望的一种方式。

在春节期间,人们常以生肖为主题制作各种装饰品、贺卡等,以此来表达对亲朋好友的美好祝愿。

而在本命年,人们则会更加关注自己的运势和健康状况,并采取一些措施来化解不利因素,如穿红内衣、佩戴生肖饰品等。

综上所述,生肖与属相是同义关系,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用来表示出生年份的符号。

它们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民俗意义,深深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和思想观念。

圆明园的文物去哪了

1)圆明园的文物去哪了自近代以来,承载中华厚重历史文化的文物却以惊人的速度流失海外。

据国家文物局教授、高级工程师罗哲文先生介绍,从国宝流失的数量上讲,据不完全统计,在全球47个国家的218个博物馆中。

中国文物就有163万件,而该数目充其量也中人相当于在世界所有私人手中收藏的中国文物的十分之一。

南京艺术学院林树中教授经过十多年的实地考察和文献查考后认为,中国仅流失海外的名画就达30000件以上。

这些流散在世界各地的中国文物,或者在博物馆、美术馆、学校图书馆,或者在私人收藏家手中。

英2)雨果对圆明园的评价是什么共计三点。

1、世界奇迹 ;2、幻想某种规模巨典范 ;3、亚洲文明剪影。

雨果在《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中评价过圆明园,原文如下: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有一个世界奇迹,这个奇迹叫圆明园。

艺术有两种起源,一是理想,理想产生欧洲艺术;一是幻想,幻想产生东方艺术。

圆明园在幻想艺术中的地位,和帕台农神庙在理想艺术中的地位相同。

这便是一个几乎是超人民族的想象力所能产生的成就。

这不是一件稀有的、独一无二的作品,如同帕台农神庙那样;如果幻想能有典范的话,这是幻想的某种规模巨大的典范。

3)圆明园的十二生肖到2012年为止牛首、猴首、虎首、猪首、和马首铜像已回归中国,收藏在保利艺术博物馆;2013年4月26日,法国皮诺家族在北京宣布将向中方无偿捐赠流失海外的圆明园十二大水法中的青铜鼠首和兔首。

此次捐赠的鼠首、兔首,为北京圆明园流失的十二生肖青铜像中的两件。

目前,圆明园十二大水法中的十二大生肖兽首已经有8个回归中国,其中龙首目前在台湾保存完好,不过蛇首、鸡首、狗首、羊首则下落不明。

声明:本网站的主要内容来自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及东西方的民俗文化,并非严谨的科学研究成果。

仅供娱乐参考,请勿盲目迷信。

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

标签:三星堆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