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
沉睡三千年,一醒惊天下
最近,三星堆遗址考古现场
成为直播界的“超级网红”
点击回顾→霸屏!三星堆又有重大发现,网友迷上这些奇奇怪怪的......“不知道能不能靠这次直播多吸引些人来加入我们考古队伍。
”上海大学文学院历史系讲师徐斐宏笑道。
从今年春节起,这位90后“考古人”带着平均年龄仅25岁的上大团队,已经在三星堆遗址现场连续“挖土”挖了2个多月。
在坑里“坐班”两个月
3月20日,中央电视台对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新发现祭祀坑的考古工作进行了现场直播。
这场考古盛宴中的主角,无疑是由上海大学与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合作发掘的三号祭祀坑。
黄金面具、青铜面具、神树、方尊、象牙,约109件青铜器、127根象牙与8件玉石器让人赞叹。
其实在直播前4天,徐斐宏就已经提前感受过这份震撼了,这大概是每个进行田野考古的人一辈子都不会忘记的瞬间。
今年大年初五,上海大学的这支队伍就直奔三星堆,成为最早到岗的省外队伍。
除了三号坑的发掘,上大团队还参与文物保护和科技考古工作,以及植硅体检测、样品成分分析、土壤含盐量分析等工作。
三号坑就是“办公室”
和各种小说中惊险有趣的描述不同,真实的“挖土人”生活其实大部分都是枯燥的。
徐斐宏每天的工作是从早上8:00:00、下午2:00-6:00的八小时“坐班制”,“坐班”的地点就是长约5.5米,宽约2.5米的三号坑内。
“忙的时候会加班1、2个小时。
”徐斐宏说,发掘、采集、测绘,一步步都要按照规程做,少一步都不行,同时还要进行各种形式的记录工作。
他们也不是随随便便地“挖土”,每挖一层都要做好各种规划。
比如上部的填土层,会分成一个个长宽各60厘米的小网格。
“每个网格的土都会搜集入库,留待后续整理、研究。
”这也是与以往一般的考古发掘不同的地方。
而到了靠近器物的土层,小格子就不适用了,而是会分区域进行大网格作业,方便把握器物位置关系。
器物露出点头了,更得把握好工作路径,进退都在分寸之间。
为了保证器物不被污染,尽量避免有人体组织掉落在坑中,所有入坑的人员都得穿上全套防护服,口罩、头罩、鞋套全副武装。
“最辛苦的是填土清理最后收尾的阶段,要一直保持蹲在角落或者趴在工作平台上的姿势,时间长了肌肉都酸麻了,所以一般我们隔一个多小时就要换人。
”徐斐宏说。
趴在发掘平台上工作
“延长工作时间,为文物争取时间”
尽管枯燥的工作是底色,但每当有新发现,或者解决了难题时,也往往能品尝到倍数级的愉快。
3月23日现场传来消息,三号坑发现的顶尊铜人,经过初步的浮土清理后,铜尊上的纹饰逐步显露。
这尊高达70多厘米、迄今为止三星堆出土最大的青铜尊慢慢从土中露出真容的过程,正是让徐斐宏感到极度愉快的时刻。
“一开始我们只是发现了铜尊的口部和铜人的手,也可能是两样东西,但逐步发现铜尊的形制很特殊,有龙形装饰和底板,再下来发展到底板下还连着一个人的耳朵,这时候我们就判断铜手的铜人和铜尊是一件器物,后续的发掘也证实了我们的判断。
最后看着它整件出土的时候,很兴奋,真的是不断在刷新认知。
”
接下去,三号坑的文物将会面临“提取”难关,在提取的同时保护好这些脆弱的文物,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就比如那127根象牙,被埋藏在地下已有上千年,含有不少水分,一旦暴露于空气中,若失水过快,象牙的质地就会发生变化。
除了通过发掘舱来控制温度和湿度,还要为象牙敷上三层“面膜”——一层保鲜膜,再包一层湿的毛巾或无纺布,最后盖上一层塑料布,目的就是“保湿”。
徐斐宏在处理象牙
“我们工作人员也在保证流程规范的基础上,尽量提高工作效率。
”加班就是这样来的,通过延长工作时间,为文物争取时间。
在这次考古开掘中,科技手段渗透到了各方面,各坑配备了恒温恒湿的发掘舱,集成了工作平台、起重机、云台的桁架系统。
甚至相隔数千公里,上海大学的研究室里,也有人在对最新出土的样本进行精准的科学分析,“可以说科技考古与文物保护和田野发掘是同步的,这都是与之前发掘不同的地方。
”徐斐宏说,探寻古人留下的未知的同时,也在见证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在他看来,这也是考古发展的迷人之处。
想投身考古?热情和兴趣最重要
徐斐宏博士毕业于北大考古系,三星堆遗址考古的上大团队中,也都是硕士博士。
会选择从事这个专业,就是源于个人兴趣。
“我在学考古之前对陶瓷有一点点了解,觉得文物有意思,而最终吸引我的地方还是在于考古时能获得很多常人难以体会的乐趣,以及作为交叉学科,考古学拥有的宽广的拓展空间。
”
在工作现场做记录
他此前也曾参与过陕西岐山县周公庙遗址、洛阳龙门石窟唐代香山寺等遗址的发掘,但此次三星堆考古的联合发掘还是让他很是动容。
2019年底开启“6个盲盒”,发现了6座祭祀坑之后,从去年9月起,四川考古院就联合国内33家单位开启了新祭祀坑的发掘工作。
而在上海,上大文化遗产保护基础科学研究院马啸教授同时也在进行遗物成分分析、植硅体鉴定、微生物监测。
第一时间送回来的土壤样本研究可以为文物现场保护、清理与后期保护等方案提供依据与科学支撑;对植硅体的检测分析,则可以推测当时的祭祀行为中出现了哪种植物……“课题预设、保护同步、多学科融合、多团队合作”的指导理念被贯穿始终。
今年,上海大学也新增了考古学本科专业,预计从年秋季开始招生。
在上海大学历史系系主任徐坚教授看来,这次三星堆遗址考古的热度或许就可以让一些年轻人对这门神秘的学科产生兴趣。
“考古肯定不是多热门的专业,但它一定是一门可以让人维持好奇心,能让人拥有提出问题能力的学科。
”徐斐宏表示,喜欢考古的年轻人也并非都是人们想象中的“老学究”,大家都很有个性。
“像我们这里都穿着防护服,开始还只是规规矩矩写名字,后来涂鸦就变多了,舱里一个姑娘叫璐璐,在背后画了长颈鹿,还有个姑娘画了一只猴,自称猴大王,绝对是坑里独特的风景线!”
大家在防护服背上的涂鸦
不过,他也很务实地提出了这样的建议——对物质生活要求太高的不建议学习考古。
如果有兴趣有时间,可以多看一些专业入门书籍、花一些时间了解真正的考古学,也可以多去逛逛博物馆,培养自己对文物的感觉。
“热情和兴趣很重要!”
年
“国旗下成长”上海青少年升国旗
暨爱国宣讲主题活动
将继续在上海各个区举行
欢迎广大上海青少年参加
原标题:《不摸鱼,只挖土!在三星堆“坐班”竟是这样?这支上大团队真相了!》
的三星堆文明,也在世界考古学中有着世界第九奇迹”之称。
从它被人们发现开始,就一直吸引着人们的眼球,同时它们不断的给我们带来各种各样令人难以想象的谜团,有的甚至还有可能与外星文明有关。
在1929年,当地的农民在自家院宅附近挖水沟的时候,发现了一坑的玉器,并且十分的精美漂亮,从此,人们开始对三星堆展开一系列的研究。
到了1986年,人们在三星堆发现了两个商代的大型祭祀坑,坑中有着上千件的稀世珍宝,轰动了全世界,还被外国媒体广泛的报道,瞬间吸引了全世界人们的关注。
人们在三星堆文明的探索过程中,发现了大量的青铜面具人像,这些人像有着高高的鼻子,深邃的眼睛,嘴很宽,耳朵很大还穿着孔,根本就不像是地球人,所以很多人都猜测说这些三星堆文明其实是外星人留下来的,而且还说在几千年前,外星人遭遇事故来到了地球,教给了原始人知识后离开。
我们从中并不能推断出三星堆的起源,在这些器件的身上,也没有留下任何一个文字,让人感到不可思议。
有科学家说,三星堆人或许是来自其他的大陆,三星堆文明或许是很多文明的集合。
三星堆中出土的大多都是些祭祀用品,并且带有不同地域的文化特点,尤其是这些青铜人像的造型以及符号图案,与世界上的玛雅文化等非常相似,同时在这些出土的文化中发现的大量人像,至今也没有人研究出它们到底是谁的形象,在祭祀中起到什么作用。
这些三星堆文明至今还是有待人类探索的,或许还要经过很长一段时间,我们才可以得出符合历史的结论。
1/212下一页
据了解,自从人类社会取得了日新月异的进展和进步之后,便开始想要着手探索古代文明,在时间的不断冲刷下,也会不断地出现一些,难以找到任何解释的未解的之谜。
各种难以理解的谜题备受瞩目的三星堆文明,一直都是科研学者的重点探索目标。
从该遗址中出土的文物,大都有着灵异的造型结构。
除此之外,三星堆文明的古代是十分悠久的,所以关于它的古代谜题,是很难找到真正的答案的。
三星堆文物通常会以超现实的独特造型。
在社会各界广为流传,或许有大多数人都非常好奇,看起来像科幻影视剧中的外星生物一样的文物。
究竟有着怎么样的古代背景和故事,它们到底有着什么神奇的来头,最重要的用途又是什么,成为了人们最想要找到的答案。
意外的惊人发现三星堆遗址的发现本来是非常偶然的,据说是在1929年的时候,四川当地的某个小村落中,一名普通的村民在和儿子外出淘沟的时候,意外发现了一个神奇的坑道。
走近一看,发现坑洞里全部都是玉石器。
这可把父子二人惊呆了,他们立刻将此事上报给了当地的文物保护部门。
在1934年,一支考古队专门来到此地,对该遗址进行了短短10天的调查研究。
据了解,当时刚好处于战争时期,每个人都自顾不暇,所以研究工作是很难继续下去的。
迷雾重重在1980年的时候,我国考古人员才开始,对三星堆遗址进行大规模的挖掘工作,人们将从该遗址内挖掘到的大量文物古迹进行整理归类,想要分析出,所有文物大致的年代关系。
三星堆文物的造型是非常吸睛的,究竟是什么样的文化底蕴,才可以制作出如此独特的文物,成为了人们心中最好奇的一个问题。
截至目前,三星堆人的真实身份仍旧迷雾重重。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
声明:本网站的主要内容来自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及东西方的民俗文化,并非严谨的科学研究成果。
仅供娱乐参考,请勿盲目迷信。
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