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淳风简介 李淳风唐朝时期岐州雍县人,从小就聪慧好学,博览群书,尤其是喜欢天文、历法和数学,后来在隋仁寿二年被推荐成为当时还是唐王的李世民做记室参军,后来李世民成为唐太宗,李淳风还上书对道士员外散骑郎傅仁均所著的《戊寅元历》提出18条意见,太宗十分高兴,授予他将仕郎的职位,而且据说李淳风还曾给风定级,是世界上第一个给风定级的人。
袁天罡简介 袁天罡是隋末唐初的益州成都人,小的时候比较孤贫,但是他擅长相术,因此出名。
袁天罡在隋朝时曾做狗资官令,在唐朝是任职火井令,因为相术能力高超,唐太宗还将其征召入朝,将其与西汉学者严君平并论,对他十分推崇。
都说江湖上算命看相的道士不可信,但是在唐朝的时候,李淳风以及袁天罡这两位算命先生却成为了国师级别的人物。
据说这两人都有着未卜先知、预知天命的能力。
而最近网上也在流传李淳风袁天罡 ... 《推背图》乍听起来就像是用来指导按摩推拿的图书一样,不过其实《推背图》和按摩推拿并没有多大的关系,这本书大部分人应该不会感到陌生,都是听说过的,那么推背图指的是什么呢?它到底是 ... 在回顾中国古代社会时,不管是哪个朝代,无论是统治者、高官贵族还是平民百姓,都深信不疑地信奉着天命的推算和对未来的预言。
封建迷信的思想在古代社会十分流行,而其中一本备受推崇的预 ... 在我国历史上有许多神秘的预言家,他们的高超预言技术,让我们都认为是他们穿越了,生活在唐朝的袁天罡就是其中之一,他不仅仅是天文学家,还会算命、预言,在我国历史上有极大的名气,他创 ...
目前大多数学者普遍认为此书并非是什么袁天罡、李淳风的作品,最为流行的金圣叹注本也可以宣告是假的。
现在流行的这个版本,是后人从民间信仰的角度附会而成。
谶纬之学的流行谶纬之学的流行非常早。
人类蒙昧时期,遇到超出知识范畴的问题,总免不了诉诸于神秘学去进行解释。
譬如,陈胜吴广起义之际,就熟练地操弄这种手段来制造舆论,让吴广大半夜点着篝火学狐狸叫,行伍之中其他吃瓜群众们于是信以为神。
两汉儒家阴阳家化之后,力图从“天人感应”的的角度,去论证刘氏王朝的合法性地位。
大家都熟悉的小故事,很多都是出于这种构建。
比方刘邦喝多了,斩杀了一条大白蛇的故事,就是后人根据五行生克的理论瞎编的,论证的是大汉王朝是火德,火克金,金对应的颜色是白色,所以是红色的赤帝子斩杀白帝子,坐稳了天下。
两汉这样的小故事简直太多了,大家看史书的时候,动不动就“小儿谣曰”,小朋友们莫名其妙就开始唱童谣,然后真预言了好多大事儿。
就像是《三国演义》里,洛阳市的小朋友们忽然唱:“千里草(合起来是个董字),何青青,十日卜(合起来是个卓字),不得生(这货要死了)。
”董卓很快就死了。
这能是真的么?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青年学者孙英刚的《神文时代——谶纬、术数与中古政治研究》,但凡出现这种乱七八糟的事儿,背后肯定是有人运作的。
《推背图》源流最早的关于这本书的记载,出现在唐代敦煌残卷《大云经疏》中,说:《推背啚》曰:大蓄八月,圣明运翔止戈昌,女主立正起唐唐,佞人来朝龙来防,划清四海,整齐八方。
可见是对武则天称帝一事的预言,对于武后的态度,这则“预言”说得非常露骨,说武则天是“女主立正起唐唐”,要“划清四海,整齐八方”。
我私心怀疑,这不过是武后称帝之前所作的合法性建设的一部分,相似的东西有很多,譬如当时还有一本《宝雨经》,记载了公元686年和公元690年新丰县、万年县的两次异常的地理活动——山涌,武周政权将其解释为佛教圣山在中土显性的祥瑞。
为什么是佛教呢?因为李唐自称是李耳之后,崇信道教,武后自然选用佛教作为意识形态来与之抗衡。
所以,《推背图》一开始也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很可能是武后当时一系列合法性建设的一小部分罢了。
而且,目前我们得知的这个句子,也不是原创的,而是从汉代的一本叫《易稽览图》的书里抄抄改改得来的,人家原文写作——大蓄,八月,天德明王,侯人去城,十二年天下大昌,女子立政;三年,去此地,大神兽来见,至堂;三年,大兽出东北台邑、河邑。
您看,好多句子都没改。
这本民间信仰者眼中神奇无比的书,居然不是原创的。
但后世这本书越来越被赋予了很多信仰加成。
从宋代开始,就有很多好事者,往《推背图》这个书名上附会东西了,比如段子里说耶律德光见过推背图,还有人说《推背图》里预言了大宋朝的灭亡于是被禁了等等。
但总体上说,这些故事多经元代、明代民间话本、戏剧的加工,充斥着民间信仰的特点。
《推背图》在这些故事里,也更多像是一个符号,好比《水浒传》中宋江梦到九天玄女授书一样。
所以,现存的早先版本的只言片语,与通行的所谓金圣叹本、六十七图本,文字上差异都比较大。
最好玩的是同样关于武后称帝,金圣叹本的议论就明显带了后世民间的视角——参遍空王色相空,一朝重入帝王宫。
遗枝拨尽根犹在,喔喔晨鸡孰是雄。
与“女主立正起唐唐”相比,“遗枝拨尽根犹在”对武则天的评价态度居然完全是相反的。
您说这能是一本书?真伪性最容易辨认真伪的角度,是语言的角度。
如果是唐人袁天罡、李淳风所作,那么他们所使用的语言体系应该是唐人的,如果掺杂进了很多后世的语汇,那肯定就是有问题的。
比如第四十七象的“匹夫有责”,绝对是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之后的产物;又如第二十一象中居然出现了“南辕北辙”,这个成语故事虽然出自《战国策》,但原文并没有南辕北辙这个说辞,大规模出现是在宋以后,宋人文天祥写“南辕北辙迹,骤隔于江湖。
”宋人胡仲弓写:“南辕北辙何时停。
”更早,没了。
又比如,从音韵学的角度,推背图谶诗的韵脚,也能推断出作者的文化水平不高,且生活的年代较晚。
如第二十二象:“神京王气满东南,祸水汪洋把策干。
一木会支二八月,临行马色半平安。
”把南,和干、安放在一起押韵,本来就不是唐人会做的事情。
南是闭口音,读作“nam”,韵尾是闭口的;而干、安的韵尾则是“an”,不闭口。
从音韵学的角度看,也能较为清晰第看出,现存本的生成年代很晚。
战不在兵 ,造化游戏。
颂曰:海疆万里尽云烟,上迄云霄下及泉。
金母木公工幻弄,干戈未接祸连天。
推背图第九象 壬申 谶曰 非白非黑 草头人出 借得一枝 满天飞血 颂曰 万人头上起英雄 血染河川日色红 一树李花都惨淡 可怜巢覆亦成空 金圣叹注解: 此象主黄巢作乱,唐祚至昭宗。
第五十五签,上上,丑宫。
父贤传子子传孙,衣禄丰盈只在天;金马玉堂人快乐 饥食渴饮倦时眠。
解曰:接竹饮泉,流传不绝,君子谋望,无不怀揣。
此签接竹引泉之象,凡事谋望大吉也。
第五十六签,中平,丑宫。
推背图”是中国预言中最为著名的奇书之一,相传唐朝贞观年中李淳风和袁天罡所著。
全集一卷,凡六十图像,以卦分系之。
每幅图像之下均有谶语,并附有“颂曰”诗四句,预言后世兴旺治乱之事。
推背图50象中有明确时间点为虎头年,分别是2034年、2046年、2058年、2070年、2082年和2094年等。
书中内容成谜,一个烧饼引发的古代奇书是什么?1、《烧饼歌》中的预言从明太祖朱元璋开始,一直说到清王朝被推翻以后,往往藏头露尾,谜语一般,颇为费解。
2、《推背图》预言清末的“天京事变”唐太宗贞观年间,李淳风和袁天罡共同著作的一本书《推背图》,被称为“天下第一预言书”由于这本书内容惊奇,所以在宋元明都是禁书。
书中有一段:卦“头有发,衣怕白;太平时,王杀王。
3、其实鲁班书是中国古代一本关于土木建筑类的奇书,据传为圣人鲁班所著。
上册写的是道术,下册是解法和医疗法术。
但除了医疗用法术外,其他法术都没有写练习方法,只有咒语和符。
4、第一:《推背图》中华预言第一奇书,传说它是唐太宗李世民为推算大唐国运,下令当时两位著名的天相家李淳风和袁天罡编写的。
5、第一本奇书:《鲁班书》世上本无鬼神之说,可是在生产力不够发达的古代社会,人们对于一些离奇的事情,不能进行有效解释,就归咎于鬼神学说,这是不讲科学的行为方式。
推背全图全文解析目前流传的版本有6种,香港王亭之先生比较过的《推背图》:彩绘明抄本,台湾中央研究院藏;明钞本(无图),台湾中央图书馆藏;明钞本。
芝加哥大学藏;清初潘氏八喜楼钞本,台湾中央图书棺藏;清末石印本。
意思:冥冥之中,一切自有天数,兴衰也自有其运势,不是可以随着心意可以自行改动。
天地万物的运转,在阴阳和轮回中。
内容太多了,说不尽,不如随它去吧。
出处:唐代李淳风、袁天罡《推背图》原文节选:一阴一阳,无终无始。
第五十六象 己未坤下坎上 比谶曰:飞者非鸟 ,潜者非鱼。
战不在兵 ,造化游戏。
颂曰:海疆万里尽云烟,上迄云霄下及泉。
金母木公工幻弄,干戈未接祸连天。
传说中的《推悲图》是什么?1、《推背图》全书共分六十象,以预言后世兴旺治乱之事为主要内容,每一象用六十干支命名,以诗句的形式写成,并配有简单的图像。
但是书中的预言诗句多隐晦深奥,含蓄而难以琢磨,需要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字知识才能有所领悟。
2、《推背图》是中华预言第一奇书,传说它是唐太宗李世民为推算大唐国运,下令当时两位著名的道士李淳风和他的师父袁天罡编写的。
3、《推背图》是中华预言第一奇书,传说它是唐太宗李世民为推算大唐国运,下令当时两位著名的天相家李淳风和袁天罡编写的。
4、推背图出处 大家都知道,《推背图》是中华预言第一奇书,传说它是唐太宗李世民为推算大唐国运,下令当时两位著名的道士李淳风和袁天罡编写的。
融合了易学、天文、诗词、谜语、图画为一体。
声明:本网站的主要内容来自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及东西方的民俗文化,并非严谨的科学研究成果。
仅供娱乐参考,请勿盲目迷信。
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