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宅风水的刚柔论
《易经》曰:立天之道曰阴阳。
邵氏曰:立地之道,刚柔尽矣。
故地理之要,莫过于刚与柔。
刚柔者,是指其体质也。
天地之始,虽如漾沙之势,没有山川可言,然而,既然有风、气相互摩擦,水、土相互振荡,所以只有刚的才能生存,柔的则被淘汰,于是才有了山川之形。
山体刚的则用柔,故高耸而凝定;水体柔则用刚,故卑下而行。
另又刚中有柔,柔中有刚。
邵氏以水为太柔,火为太刚,土为少柔,石为少刚,这就是地的四象。
水为人身的血,故为太柔;火为人身之气,故为太刚;土为人身之肉,故为少柔;石为人身之骨,故为少刚。
水、火、土、石合而为地,有如血、气、骨、肉合之为人,也同近取诸身,远取诸物是同样道理。
若细推之,风涸燥者皆刚,夷坦者皆柔。
但是,涸燥之中有夷坦,夷坦之中有涸燥,这就是刚中有柔,柔中有刚。
凡强急者皆刚,缓弱者皆柔,然强急之中有缓弱,缓弱之中有强急。
自此以往,尽推无穷,知者观之,思过半矣。
声明:本网站的主要内容来自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及东西方的民俗文化,并非严谨的科学研究成果。
仅供娱乐参考,请勿盲目迷信。
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