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的基本元素:龙、穴、砂、水、向、风、煞、气
风水基本元素,主要包括:龙、穴、砂、水、向、风、煞、气等八项。
龙:
风水学上把起伏盘旋的山脉称之为“龙”。
更为精确的说法是:把结有穴的山称为“龙”,不结穴的山称为“山”。
“龙气”、“龙脉”的说法也由此而来。
龙还分山岗龙和平洋龙,是按山岗和平原之地形来分的。
还有“水龙”一说。
寻真龙之法,即龙法。
[图片] 穴:
风水学上把“龙气”之出处称为“穴”,犹如人身上的可见和不可见之孔窍。
风水学认为:山川有灵气,其灵气可随山脉而来,如人身有血,血随血脉而流行。
山脉灵气所出之处,就形成穴,如中医学所说的人身经络之“穴位”。
点真穴之法,即穴法。
龙脉结穴,如同果树之结果。
树是龙,果,即是穴。
比如种西瓜,藤是“龙脉”,西瓜是“穴”;但其中之关键是不仅要明白:西瓜是长在这儿,而不是长在那儿;还要明白:这个“瓜”什么时候成熟。
西瓜长出来了当然好找,但“穴”在土里,要找准,挖出来土色土质都要跟周围的不同,还是相当有技术难度的。
有时觉得,研究风水就像农民搞种植一样,农民希望“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而风水通过“埋葬先人”,希望收获富贵。
二者都要讲究技术,不然都可能“颗粒无收”。
不过风水之危害更大,高收益自然高风险吧。
[图片] 砂:
即穴场四周远近所有可见的大小山峰。
天然生成且跟“真穴”能配合的砂,叫“真砂”。
收(消或拔)砂之法,即砂法。
“水”在风水学中占有较重要地位。
从“风水”的字眼上就可以看得出来。
葬经云:(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
所谓风水,简言之,就是“藏风界水”(此“界”字非“见”字)。
水,泛指大小河流,江湖河泊,田冲水源。
能为“真穴”所用的水称为“真水”。
纳水之法,即水法。
水法很多,最是真伪掺杂。
如长生水法,就有几种起“长生”的说法,但真的永远只有一种。
有许多民间地师,懂得一二种水法,就认为学通风水了,实则差之尚远。
[图片] 向:
就是罗经上的二十四个山向。
所谓“山向”,如人站立时,前面是“向”,靠背是“坐山”。
笔者把能与“真龙”配合,又能收得“真砂”和真水”的向,称为“真向”。
立向之法,即向法。
所言“法家”,就是能与“形家”配合,可立出“真向”之法。
形家理论之精髓为龙法,故法家理论之精髓为穴法。
风水学中所言之“理气”,其实质就是为立向服务的。
所谓何运当立何向,或兼左兼右,即是用立向以求“天地”之旺气。
更高明的做法,应该不是择向,而是择地―某穴当立某向,是天生成的,如向合不得元运,则另选合得到元运的穴去葬,不就行了?故将“三元九运”,列为“择家”理论。
择者,选择也! 风:
自然界把流动的空气现象称之为风。
风水学上把穴场四周有明显“凹缺吹来的风称为“风煞”。
另外还有把地中不可明见的风称之为“阴风之说。
风水学讲究的是“藏风”,即穴要“避风”,所谓“藏风方能聚气”是也。
煞:
“煞”在风水学中出现频率较高,如黄泉煞、五黄煞、三煞等等,据说光择日之凶煞就有二百多种,言若犯了“煞”,轻则败财疾病,重则死人绝丁。
风水学讲的如何“避煞”,就是所谓的“趋吉避凶”。
一切“龙穴砂水向风”的理论,包括择日,都是为了避开这个“凶煞”。
那这个“煞”究竟是个什么东西呢?“煞”就是气脉不通而产生的“凶”。
犹如中医学讲的“通则不痛,痛则不通”之“痛”。
[图片]实际上,中医理论的基础就是易经八卦和“金木水火土”五行生克理论。
不要忘了,中国在没有西医之前,中药可医好了几千年来数不清的病人呢!你能因为它的理论基础因暂时无法获得所谓的“科学验证”,就说其没用?亦或是“迷信”?现美国都已正式承认中国之针灸术了,而我们有的国人,包括一些医学专家还在抵制中医,非其浅薄,则是别有用心也。
风水之学亦然!国人不当回事,外人拿了当宝,前一阵看报纸上说:韩国言风水是他们“发明”的,还要将风水“申遗”,说不定再过一阵,有人要说《周易》也是他们“发明”的了。
还真是呢!最近听说韩国有专家考证来考证去,说孔子是“韩国人”!晕。
韩国文化受中国文化影响是可以考证的,其国旗就是一个太极八卦图,台湾一位学者笑谈:可惜只用了四个卦,所以只是半壁江山。
不知有无道理?[图片] 风水之煞可分为:在地为地煞,在元运及日课为天煞。
分为:龙煞、穴煞、砂煞、水煞、向煞、风煞,以及择日中的各种日
地煞缓,快则一到三年,慢则数代才显(突发大凶或财丁败绝)。
天煞速,快则七天之内,慢则三月或一年之内即显。
煞不仅要懂得“避”,更重要的是要懂得“制”。
如同医生不仅会识病还要能治好病,才能成为名医一样。
气:
这个“气”在风水学中是最难描述的。
风水学之经典源头篇《葬书》,全文说来说去,就是只讲了一个“气”字,如开篇即是“葬者乘生气也”;以及“五气行乎地中,发而生乎万物”;“人受体于父母,本骸得气,遗体受荫”;“气感而应,鬼福及人”等等。
《青囊经》所言“化始、化机、化也就是讲的“气"。
[图片] 风水学所讲之“气”,浅显一点理解,就如同人之呼吸或通于人身血液中之氧气。
俗话有将“死人”说成“没气了”一说。
我根据自己对风水学的理解,进一步把表现为时空流转运行的元运之气和日课之气称之为“天气”;把地脉山川里运行之气称之
为“地气”。
仅“地气”而言,龙脉有“气”的地方就有穴,无“气”的地方就无穴
《易经》云:气由阴阳交合而生。
故风水学中有:山为阴(常静),水为阳(常动),山水阴阳交媾,就会产生“龙脉生气”运行,之“出气口”,就是所谓的“真龙穴地"![图片] 风水学中一切“龙穴砂水向”及“择日”的理论,都是为了理顺这个看不见也摸不着的“气”。
也可以说:峦头理“地气”,元运日课理“天气”;气通则吉,不通则凶。
关于“天气”与“地气”,先师曾经这样说过:几千年来,地表遭人类的破坏,“地气”都被破坏得差不多了,所以要用“天气”来补“地气”。
何意?如造葬时“元运”或“天星”到位,就是用“天气”来补充或催发“地气”。
先师言:清宣统皇帝登基,当日的“天气”不大,江山不长也――即俗言之“气数已尽"。
天气”与“地气”相互交感,再受之于先人骨骸,风水之神奇威力才会显现――即所谓“天地相合”、“天人合一”也,这才是真正的所谓“理气”![图片] 以上“龙穴砂水向风煞气”,是构成风水学的基本元素,要进一步了解风水学,这些基本元素知识都是必须要掌握的。
不过,在讲这些风水元素时,说的是“龙穴砂水向”,而非传统的顺口溜“龙砂穴水向”。
这里面有区别吗?我认为,顺序代表了它们之间的递生关系和重要性。
而我,岑先生,多年来对风水之道颇有研究,也经历过很多事情。
深信找到好的风水宝地,便是为人生种下一个希望,照亮了前行的道路。
风水,这一古老而神秘的学问,自古以来便深受人们重视。
它不仅仅是关于地理环境的布局与选择,更是一种生活态度的体现。
在风水学中,好的风水宝地往往具备“后有靠山、左有青龙、右有白虎、前有案山、中有明堂、水流曲折”的特点。
这样的环境,不仅能让居住者感受到自然的和谐与美好,更能助其人事兴旺、发财致富,令后代富贵显达。
我曾亲眼见证过许多因风水而兴的家族。
他们选择了一处符合风水原则的地方定居,随着时间的推移,家族事业蒸蒸日上,子孙后代也个个出类拔萃。
这并非偶然,而是风水之力在默默发挥着作用。
它像一股无形的力量,推动着家族不断向前发展,让人们在困境中看到希望,在迷茫中找到方向。
湖南某亿万富翁祖坟前朝 当然,风水并非万能,它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
但一个好的风水宝地,无疑能为人们的生活增添一份信心和动力。
它让我们相信,只要顺应自然、尊重环境,就能获得自然的馈赠和庇佑。
因此,每当我看到有人为了寻找一处好的风水宝地而奔波劳碌时,我总是心生敬意。
他们不仅仅是在寻找一个居住的地方,更是为整个家族的未来打基础。
每一个家庭总有一个热衷寻找风水宝地的人。
而我,也愿意用我的所学所悟,为他们指点迷津,助他们找到那片属于自己的风水宝地。
总之,找到好的风水宝地,确实是让人看到希望的。
它不仅仅关乎个人的命运和家族的兴衰,更是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愿我们都能在风水的指引下,找到属于自己的那片乐土,让生活充满阳光和希望。
本文完!
声明:本网站的主要内容来自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及东西方的民俗文化,并非严谨的科学研究成果。
仅供娱乐参考,请勿盲目迷信。
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