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举世瞩目的北大西洋百慕大群岛区,有一个人人皆知的神秘三角海域,称“魔鬼三角”。
近百年来,这里屡屡发生的海难、空难事件神秘莫测,震惊世界。
邮船、货轮、帆艇,还有军舰和潜艇乃至飞机,它们在浑然不觉中,在短暂的几秒钟内便消失得无影无踪。
同它们的无线电联络突然中断,既找不到残骸,也没发现尸体,它们似乎一下子“融化”在海洋里。
据不完全统计,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这里发生的各种坠机沉船事件达240多起,近2000人丧生。
多年来,百慕大“魔鬼三角”坠机沉船之谜一直悬而未解,引起国际社会的极大不安,更引起科学家们的关注。
于是,在联合国倡导下,成立一个由著名科学家组成的专门小组,对这一海域进行了大量考察和研究,然而专家们提出的假说与推断,众说纷坛,莫衷一是。
现场考察发现,这里有一个马尾藻海,船只驶入这里时,由于马尾藻缠住螺旋桨而葬身大海。
海洋中盐度不同的两种海流交汇时能产生海流游涡,从而产生一种驻波,它能牵制过往船只原地打旋或静止不前。
加之这里海底结构复杂,即使风平浪静,船只也会翻沉。
美国电子学家施密特经过大量实验和研究发现,在大气层的某些空间内存在一种低内聚力场,它恰似神奇的幽灵出没无常,能干扰和破坏罗盘仪和无线电通信设备,甚至能给人的大脑神经系统造成紊乱,最终导致驾驶员判断错误和操作失误,进而导致坠机沉船。
研究人员对海底进行潜水考察时发现,由于海水与甲烷气体的相互作用,在洋底淤泥层中形成气体水合物,一旦这种气体水合物的贮容囊破裂,大量甲烷气体就会向海面涌溢,致使海面空间形成富含甲烷气体的云状物,从而使驶入这里的飞机和船只的发动机因失去必需的氧气量而突然熄火坠沉。
美国哈里斯堡地质学家阿隆森通过大量实地考察和研究首次证实,在百慕大群岛与圣大杜岛之间的洋底确实存在一个“水桥”,加之两岛之间存在强磁场,从而形成水漩,犹如一条加压的巨大输油管把船只和飞机从这一端推向另一端。
在以往的海难空难事件中常发现,在百慕大失踪的飞机和船只不久又在圣大杜岛海面出现,从而更加证实了这一假说。
美国科学家从遥感卫星上拍摄的“魔鬼三角”海区高分辨率海面照片中发现,被多黎各海沟上方的海面较之附近海域的海面低陷25米。
原来,在海沟下方的地壳内聚积着大量致密的甚超质量物质,它能产生一种极强的引力——异常重力,从而把海沟拉得紧紧的,导致这里的海面明显凹陷25米。
一旦船只驶入这里,就会被强大的引力吸人海底。
科学家们最新证实,时间并非像人们通常认为的那样以永恒不变的速度流逝,而是以不同的速度流逝的。
时间在地面的流逝速度慢于在大气层中。
因此,一旦船只或飞机陷入时间“旋涡”,它们就会暂时或永久地离开我们这个世界。
当部分时间超脱了正常的运行轨道,就会把这段时间里在该区域内偶然碰到的一切都带走。
此时,船只或飞机将连同乘客去游历过去或未来,甚至可进入“类宇宙”时空境域。
研究人员实地考察发现,在“魔鬼三角”海底有两座奇特的金宇塔,它们犹如巨大的磁石使其周围空域和海域形成强磁场,其磁感应强度高达1000高斯,从而将机、船吸入海底。
科学家对“魔鬼三角”海域进行物理实验时发现,这里是一个发射航天器和无线电导航信号得天独厚的理想之地。
据此推断,外星人选中了这个最佳地点,将一种秘密信号系统埋设在海底,以此向宇宙空间定时发射无线电信号,导引飞碟在地球上着陆。
这种无线电信号系统不仅能严重干扰和破坏机、船上的导航仪和驾驶员生理器官的功能,还能将其神奇般地摧毁。
研究人通过观测并根据大量迹象推断,这里的海底很可能建有一个外星人的飞碟基地。
因为在1965年7月至1977年7月的12年里,许多飞机和船只上的数百名驾驶员和乘客发现过飞碟频繁出没于百慕大群岛区的空域和海域,此时也正是海难空难事件多发期
微信搜索:qiqixiaojie007(长按复制)
好玩旅行地,生活趣闻,旅行美照,生活妙招,请加七七小姐微信号。
世界最深的八大海沟排名1、马里亚纳海沟马里亚纳海沟位于西太平洋,这条海沟已经形成了6000万年,而这条全长2550千米的弧形海沟最深处的地方可达10909米,是目前人类已知的海洋最深处,也是目前水压最高、温度最低、食物资源匮乏的地球上环境罪恶劣的区域之一,是当之无愧的第一海沟。
2、汤加海沟汤加海沟是世界上第二深的海沟,它位于太平洋中南部汤加群岛东部的海沟,长度达1375公里的海沟分别连接着北边的萨摩亚群岛和南部的马德克海沟,宽度在80公里左右,平均深度为6000米左右,最深处可达10882米。
3、千岛海沟千岛海沟是一处位于西太平洋深海凹地的海沟,整体呈现南北走向,长度大约达2900公里,总面积约为264000平方公里,因位于千岛群岛、日本北海道、堪察加半岛的东侧而得名,其海沟的最大深度为10542米。
4、阿米兰特海沟阿米兰特海沟是印度洋最深的海沟,位于阿尔奥西斯岛的西部,海沟的最深处达9074米。
这处切割了连接塞舌尔、普罗比敦群岛、马达加斯加岛洋脊顶部的海沟,整体呈现出南北走向,长度约为630千米,平均宽度为30千米。
在地球的分层结构之中,地壳是最为坚硬的,而其内部的地幔和地核则呈现出流体的特征,且越靠近地球的中心,温度就越高,在地心处,温度可以达到4500摄氏度以上。
在地球的各层结构之中,地壳的厚度其实是最薄的,其平均厚度只有17千米,然而因为地球并非一个光滑的球体,表面凹凸不平,遍布山脉、高原和海洋,所以不同的地方,地壳厚度的差异也非常之大,比如在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地壳的厚度可以达到70千米以上,而在大洋的海底山谷,地壳厚度可能仅有不到2千米。
既然差异如此之大,那么在地表,距离地心最近的地方是哪里呢?在菲律宾的东北部、马里亚纳群岛附近的太平洋海底,有着一条形成于6000万年以前,平均宽度70千米、长2550千米的海沟,这里就是地球表面距离地心最近的地方,也是海洋中最深的地方,它就是马里亚纳海沟。
马里亚纳海沟有多深呢?至今并没有一个公认的标准数字。
人类最早对马里亚纳海沟进行探测可以追溯到1899年,当时在关岛东南测得的内罗渊深度达到了9660米,受制于当时的探测水平和设备,这个数字显然是不准确的。
直到1957年,前苏联的“维塔兹号”考察船通过回波测量技术,测得了一个11034米的数据,这也是目前为止测得的马里亚纳海沟最大深度,不过这个数字并不作为马里亚纳海沟的标准深度数据,原因是在此之后,再也没有能够测得这么深的数据。
使用回波探测技术来测量海沟的深度的确不够准确,所以在1960年的时候,美国派出了“的里雅斯特”号深潜器直接下潜到了10916米的位置,这就很好的证明了马里亚纳海沟的深度不低于10916米。
目前世界上最为准确的马里亚纳海沟数据是由日本的“海沟号”探测艇测得的,为11924米,这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最深数据。
我国的无人探测器“探索一号”也成功下潜到了10767米,这距离公认的最深处只有100多米,而“蛟龙号”载人潜水器也成功下潜到了7062.68米。
想要成功下潜到海底7000多米,乃至一万多米的深度,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仅海水所带来的压强,对于人类的潜水探测器而言就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对于没有潜水经验的人而言,只是下潜几米就会因压强增大而倍感不适,更何况是超过一万米的深度了。
马里亚纳海沟的最深处,压强有多大?大约可以达到1100个大气压的强度。
根据已有的探测记录显示,随着下潜深度的增加,所见的海底生物会逐渐减少,开始还有体型庞大的乌贼,慢慢地,就只剩下如琵琶鱼一般奇形怪状的家伙,在海底8000米以下的位置基本上就见不到生命的痕迹了。
当然,基本见不到并不等于完全绝迹,此前在超过8000米的位置就发现过一种形态奇异的鱼类,可以想象它的外形之所以如此奇异,必是为了适应极大的海底压强所致,要在非常的地方生存,自然就要拥有非常的身体。
在1万多米深的海底,海水的形态是否发生了变化呢?并没有,1100多个大气压虽强,但要想让水的形态发生变化,还无法做到,至于水在多大的压强下才会发生形态变化,目前并没有准确的数据,因为在地球之上,即使是实验室之中,也无法创造足以让水改变形态的巨大压力。
水的形态没有变化,那温度呢?1万多米的确很深,这里也的确是地表距离地心最近的地方,但这里仍然是地壳之上,有着地壳的阻隔,地幔的高温并不会影响到海水,相反,这里的温度不断不高,而且还很低,原因是这里终年见不到阳光,所以海水的温度只有几度而已。
当然,如果是位于海底热液喷口附近,那么温度可以达到300摄氏度以上,在一些区域,海水的温度甚至可以接近400摄氏度,不过在1万多米的深海,压强达到了1100个大气压,所以即使海水的温度接近400度,仍然不需要担心海水会因此而沸腾。
声明:本网站的主要内容来自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及东西方的民俗文化,并非严谨的科学研究成果。
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