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谜团 > 未解之谜 > 百慕大

百慕大三角真的有海妖为什么飞机船只总是在哪失踪

时间:2023-09-04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08. 终极名单:三名不知天高地厚的年轻人闯入地球上最危险的海域——卡律布迪斯海妖。

他们刚踏入这里,就被无数鲨鱼包围。

鲨鱼疯狂地向他们扑来,他们拿起滑桨拼命地逃离。

女孩很快意识到这些锋利的尖刺不是鲨鱼的背鳍,而是某种巨型怪兽的牙齿。

游艇正处于两排牙齿之间,镜头逐渐拉远,一张庞大的巨口呈现在眼前。

任何东西只要接近它都会被无情地吞没。

小帅突然想起,这很可能是守护魔兽之海的卡律布迪斯海妖。

游艇向一根高耸入云的牙齿撞去,生死攸关。

小帅伸出右手召唤海神波塞西的力量,但无论他怎么默念咒语,都没有反应。

这片海域是海神之力无法触及的地方,连海神波塞西也畏惧。

无奈之下,三人只能紧紧抓住船绳,任由游艇冲向海妖的大嘴。

突然,游艇像过山车一样快速移动,但三人毫发无伤。

他们来到了海妖的胃里,这里犹如一个大千世界,胃里装满了飞机和轮船的残骸。

在百慕大失踪的东西都被海妖吞进了肚子。

远处传来人说话的声音,三人快速向声音的方向跑去。

他们惊讶地发现,老熟人翠花也在这里。

原来翠花也被海妖吸进了肚子。

翠花正在命令船上的亡灵修复战船。

就在这时,海妖胃里的食物都流向一个长满尖刺的巨口,固定战船的锚链也随之被拉断。

眼看他们就要被巨口碾碎。

小帅拿起炮台,对着海妖的皮肤疯狂地轰击。

炮弹像火蛇一样射出,很快就打出了一个大洞,海水瞬间涌入。

小帅一声令下,翠花家族加速行驶,最终战船成功浮出水面。

历史上因地区局势紧张,导致误击民航飞机的三大空难

电影《让子弹飞》中有这样一句经典台词——“带着老婆出了城,吃着火锅还唱着歌,突然就被麻匪劫了!”这句带有黑色幽默色彩的台词曾经博得了无数观影者的笑声,很多人其实说不出这句台词究竟什么地方好笑,但是看到这里就会忍不住笑起来。

也许正是因为其中蕴含着人们对于飞来横祸的无奈与调侃吧。

长期生活在和平环境下的人们似乎很难想象,没有机械故障,没有飞行员操作失误,没有恶劣天气……一次普通的飞行就会变成绝命航程。

然而就在几天前(伊朗误击落乌克兰客机),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本以为是离开了是非之地,却走入了是非的中心。

更为残酷的现实是,这种悲剧并非是第一次发生,也许也不会是最后一次发生。

​ 上图_ 大韩航空007号班机 一、大韩航空007号班机空难 1983年8月3日,载有乘客240人,机组人员29人的大韩航空KAL007号班机从纽约肯尼迪机场起飞。

按照原计划,航班将中停阿拉斯加加油,并于9月1日抵达汉城。

凌晨03:25分,飞机无预警失控,飞行员向东京管控中心报告了飞机急速下降,随后航班失联。

事件发生不久后,美国政府就将矛头指向苏联,指控苏联击落了这架民航飞机,因为美国军方在监听苏军通讯的过程中发现几乎在飞机失联同时,苏军通讯中称领空遭到入侵,并下达了拦截命令。

美国国务卿乔治舒尔茨称美国对苏联这种恐怖的行为非常不满。

苏联方面起初一直矢口否认这一指控,不久后,苏联改口承认确实是苏军战机击落了这架客机,原因是它入侵了苏联领空,并且这架民航飞机在为美军执行间谍侦查任务。

​ 上图_ 1983年9月1日,纽约的韩国侨民阅读韩文报纸关于大韩航空客机被苏联击落,机上269人全部遇难的消息 1983年前后的世界处在一种怎样的状态?当时正值冷战的紧张时期,1979年苏联为自身战略需求直接出兵占领阿富汗,展开了长达十年的阿富汗战争。

事故发生的1983年,苏联正在阿富汗“大杀四方”,美国也正忙着在阿富汗暗中搅局。

安哥拉、索马里、埃塞俄比亚……第三世界的美苏代理人战争“如火如荼”。

1983年的3月,里根总统第一次公开谈及“星球大战计划”…… 在这样的时局下,这场空难变成了大国角力的政治砝码,美国指责苏联攻击民航飞机,苏联指责美国利用民航飞机执行间谍任务,世界被推向战争的边缘,而真相的关键就在于飞机上的黑匣子。

此时美苏都在搜寻这一关键证据,但是没有人声称找到了黑匣子,搜寻无果而终。

​ 上图_ 大韩航空007号空难发生后韩国国内的抗议活动 第三方事故调查人员根据一系列间接线索推断,大韩航空007航班由于飞行员操作失误大幅度偏离航线,误入苏联领空遭击落。

调查暂告段落。

事件回顾到这里似乎又有了一丝黑色幽默的色彩——飞行员迷路了,因此葬送了269条生命……很多人都迷路过,难道迷路罪该致死吗?是什么样的原因导致了苏联方面对一架只是偏离了航线的客机实施如此极端的措施? 冷战期间,美苏两军间的暗中角力从未停止过,空中别飞机、海面别军舰、海底别潜艇。

单在水下美苏之间曾经发生过十次潜艇相撞事件,其中一次险些引发世界大战。

1983年的这一天,在大韩航空007误入苏联领空之前,一架美军电子侦察机一直在堪察加半岛苏联领空边缘进进出出抵近侦察,搜集苏联导弹演习数据。

这引起了苏联空军的警觉,他们做好准备一旦这架美军侦察机再次闯入苏联领空就将其击落。

随后偏离航线的大韩航空007与美军侦察机有一次航迹交汇,苏军雷达误认为这架民航就是美军侦察机,而美军侦察机也经常伪装成民航客机的样子。

​ 上图_ 大韩航空007号班机飞行的路线 02:28客机误入堪察加半岛上空,但很快又穿出苏联领空,苏军拦截失败。

不久后大韩007又进入严阵以待的库页岛上空,苏军一架战斗机伴飞并发炮示警,但由于经济紧张的苏联曳光弹缺货,飞机发射的只是普通的机炮,民航机长并未察觉。

与此同时,机缘巧合民航机长为节省燃料突然开始爬升。

在空战中,处于后方的飞机占据绝对优势,前面的飞机突然爬升会起到空中急刹车的效果,把后方尾随的飞机甩到前方,从而占据攻击位置。

苏联飞行员判断这是“美国飞机”要发动攻击的信号,发射导弹将其击落。

事发后苏联第一时间找到了飞机残骸。

为防止事情败露,苏联方面将黑匣子等相关证据藏匿起来,直到苏联解体,俄罗斯政府公布了这些证据,真相才大白于天下。

那么谁是这场灾难的罪魁祸首?是偏离航线的韩国机长?是奉命击落“敌机”的苏联飞行员?还是将民航误判为“敌机”的苏联空军指挥部门?又或者是侦察侵犯别国领空的美国空军?一连串致命的失误酿成了这一本可避免的悲剧。

​ 上图_ 伊朗航空655号班机空难中遇难者的棺材 二、伊朗航空655号班机空难 1988年7月3日,类似的灾难再次发生。

伊朗航空655号航班在伊朗海域上空被美国宙斯盾级巡洋舰文森特号误判为伊朗战斗机击落。

时值两伊战争期间,伊朗和伊拉克经济都高度依赖石油输出,因此骚扰对方的运油船成为双方共同的手段。

为保障石油运输,美国派出护航舰队进入波斯湾。

事件发生时,文森特号巡洋舰正在与数艘伊朗炮艇交火。

不久前,一架伊朗侦察机刚从文森特号附近飞过,舰长担心该侦察机很可能会呼叫空中支援。

此时伊朗航空655客机升空,径直飞向交战海域,升空之时即被雷达误判为F-14战机,尽管雷达随后重新将其判断为民航客机,但是舰长非常紧张,不知道哪一次才是误判。

此后,文森特号向655客机发出了多次警告信号,但是客机均无应答。

相距13海里时,舰员汇报655民航客机正在俯冲,舰长判断655航班为前来增援的伊朗战斗机,下令发射导弹将其击毁。

​ 上图_ 1987年的演习中的文森斯号 事故调查证实,雷达误判是由于655航班起飞时机场正好有一架F15战斗机,敌我识别系统接受的是该战斗机的信号。

而美军军舰发出的警告信号大部分用的是军用频道,民航客机根本收不到这样的信号。

有三次警告信号是使用民用频道发送的,但语言指代不明确,民航机长认为美军口中的“不明飞机”并不是指自己。

最诡异的是,各方数据显示这架飞机自始至终从来没有“俯冲”过,相反一直在爬升,而文森特号舰上人员将其误读为俯冲攻击姿势正是促使舰长发射导弹的重要判断依据。

美军军事法庭认定这名舰员由于压力过大,出现了幻觉,把爬升误判为俯冲…… 调查结束后,美国承认此次事故是美方失误造成的“意外”,并对伊朗进行赔偿,但并没有人需要为此负责。

军舰回国时得到了英雄的待遇,军官得到了嘉奖和晋升。

​ 上图_ 伊朗航空655号班机下常的飞行路线飞行,及被击落的位置 此外美国认为伊朗方面对此次事故也有责任,不该让民航飞机进入交战区域。

然而这一推卸责任的说法已经被美国媒体揭露,美军调查报告刻意隐瞒了文森特号的位置信息,其实文森特号追逐伊朗炮艇的过程中已经进入伊朗领海,因此并非是伊朗航空655进入了作战区域。

伊朗航空655航班空难高度影响了时局。

两伊战争爆发于1980年,一直持续到1988年,可谓旷日持久。

双方在波斯湾袭击运油船,严重影响石油输出的稳定。

美国苏联相继派出护航舰队进入波斯湾,时局愈加危急。

为尽快平息两伊战争,1987年7月20日,安理会提出598决议要求双方停火。

伊拉克当即接受了这一提议,但自认吃亏的伊朗一直没有表态且继续袭击海上船只。

1988年7月3日,伊朗航空655航班惨剧发生,伊朗方面认为这是美国蓄意而为,并非失误,判断美国在两伊战争中已经完全倒向伊拉克。

7月18日,伊朗被迫接受停战协议。

​ 上图_ 马航mp7航班的机头残骸 三、马航mp7航班空难 2014年7月17日,从阿姆斯特丹飞往吉隆坡的马航MH17航班在乌克兰上空失联。

次日确认飞机失事,遇难人数298人。

当值正值乌克兰局势紧张,乌克兰政府军与俄罗斯支持的分离势力激战正酣,而飞机失事地点正位于乌克兰冲突区域核心地带顿涅茨克附近,且这已经是马航飞机在四个月内第二次发生重大事故,引起世界舆论哗然。

早在调查结果公布之前很多媒体已经推测飞机是被击落的。

后来的事故调查结果显示,MH-17航班被一枚俄制山毛榉导弹击落,机头被切断,飞机在空中解体,然而至今仍无法确认导弹由哪一方射出…… ​ 上图_ 马航mp7航班的两个黑匣子 “不作死就不会死”,是一句红红极一时的网路名言,也许这句话只有生活在正常状态下的人才会深以为意,然而可悲的是正常状态并非是这个世界的常态,世界上的因与果并非总是简单的一一对应。

大韩航空007上的乘客多为往来于美日韩之间的商务人员,伊朗655航班上载有66名儿童,马航MH-17航班的乘客多为外出度假者,乌克兰航空PS-752航班上搭载了很多伊朗留学生……这些飞机上的人们,也许有些人从未做过伤天害理的事情,也许有些人犯过错但罪不至死。

他们中的一些人或许也热衷于关注和议论国际局势,但绝大部分人从未想过要影响国际局势,也并不具备这样的能力。

然而他们最终却影响了国际局势,沦为了地区紧张局势中的牺牲品和斗争砝码。

​ 上图_ 马航mp7航班下常飞行路线,及被击落位置 大韩航空007航班事故调查人员曾经做过这样一个精妙的比喻。

你可能会误认为清晨的送报员靠近你的房子是要入侵你家,但正常的情况下你并不会马上朝他开枪。

失误、误解无处不在,然而在一个人人自危,各方都在做最坏打算的紧张局势下,任何一点失误与误判都会被无限放大,演化为致命危机。

开开心心的走出家门再平平安安回到家里,这对于一些人来说是一种常态,然而对另一些人来说却是一种梦想。

电影《战争之王》中有这样一句台词,大意是说暴力也是人类的一种基本需求。

尤瓦尔·赫拉利在《未来简史》中论及战争的危险时说:“永远不要高估人类的智慧”。

这些观点也许对,也许不对,但目力可及的人类历史就像一本情感冰冷而逻辑缜密的没头没尾的小说,不管它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相似的悲喜剧正不断地遵循着它所设定的规律重演着…… 文:林雪松 文字由历史大学堂团队创作,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停用中国卫星,朝鲜改用俄卫星,不是中朝出问题,是韩国有麻烦了

在美韩同盟的搅动下,东北亚局势风高浪急,朝韩剑拔弩张的紧张关系,让外界担忧半岛战争随时都有可能爆发。

在关键时刻,朝方突然发布重磅信息,即已停用使用12年的中国通信卫星,转而使用俄罗斯卫星对外发射电视和广播信号。

对此,据《新京报》报道,外交部发言人表示,从一般常识来看,卫星相关服务属于商业行为,如何开展合作,由商业伙伴协商确定,没有必要过度解读。

对于朝鲜停用中国卫星一事,有韩媒立马进行炒作,宣称平壤此举应该与之前俄总统普京访朝有关。

也就是说,朝方正加强与俄罗斯之间在军事、航天和科技等领域上的合作,有可能因此“疏远中国”。

显然,韩媒的有关报道,更像是美西方媒体在报道普京访朝的“通稿”,其主要目的无非就是抹黑俄朝合作关系,并顺带挑拨中朝和中俄关系。

显然,朝方停用中国卫星转而使用俄罗斯卫星发送电视和广播信号,是与普京访朝存在某种联系,但这跟中朝关系没有多大的关联。

毕竟,朝鲜希望俄罗斯帮助其发展太空卫星技术,其中当然就包括商用卫星技术。

所以说,朝鲜此次使用俄罗斯卫星,应该就是在为未来该国拥有国产商用卫星做准备。

因为朝鲜如果某一天发射了商用通信卫星,肯定是具有俄罗斯血统的卫星。

值得一提的是,朝鲜之前使用的中国通信卫星,寿命为15年,朝鲜这时候停用,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更重要的是,朝鲜之前使用中国卫星发送的电视和广播信号,成为韩国接收并了解该国政治方向的重要手段。

据媒体报道,在朝鲜使用俄罗斯卫星之后,韩国那边因接收不到信号而对平壤信息一无所知。

由此可见,朝方之所以停用中国卫星转而使用俄罗斯卫星,应该是出于避免发射信号被韩国“盗窃”的考虑。

显而易见,朝鲜这样做,并不代表中朝关系出问题,而是韩国有麻烦了。

当中因素除了韩国再也无法通过接受平壤广播电视信号,对朝内部情况两眼一抹黑外,更重要的是,出于应对共同威胁的考虑,俄朝两国之间合作趋向于结盟状态,这在给半岛形势带来改变的同时,也导致韩国将要承受更大的安全压力。

当然,如果韩国认为其与日韩组成的军事集团,还可以赢得与俄朝同盟的对抗,那就大错特错了,因为他们并没有将中国因素考虑在内。

中国没有与俄罗斯那样和朝鲜结盟,甚至连公开军事支持朝鲜都没有。

不过,这并不代表中国就会任由美日韩在东北亚地区兴风作浪。

日前,俄太平洋舰队新闻处发布消息称,俄海军的一艘导弹护卫舰4日抵达韩国济州岛附近海域,与中国海军舰艇编队汇合,开始执行中俄两军第四次联合巡航任务。

据悉,在此次的两军战舰联合巡航期间,双方还将举行反潜和防空演练。

中俄两军在联合巡航方面已经形成机制,所以说,在两国军舰出现在济州岛附近的同时,或者两军的战略轰炸机也会出现在同一海区空域,参与中俄海上联合舰艇编队举行演习。

在近期美日韩在半岛举行联合军演之后,中俄两军就在韩国近海举行联合巡航和演习,当中释放出的是什么样的信号,韩国可能比谁都清楚。

至少可以说明,朝鲜在半岛地区面对美日韩军事挑衅时,不再是孤军作战。

随着中俄的加入,按照新加坡《联合早报》的说法就是,“当下半岛已经形成中俄朝对垒美日韩的阵营对抗局面”。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朝鲜半岛已经成为大国竞争战略的“新战场”,相比于朝鲜光脚不怕穿鞋的,韩国可承受不起地区局势持续紧张的后果。

毕竟,韩国是个靠贸易拉动经济增长的国家,地区局势一乱,还怎么做生意?看来,他们的麻烦应该才刚刚开始。

声明:本网站的主要内容来自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及东西方的民俗文化,并非严谨的科学研究成果。

仅供娱乐参考,请勿盲目迷信。

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