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谜团 > 未解之谜 > 古国

楼兰的历史文明 楼兰古国重新被发现

时间:2023-05-23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带大家认识一个神秘的古代国度。

它建国于公元前176年,即西汉汉文帝时期,是古丝绸之路上的一个小国,位于罗布泊的西部,却在公元630年突然神秘消失,结束了它800多年的神秘历经。

它就是楼兰古国。

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资料一起来看看楼兰的历史文明,楼兰古国重新被发现”事件吧

历史尘封的秘密——楼兰古国

要了解楼兰古国,我们首先要了解楼兰古国的地理位置。

楼兰的历史文明

楼兰古国属西域三十六国之强国,与敦煌邻接,公元前后与汉朝关系密切。

古代楼兰的记载以《汉书·西域传》、法显还有玄奘的记录为基础。

《汉书·西域传》记载:鄯善国,本名楼兰,王治扦泥城,去阳关千六百里,去长安六千一百里。

户千五百七十,口一万四千一百。

”法显谓:其地崎岖薄瘠。

俗人衣服粗与汉地同,但以毯褐为异。

其国王奉法。

可有四千余僧,悉小乘学。

”玄奘三藏在其旅行末尾作了极其简单的记述:从此东北行千余里,至纳缚波故国,即楼兰地也。

汉时的楼兰国,有时成为匈奴的耳目,有时归附于汉,介于汉和匈奴两大势力之间,巧妙地维持着其政治生命。

由于楼兰地处汉与西域诸国交通要塞,汉不能越过这一地区打匈奴,匈奴不假借楼兰的力量也不能威胁汉王朝,汉和匈奴对楼兰都尽力实行怀柔政策。

汉武帝派博望侯张骞出使大月氏,缔结攻守同盟失败。

此后派遣大军讨伐远方的大宛国,又多次派遣使者出使西域诸国。

这些使者通过楼兰的时候,楼兰由于不堪沉重的负担,以至杀戮

使者。

汉武帝终于派兵讨伐楼兰,结果作为降服的证据楼兰王子被送至汉王朝作人质。

楼兰同时也向匈奴送去一个王子,表示在匈奴、汉之间严守中立。

此后,汉远征军攻打匈奴一个属国时,楼兰王通匈奴,在国内屯驻匈奴的伏兵,激怒了汉朝廷。

汉武帝再次派兵讨伐楼兰,直逼首府扦泥城,楼兰王大恐,立刻打开城门谢罪,武帝要其监视匈奴的动静。

公元前92年楼兰王死去,招在汉朝作人质的王子回去继位,王子非常悲痛,不愿轻易回国,由其弟继承了王位。

新王时间不长死去,匈奴趁这个机会以昔日在自己国家作人质的前国王的长子继承了王位,汉武帝听到这个消息后大吃一惊,迅速派使者前往劝诱新立国王至汉朝廷,欲扣作人质,未能成功。

此后二三年间,汉与匈奴没有发生重大事件,表面上非常安定。

楼兰国境接近玉门关,汉使者经常通过这个关门前往西域诸国,要经过楼兰境内名为白龙堆的沙漠,沙漠中经常有风,将流沙卷入空中形状如龙,迷失行人,汉朝不断命令楼兰王国提供向导和饮用水,因汉使屡次虐待向导,楼兰拒绝服从其命令,两者之间关系恶化。

汉昭帝最终派傅介子暗杀了新国王。

为在汉朝廷作人质的王子婚配一位美姬送回楼兰继承王位。

但是国王战战兢兢害怕遭遇暗杀。

汉昭帝在保护国王的名义下派部队驻屯楼兰境内,从而为讨伐匈奴和西域诸国获得了主动权。

此后汉王朝势力衰弱,楼兰再次走向衰落。

但是就是这么一个曾今繁荣昌盛的西域古国,却在公元630年突然神秘消失,连房屋城池都仿佛一夜之间从地图上消失了,甚至没有一份可以考证的文献记载下楼兰古国消失的原因。

让楼兰古国成为历史长河中又一个迷。

关于楼兰的历史,楼兰的文化,经济,政治以及楼兰最后的消失,这些众多的迷,我们只能从寥寥无几且无从考证的文献中揣测臆想。

楼兰古国被发现

1934年5月,一支探险队在楼兰库姆河边扎下营地。

他们要寻找隐藏在库姆河流域的一个有一千口棺材”的古墓地。

两个月中,罗布猎驼人”奥尔得克等人一次次搜寻都劳而无功。

就连奥尔得克本人都猜测,古墓已让十几年间新形成的河湖水域给淹没了,或者是被某次强烈的黑风暴重新埋葬了。

月底,探险队向更靠近罗布荒原西南的绿洲带挺进。

不久,他们发现了一条流向东南的河流。

它有20米宽,总长约120公里,水流迟滞,一串串小湖沼被芦苇、红柳环绕。

它是库姆河复苏后出现的新河,历史不足10年。

在他们沿这条河流进入沙漠前,临时给它起了一个名字小河”。

小河”东岸4-5公里,有一个浑圆的小山丘。

远远看去山丘顶部有一片密密的枯立木,高4-5米。

奇怪的是,枯立木的株距极近,一株连着一株,互相支撑着。

山丘上,遍地都是木乃伊、骷髅、被支解的躯体、随时绊腿的巨大木板和厚毛织物碎片。

在一船形木棺中,有一具保存完好的女尸。

打开棺木,严密的裹尸布一碰就风化成粉末了。

揭开覆盖在面部的朽布,一个年轻美丽的姑娘,双目紧闭,嘴角微翘,就像着了魔法刚刚睡去,脸上浮现着神秘会心的微笑。

这就是传说中的楼兰公主”或罗布女王”。

她已在沙漠之下沉睡了2000多年。

她长发披肩,身材娇小,身高仅5.2英尺。

在10×16平方米的山顶,有彩绘的巨大木柱,精美的木栅栏,真人一样大的木雕人像,醒目的享堂(墓地的地面建筑)。

专家认定,它绝不是为普通楼兰人修建的,而是一处重要陵墓。

1998年,一批考古专家力尽艰难险阻到达了罗布荒漠。

他们意外地看到了一些类似废弃的城墙的痕迹,无所遮掩地袒露于黄天之下。

在一个百岁罗布老人的指引下,证实这是一个已成为废墟的罗布人的村庄。

小河也许是一个楼兰古遗址——古城居民们的公共墓地。

经过近百年来探险家、考古家们的忙碌,已在罗布荒漠发现了许多大规模的墓葬及随葬物品。

在沉寂了千年的楼兰荒漠里,隐藏着类似秦始皇陵兵马俑那样世间少有的旷世杰作或未被发现的奇迹。

楼兰古国的遗迹虽然被发现,但是它的秘密还等待着我们一个一个去揭开。

讲到这里,大家认为今天说到的这些神秘事件惊人吗?欢迎大家留言评论,今天就和大家聊到这里了,感谢大家的关注千易网,我们下期见。

东北挖出一条“真龙”,距今8000多年,中国龙真的不存在?

关于中国龙的起源,最广为人知的应该是黄帝合符造龙之说。

《史记·五帝本纪》中记载,黄帝击败蚩尤炎帝之后,召开部落大会,在这次政治会盟中,黄帝从各个部落原有图腾身上,各取一部分元素,组合成了一个崭新的东西——龙! 黄帝造龙传说,解释了中国龙的起源,即不是自然生物,而是人造产物。

然而,随着史前文物的不断挺身而出,黄帝造龙的历史却被颠覆。

尤其是一系列史前遗址考古发现,证实了黄帝造龙属于虚构,中国龙的历史超过8000年! 由于考古发现中国龙历史超过8000年,当时古人还很“诚实”,因此这又带来另一个令人深思的话题:中国龙真的不存在吗? 1971 年,在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三星他拉村,考古专家一件“C”形青玉龙,高26厘米。

这件玉龙由墨绿色的岫岩玉雕琢而成,周身光洁,头部长吻修目,鬣鬃飞扬,躯体卷曲若钩。

造型生动,雕琢精美。

目前,这件玉龙收藏于国家博物馆,位列十大镇馆之宝。

后来,经过专家确认,这件玉龙距今7000多年,属于红山文化的遗存。

显然,黄帝距今只有5000余年,而玉龙历史却超过了7000年。

尽管当时称之为“中华第一龙”,但在随后考古挖掘中,又有了重大发现,将中国龙的历史再度向前推进1000年。

(下图,三星他拉玉龙) 1982年,在东北辽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沙拉乡查海村,考古专家发现了“查海遗址”。

这座遗址意义重大,因为这是新石器时代早期的原始部落遗址,距今超过了8000年,比当地的兴隆洼文化、红山文化还要早,是这两种文化的早期形态,所以又被考古学界称为“中华第一村”。

查海遗址带来的不仅是大量精美玉器、陶器等,还有一条令人震撼的“真龙”。

在挖掘过程中,专家发现了一些石块,有规律的拜访在一起,随着挖掘的深入,揭开了这些石块的真面貌,原来是古人用石块堆成了一条龙。

查海先民用大小均等的红褐色砾岩,塑造的一条“真龙”,石块身上刻有鳞片,全长19.7米,龙头部最宽处约2米,呈昂首张口、弯身弓背状。

这条大型石塑龙,堪称迄今为止在中国发现最早、形体最大的龙形象。

所以,又被学者称之为“中华第一龙”。

查海遗址中,不仅出土了一条石碓塑龙,而且还出土了龙纹陶片,已具备中国古代龙形象的基本特征。

从后来考古发现的龙形象来看,比如河南濮阳西水坡遗址中的龙,河南二里头遗址中的绿松石龙等,与查海遗址中的龙较为相似,可以看成一脉相承。

总而言之,查海遗址中的龙,应该是中国龙的初始原型。

至于中国龙的最初起源,还有待进一步考古发现。

由于查海遗址不仅出土了透闪石软玉,打磨的极为精美,而且还出土了石龙和龙纹,所以考古学家苏秉琦先生评价是“玉龙故乡,文明发端”,指出目前所知的中国龙起源故乡就是查海遗址。

这里的“玉龙”,分别是玉和龙,而非玉石雕刻的龙。

其实,在史前遗址考古挖掘中,还发现了很多历史超过5000年的龙:湖北距今6000余年的焦墩遗址中,发现一条长 4.4 米的卵石摆塑龙;辽宁葫芦岛杨家洼遗址,发现了两条土塑龙,距今约八千年;河南濮阳西水坡遗址,清理出一条长 1.78 米的蚌壳摆塑龙,距今6000多年......类似发现,层出不穷。

显然,这些真龙出世,无不证实黄帝造龙历史的古人虚构。

因此,黄帝造龙的传说,可能是后人有意将之放在黄帝身上,这样来神话一个人,就比如养蚕的历史,被放在了黄帝夫人身上,后人称她为“嫘祖”,但在山西西阴村遗址中,考古发现6000年前中国人就懂养蚕,比黄帝时代要早上1000年。

当然,也可能是黄帝改进了龙的形象,或者嫘祖改进了养蚕技术,就比如鲁班造锯、蒙恬造笔、蔡伦造纸一样,实际只是改进,而非原创性的发明,但后人却因此记住了他们。

既然黄帝造龙是古人虚构,那么中国龙是不是虚构? 尽管如今学术界普遍认为龙是虚构生物,但艺术源于生活,如果没有一定的真实原型,8000年前的古人非常“诚实”,如何懂得虚构一个没有见过生物呢?因此,龙究竟存不存在,还真是一个值得深思的话题。

世界十大惊人考古发现是什么 波斯尼亚的很大铁球等

波斯尼亚的巨大铁球、伏尔加格勒的外星 间谍 、印第安纳波利斯号航空母舰等。

考古学不断为我们揭开历史的神秘面纱,通过对过去的探索和研究,我们能够更深入地理解人类文明的演进和地球上曾经存在的各种文化。

1. 波斯尼亚的巨大铁球在波斯尼亚,考古学家发现了一个巨大的铁球,重达30吨。

这一发现引起了广泛关注,因为它挑战了我们对古代铁器使用和铸造技术的现有理解。

这个巨型铁球的制作技术和用途,至今仍是一个谜。

2. 伏尔加格勒的外星 间谍 在俄罗斯伏尔加格勒地区,考古学家挖掘出一块疑似外星的巨石,其年代被推测为100万年前。

这块巨石的成分中含有大量的钨,一种重要的军事工业金属,使得人们猜测这或许是外星人的遗物。

3. 印第安纳波利斯号航空母舰1945年,印第安纳波利斯号航空母舰沉没在北太平洋,其残骸的发现直到21世纪才为人所知。

这一发现不仅为这场历史上著名的海难提供了实物证据,也让我们得以近距离感受到二战期间的悲剧。

4. 摩洛哥的智人骨骼1961年在摩洛哥发掘的智人骨骼,经科学测定已有30万年的历史。

这些骨骼的发现,为研究人类早期历史提供了宝贵的物理证据,帮助科学家更准确地追溯人类的起源和演化过程。

5. 乌克兰的贝克丽石阵在乌克兰发现的哥窑明利石圈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寺庙遗址之一。

这个石阵的发现不仅对研究古代宗教活动和天文学知识有重要意义,还揭示了古人对自然和宇宙的深刻理解。

6. 英国的铁器时代黄金在英国出土的铁器时代黄金饰品,显示了约公元前400年的高级金属加工技术。

这些饰品的发现不仅证明了当时社会的复杂性,也反映了古代人们的审美情趣和社会地位。

7. 新西兰的摩亚爪子在新西兰发现的摩亚爪子属于一种早在500万年前就已灭绝的巨型鸟类。

这些保存完好的化石不仅为我们提供了有关这些史前巨鸟生活习性的线索,也让我们对生物多样性的演变有了更深的理解。

8. 纳斯卡地理巨画纳斯卡线条位于秘鲁,是一组巨大的地面画作,包括多种动植物图案。

这些线条的功能和意义至今仍是一个谜,但它们的复杂性和精确性为古代人们的智慧和创造力提供了证据。

9. 秘鲁的萨克赛华曼萨克赛华曼的石墙建筑位于秘鲁,这些建筑的技术精湛,石块之间的拼接几乎无缝,显示了古印加文明的建筑技术。

这些结构的精确度和设计至今令现代人叹为观止。

10. 哥斯达黎加的神秘石球在哥斯达黎加发现的数百个完美的石球,直径从几厘米到几米不等,它们的制作技术和用途至今仍然是一个未解之谜。

这些石球的存在挑战了我们对古代文明技术能力的理解。

这些令人惊叹的考古发现不仅丰富了我们对人类历史的认识,也提醒我们,在这个星球上,还有许多未知等待着我们去探索和解密。

通过不断的探索和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欣赏到人类文明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

声明:本网站的主要内容来自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及东西方的民俗文化,并非严谨的科学研究成果。

仅供娱乐参考,请勿盲目迷信。

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

标签:楼兰人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