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谜团 > 未解之谜 > 昆仑山

同样是被雷劈,在其他地方 就是领盒饭,在昆仑山却渡劫成仙

时间:2023-07-28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每逢雷雨天

一道闪电劈下

身旁总会响起这样的声音——

哪里的渣男又在发誓了

“又是哪位道友在渡劫了”

不知道从何时开始

被雷劈

成了修仙路上的必考项目

成功上天先得被雷劈

贬入凡间还得被雷劈

而且

不管是修仙还是雷劈仪式

还都约定在昆仑

昆仑这一选址

打从《山海经》开始

就冥冥之中有了安排

毕竟在这本大多数物种

只有一次露面机会的奇书里

昆仑愣是出现了14次

足以凸显地位之高

在山海经中

昆仑不仅被神兽陆吾守护

是各类神仙土特产的原产地

还是西王母的寝宫

除了这些以外

早期昆仑在大禹的努力下

还颇有了点现代修仙地的味儿

曾经有个叫相柳的九头大蛇

光一个头就能吃一座山的食物

吃完就成喷射战士

乱吐超腐蚀性恶臭沼泽

令治水很头大的大禹

头更大了

共工臣名曰相繇,九首蛇身,自环,食于九土。

其所歍所尼,即为源泽,不辛乃苦,百兽莫能处。

——《大荒北经》

身为治水专家

“沼泽”两个字带了六点水

大禹必然是逃不过这项任务安排了

好在他最终不辱使命干掉了蛇

但是

大禹更烦了

因为这蛇飙了很多

污染了大片土地导致寸草不生

没办法

愚公移山大禹移土

他把被污染的土收集起来

搁昆仑北边建了五帝台

——修仙氛围感一下子就拔高了

禹厥之,三仞三沮,乃以为众帝之台。

在昆仑之北,

柔利之东。

——《海外北经》

奈何当时的昆仑

缺了点带长生不老功能的土特产

而西王母本人

不仅没开展长生不老药业务

还长得可怕

所以

基本没人跑去昆仑那儿修仙

有人戴胜,虎齿,有豹尾,穴处,名曰西王母。

——《大荒西经》

虽说修仙的没吸引来

但《山海经》为昆仑打下的好基础

倒是引来了一批写文的大开脑洞

《淮南子》

昆仑就正式升级为修仙厂

“方圆八百里,高万仞”

升级为

“一万一千里百一十四步二尺六寸”

并添加了九重分层结构

加强九重天即视感

更重要的是——

在昆仑阊阖之中,是其疏圃.......是谓丹水,

饮之不死——《淮南子》

除了推出新款不死特饮——丹水

昆仑山还新增登天梯项目

可解锁不同成就

到凉风之山层——达成不死成就

到悬圃层——解锁呼风唤雨技能

再往上就可直接成仙

可惜秦始皇那年代

《淮南子》这书还没编成

不然秦始皇本人直接成登山高手

还靠什么徐福找不死药

昆仑之丘,或上倍之,是谓凉风之山,登之而不死;

或上倍之,是谓悬圃,登之乃灵,能使风雨;

或上倍之,乃维上天,登之乃神——《淮南子》

到了《十洲记》

天墉城、玄圃堂、昆仑宫等名词出现

修仙味儿直逼当代小说

其一角正西,名曰玄圃堂;其一角正东,名曰昆仑宫;

其一角有积金,为天墉城,面方千里。

城上安金台五所,

玉楼十二所。

——《十洲记》

最终在《神异经》

道教发挥作用

把昆仑山大佬戏份加足

西王母终于实现脱单

先来了套“基础整容项目”

西王母摇身成为道教女仙之首

掌管不死药的绝密秘方

再分配了个门当户对

就连名字都很对仗的对象

——东王公

最后附赠坐骑

非常稀有的名为“希有”的鸟

这下要素备齐

有仙有房有药吃

昆仑修仙学校

算是正式完工落地

人人都想登上成仙

达成不死成就

上有大鸟,名曰希有,南向,张左翼覆东王公,

右翼覆西王母——《神异经》

修仙学校是完工了

那雷呢?

从早先的记载里

昆仑和雷并没有什么必然联系

就连《山海经》里比较知名的

带打雷功能的都没在昆仑

雷神在雷泽

雷泽中有雷神,龙身人头。

——《山海经·海内东经》

夔牛在东海

出入水则必风雨,其光如日月,

其声如雷,其名曰夔。

——《山海经·大荒东经》

早期神话中的昆仑

并没有非常明确表明的地址

如今昆仑山的位置

是由汉武帝给定下来的——

主要依据是

张骞去西域出差回来发的报告

报告里说

黄河发源地在于阗tián)

——虽然其实并不是

但那时候地理知识有限

张骞这么说了大家也就信了

巧的是,在古老记载中

昆仑就是黄河的发源地

河出昆仑虚,色白。

所渠并千七百一川,色黄。

——《尔雅·释水》

更巧的是

于阗在今天的新疆和田

一听名字就想到玉

而关于昆仑的记载里

美玉也是昆仑特色之一

西北之美者,有昆仑虚之璎琳琅玕焉。

——《尔雅》

双重巧合下

汉武帝便把于阗南山定为昆仑

司马迁首先对此定位表示怀疑

“今自张骞使大夏之後也,穷河源,

恶睹本纪所谓昆仑者乎?

而后西晋的人

把拥有西王母石室和昆仑山祠的

酒泉县南山定为新·昆仑

后续佛教的盛行

昆仑又跟阿耨达山混一块儿

到康熙进了西藏

昆仑又成了冈底斯山

这么搞一通

最后还是在乾隆手里回到了起点

乾隆为了暗戳戳表现自己

十全武功能与汉武帝相媲美

重拾汉武帝的观点

定于阗南山为昆仑

再又经历一段超长时间的争论

如今的昆仑山脉被定位在

新疆和西藏之间

绵延2500千米

这长达2500千米的昆仑山脉中

就出现了一处很特别的地方

号称昆仑地狱之门的死亡谷

——那棱格勒峡谷

传闻无论是啥

都有去无回

连尸体都找不到

有传言在1983年

有马群被峡谷的丰富植物吸引

误入其中

而牧民跟随足迹寻找马群

几天后就只有马群出现

人却没了

牧民尸体被发现时

衣服破碎但身上却没有伤

只有脸部发黑

为探寻其中秘密

地质科考队进谷考察

结果突遇晴天秒转雷暴天

随着一声巨响——

厨师长被劈中

当场修仙成功脸被烤黑

好在救治及时

厨师性命保住了

同款黑脸让人意识到

牧民也极有可能是被雷劈而亡

而且返程后的科考队发现

当他们在死亡谷遭遇雷暴天气时

谷外都是风平浪静

上下游连滴水都没下

经过研究得出的结论:

死亡谷是由三叠纪的火山运动形成

地层主要成分是强磁性的玄武岩

因强磁性吸收了大量雷云

雨季搁这儿反复打雷

——但凡长得高的植被就容易被劈

久而久之树越来越少

草、灌木之类的植被茂盛

就容易吸引食草动物去吃自助餐

然后被雷劈死

而谷内还有很厚的冻土层

夏季升温融化后

土层变成类似沼泽的结构

把尸体淹没

成功伪装成尸体消失的假象

科学解释永远没有恐怖传闻令人着迷

自带的修仙学校体质的昆仑

却没有九九八十一难的坎坷

也略显无趣

风雨地震啥的

会造成群体攻击

对于普通人来说不公平

毕竟他们又没想去成仙

所以

具有单体指向性

且视觉效果拉满的雷劈

便成了昆仑修仙学校的船新试炼

仔细想想

这倒也合情合理——

毕竟人界内卷都这么严重

修仙不内卷

哪能体现仙位的尊贵呢

参考文献

[1] 许洋洋. 中国神话的地域文化透视[D].长江大学,2016.

[2] 沈婉婷. 昆仑山与须弥山:中印宇宙观神话的比较研究[D].山东大学,2017.

[3] 考察.揭开“死亡峡谷”的神秘面纱——青海那棱格勒峡谷探险纪实[J].中国土族,2001(03):30-33.

[4] 林晓星,吴云,邹为雷.磁场资料在西昆仑地区构造研究中的应用[J].中国地质调查,2017,4(06):83-88.

风水是左右人类命运的枢纽,它既可趋吉避凶,也可庇荫子孙。

在传统文化的语境里,有俗语称 “一坟二宅三命”,古人笃信风水堪舆之术,将其视作主宰人类命运走向的关键要素,认为风水不仅能助人趋利避害、逢凶化吉,还具备福泽后世、庇佑子孙的神秘力量。

历经漫长岁月的实践与探索,先辈们总结归纳出风水中最为核心的五大关键要素,合称为 “地理五诀”,也就是觅龙、点穴、察砂、观水、立向,对应着龙、穴、砂、水、向这五个具象化概念。

从全球视野俯瞰,地球上的三大龙脉皆起源于昆仑山,而位于帕米尔高原的龙脉之祖,更是被风水师们尊崇为 “全球的生气之源”。

这股神秘的 “生气” 如同一股磅礴的能量,向东衍生出中国的风水主轴 —— 中脉,它宛如一条巨龙,蜿蜒于昆仑山、秦岭、大别山之间;向西、东南、东北三个方向,又分别辐射出三条气势恢宏的世界级大龙脉,即西大龙脉、南大龙脉、东大龙脉。

地球的三大龙脉 中国恰好处于这世界三大龙脉的交汇之处,仿若得天独厚的风水宝地,汇聚着旺盛的 “生气”,也是全球范围内极少数完整保留古老文化的国度之一(四大文明古国中独此一家)。

细观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发展,其主体脉络诞生于中脉(昆仑山、秦岭)附近,神奇地与北纬 33 度线平行延展。

昆仑山主脉奔腾而下,途经祁连山、秦岭后一分为二,北支延伸入太行山化作青龙之象,南支则挺进大别山形成白虎之势。

中国的三大龙脉 放眼全球版图,昆仑山的左青龙恰似地球的东大龙脉,右白虎对应南大龙脉,而远方的太平洋岛链,如阿留申、勘察加等地,则如同案山般横卧。

东大龙脉高耸巍峨,凌驾于南大龙脉之上,恰合左青龙高于右白虎的祥瑞之象,再佐以低伏的案山、辽阔无垠的明堂,呈现出一派上佳的风水格局。

聚焦国内,长江悠然流淌于北纬 33 度线附近,它恰似被中国的 “中脉、南脉” 温柔相拥,蕴含着充沛的生气,与黄河并肩携手,共同孕育滋养了源远流长、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

需注意的是,风水一说多存于传统文化与民间信仰范畴,虽蕴含古人智慧与哲学思辨,但尚未有科学实证能全然支撑其超自然论断,我们当以辩证、理性之姿看待,汲取其中的文化养分。

中国龙脉简述 昆仑山传说是“龙脉之祖”

中国龙脉简述 昆仑山传说是“龙脉之祖”  中国古代有个著名的成语叫“来龙去脉”,就是关于龙脉风水的理论的概括:山为龙,水为脉;山为脉之源,脉行山之势。

注:风水中借龙的名称来代表山脉的走向、起伏、转折、变化。

因为龙善变化,能大能小,能屈能伸,能隐能现,能飞能潜。

山势就象龙一样变化多端,故以龙称呼。

平地也有龙脉,其标志是微地形和水流。

对龙脉好坏的看法,是审定山脉的长远,辨别山脉的大小兴衰如何。

山脉来得绵远者,发富亦绵远,山脉来得短促者,发富亦短促。

总之,风水龙脉大致反映了我国的山脉走向,是古代先哲对中华地理的朴素认识,是千百年经验的积累。

  中国自开国以来,华夏种族的扩散方向,莫不是东进南下,直到东到东海,南至北海,华夏种族从此止步,自三皇五帝以降,其后数千年,这个方向从未改变过。

中国的统一方向亦是如此:从来都是西方征服东方,北方统一南方,反向的例子鲜少。

  实际上,俯瞰中国的地形,西高东低,北高南低,西方胜东方,北方胜南方,故而,控制西方和北方,就能控制东方和南方。

按中国的风水学说,凡立国必讲究龙脉和地脉――亦即山与河,中国各朝的城市尤其是都城,无不是依山傍水。

从所处的地理区位和地形地势上看:中国的地脉为黄河、长江――它们孕育了古老的华夏文明,这是人尽皆知的;那中国的龙脉在何处呢?在昆仑山――秦岭!昆仑山――秦岭横贯神州大地,就如同一条巨龙――龙头在西,龙尾在东,在昆仑山的最西端龙头之处,即是我们华夏种族的发源之地,华夏种族的前进方向是循龙脉自西往东,在地脉两岸播下文明的火种。

自周以至汉唐,都依龙脉之龙腹部位――秦岭建都立国,故开中国二千年的文明盛世,自宋以后,立国就偏离了大龙脉,而是选择地方性的小龙脉或是龙尾,中国从此疲弱下来。

尤其需要说明的是,建都龙尾――也就是中国的东南,从来都是亡国之兆,因为偏安之地不足以掌控全局。

古之天子必居上游,项羽深知此理,却偏偏反其道而行――放弃位居上游的四塞之地关中而选择居于下游的彭城,在与刘邦的争夺天下中败北是在所难免的。

  昆仑山传说是中国的“龙脉之祖”,连紫禁城的龙脉都源自昆仑。

中国的风水学中,宇宙间惟山为最大,山脉即龙脉,昆仑山是宇宙间最高大的山岭,为宇宙之气所凝结,它气上通天。

龙脉与昆仑山相通就等于与天上的元气相通,故昆仑山被古人当着是万山之祖。

  如果一定要说龙脉,便是这自昆仑而发,绵延千里的山脉之气。

面对巍峨万丈的昆仑山,我们能感受到天地的博大和自然的宽广,说不定您便能体味到传说中的“龙脉”之气呢。

  龙潜于渊,而昆仑山作为龙脉的发祥地,也是有着丰富的水资源的。

昆仑山矿泉水自然就是取自昆仑,它的水源地位于海拔6000米以上的昆仑山玉珠峰,水质天然纯净无污染,是难得的天然小分子团弱碱性水。

在探访水源地的时候品尝昆仑山矿泉水,体味来自自然的甘甜清新,相信您能对“龙脉”产生独到的理解。

  从地形图中分析,风水学认为全世界龙脉是从昆仑山发脉的。

地理学认为昆仑山是世界屋脊。

它脉出八方,有五大干龙路向各处,其中三大龙脉在中国。

  中国龙脉简述  三大龙脉:1、艮龙发脉:是走黄河以北广大地区。

2、震龙发脉:是走黄河以南,长江以北。

3、巽龙发脉:是长江以南广大地区。

这三大干龙发自西北,走向东南。

形成了中国地势的西北高东南低的地形,“天不足西北,地不满东南”。

  中国龙脉祖山昆仑山在中国上古时代扮演了重要的风水角色,成了中国上古的神话中心。

相传上古时候,天是圆形的,有九重,覆盖在方形的大地之上。

不周山被水神共工撞断以后,离天最近的山就是耸立在大地的西北,高八万尺,方圆八百里的昆仑山了。

那里是天帝和诸神在世间的殿宇。

也有传说它是中华民族的祖先----黄帝居住之地,山上有壮丽的宫阙,有奇花异木格珍禽怪兽,有长生不老的灵芝草的神泉,池水,还有皇帝和诸仙食用的玉液玉浆。

这一美丽,奇妙的神话世界,引起后世人们的莫大兴趣和深厚的民族情。

  在风水学上,古书载昆仑山是玉龙腾空之地,素有亚洲脊柱之称。

昆仑山为龙脉的中心,昆明山脉形成后,以后天八卦的八方出脉:正北方位有阿尔泰山山脉;正南方位有西玛拉雅山山脉;正东方位有阿尔金山山脉;正西方位有喀喇昆仑山山脉;东北方位有天山山脉;东南方位有唐古拉山山脉;西北方位有阿拉套山(阿尔套山)山脉;西南方位有冈底斯山山脉,组成了八大龙脉系列。

  在文化上,昆仑是中国悠久历史的缩影,是中华文化的缩影。

《尚书》中说:“火炎昆冈,玉石俱焚。

”汉代史学家司马迁所编《史记。

大宛列转》中记述:“昆仑其高二千五百余里,日月所相避隐为光明也;其上有醴泉瑶池。

”《太平广记》记载:“还有周穆王时,命八骏与七华之士,让造父当车夫,向西登上昆仑,而在王母那里作客。

周穆王拿出白玉重锦,用它给王母作寿礼。

”《周穆王传》中记述“已丑,天子斛西王母于瑶池之上。

”也讲述了周穆王与西王母在昆仑山摆宴对歌的动人故事。

昆仑山产瑶即美玉,瑶池即昆仑山产美玉的水池。

在众多古书中记载的“瑶池”,就是昆仑河源头的黑海,海拔4300米,气象万千,为道教昆仑宗派的发源地。

  西安龙脉在秦岭:西安是世界四大故都之一。

是13朝故都,建都1300多年。

四周都是高山峻岭,8座雄关守卫着西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八百里秦川,美丽富饶。

八水环都。

四条龙腿,控制住华东、华北、西北、西南,是中国的白菜心。

是天然的国都。

其次是洛阳。

由于中国实在是立足于大陆的国家,所以未来中国的国都应选在大陆中心而不是沿海。

而建都的最好位置如上所述就是在龙脉的上腹部亦即昆仑和秦岭的结合部位,请不要忘了:昆仑山――秦岭一线是中国的龙脉所在!

声明:本网站的主要内容来自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及东西方的民俗文化,并非严谨的科学研究成果。

仅供娱乐参考,请勿盲目迷信。

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

标签:昆仑山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