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谜团 > 未解之谜 > 玛雅文明

玛雅文明未来洞察力 探究其十大预言背后的历史和科学含义

时间:2023-06-30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揭秘玛雅文明未来洞察力,探究其十大预言背后的历史和科学含义

***关于玛雅人十大预言的图片***

  玛雅文明是一个古老而神秘的文明,其在数学、天文、建筑和纪年等领域取得了惊人的成就。

但是,更加引人瞩目的是,玛雅人还拥有超凡的预知未来的能力。

他们编制的长计日历”可以记录超过5000年的时间,而他们关于世界末日的预言也广为人知。

在本文中,我们将一起来探究玛雅文明十大预言背后的历史和科学含义。

  1. 2012年世界末日预言

  在2012年,关于玛雅人预言世界将在该年12月21日结束的谣言在世界范围内疯传。

实际上,这个预言并不是来自玛雅人的。

在长计日历中,玛雅人将一个长周期称为大循环”,每个大循环的长度为5125.36年。

而2012年12月21日只是一个大循环的结束,而不是世界的末日。

这样解释的话,就反映出玛雅人对宇宙周期性变化的深刻认识。

  2. 光明之路的结束

  玛雅人相信,世界不是永恒存在的,而是由一系列的周期性变化构成的。

他们预言,每个大循环结束后,一个新的世纪将开启。

他们用光明之路”的概念来描述前一个循环周期的结束和新的循环周期的开始。

在传统的玛雅文化中,光明之路代表了一种新的开始和机会。

  3. 天体交互作用的影响

  玛雅人的天文观察能力是得到了国际公认的。

他们非常关注天体的运行轨迹和周期性变化。

在玛雅文明乃至世界范围内的长计日历中,大循环的周期长度正好是按照太阳、月亮和金星的运动周期计算得出来的。

而金星的循环周期被视为对玛雅文化的重要影响。

  4. 智慧之树的启示

  智慧之树是玛雅文化中的一个重要象征,代表了知识和智慧。

据说,在神话中,智慧之树是由三条蛇组成的。

玛雅人相信,只要通过不断地学习和进步,就可以登上智慧之树的巅峰,获得更高的认知和洞见。

  5. 科学和技术的突飞猛进

  在玛雅文明时期,玛雅人的科学和技术成就无人能敌。

他们在建筑学、数学、天文学和纪年学等领域都有惊人的发展。

他们当时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的零基数体系的人中之一,这种计数体系对世界范围内的数学和科学研究的影响持续到了今天。

  6. 社会之重的重要性

  在玛雅人的传统文化中,社会之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这个概念代表了社会秩序、社会纪律和社会兴旺的重要性。

在这个概念的影响下,玛雅人建造了令人惊叹的城市和建筑。

他们还有一个完整的法律体系来规范社会行为和行为准则。

  7. 人类归于自然

  玛雅文明的特点之一是强调人类和自然的和谐共处。

在玛雅传统文化中,自然界是无形且潜在的魔力的来源。

他们相信,通过与自然界的互动,人类可以达到自我完善和获得宇宙的智慧。

  8. 进入时代的文化与艺术

  在大循环的结束和新的循环周期的开始之间,玛雅人预言会有一段时间的混乱和短暂的不安。

这个时间被称为五虎之年”。

在五虎之年中,人们可以通过文化和艺术来保持对社会秩序和对新时代的期望。

  9. 意义深远的科学和技术

  玛雅人借助科学和技术的力量,可以预测未来的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

他们也相信,通过发明新科技和新技术,人类可以实现自我完善和进化的目标。

  10. 古老的智慧继续存在

  总之,玛雅文化中十大预言的背后有着丰富的历史和科学含义。

尽管这些预言距离今天已经有了数千年的时间,但它们依然有着很强的影响力。

这些预言的智慧和思想,对现代文明的发展和进步产生了重要的指导意义。


标签指引

    历史和科学解读玛雅文明预言

    未来洞察力玛雅文明预言意义探究

    十大玛雅预言背后的历史和文化蕴含

    玛雅文明预言与现实世界的对应关系解析

比玛雅文明还神秘的亚特兰蒂斯真的存在吗

亚特兰蒂斯是比玛雅文明还要神秘的一个史前文明,随着科学家研究之后给出一个解释,亚特兰蒂斯不存在。

在柏拉图的对话录之中,亚特兰蒂斯是一个史前发展特别富有的文明,令人十分的好奇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是否真的存在于这个世界之上,最终因为灾难沉入到了海底,而在海底,是否有这个城市的存在?亚特兰蒂斯谈论起亚特兰蒂斯曾在一些记载之中都曾能够找到蛛丝马迹,可最早还是出现于柏拉图的对话录之中,性质和论语是比较相似的,多数都是对话的形式,里面则是记录了柏拉图与老师苏格拉底和其他人所探讨的一些问题。

在书中所记载,9000多年前在地球上面有一座岛屿,面积非常的大,对于这个城市书中有一些描写,面积已经超过了土耳其以及北非相加的面几十分的富余,没有纷争,人们过着和野生生物和平相处的日子。

曾发现一些遗址所描述的这座城市就是亚特兰第1次,但在书中描述的尽管再详细不可能是亲眼所看到。

剧本人所说,只不过是道听途说而已,令人怀疑文字的真实性,没办法再去确认。

除了柏拉图书中所记载的之外,在希腊罗马的一些国家,文献之中其实都找不到亚特兰蒂斯的相关记载,这让人相信确实只是一个传说而已。

可随着19世纪的到来,考古学逐渐兴起人们又再次对亚特兰蒂斯产生了巨大的好奇,开始研究是否是外星文明或者是古埃及文明的前身,随着探索很多探险家说找到了遗址。

无法解开的谜题由于亚特兰蒂斯太过于神秘,让人不断的想要去追逐。

曾有历史学家表示,能源系统可能是巨大的磁铁时。

如果城市真的存在,则是通过磁铁石吸收太阳转化能量,将改变人们的生活。

传说中,亚特兰蒂斯的人还能够通过光能再生细胞让人返老还童,只是最终因为海底能源爆炸所导致国家的毁灭。

有一部分人避难离开过之后,失去了能源和普通人一样。

研究学家曾经预言过,说1968年肯定能够找到遗址,可随着时间的流逝,到了如今依旧是没能够找到遗址。

到底说的是真是假无法确认,只能说模棱两可,到底是是否真的存在,只能随着时间的流逝,看将来是否能够解开这个秘密。

玛雅文明有太多不解之谜,这只人面陶狗是其中之一

#陶器篇-42#亲爱的小伙伴们,感谢您一路支持、跟随“走遍世界博物馆”从文明古国系列的埃及、印度、希腊、墨西哥、伊朗、中国一直走到欧洲系列的俄罗斯以及亚洲系列的土耳其等。

现在,2020年重头戏“世界陶瓷之——陶器篇”正在进行中……(图:伊朗彩陶碗,伊朗国家博物馆镇馆之宝之一)(墨西哥西部文明区域)上篇说到:美洲有三大古老文明:阿兹特克文明、玛雅文明和印加文明。

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大大小小的古老文明散落在美洲各地,如瓦哈卡文明、墨西哥西部文明等。

这些文明不仅创造了各自灿烂的文化,在陶器制作上也是百花争艳、各生芬芳。

今天,咱们将继续欣赏墨西哥西部文明之陶器(二):驼背陶人、“蜡染”陶器与人面陶狗。

【墨西哥西部区域覆盖了墨西哥沿太平洋海岸的部分地区,包括现在的纳亚里特州、瓜纳华托州、哈利斯科州以及科利马州等(上图红色区域),这些地区的人们有着不同的语言、不同的信仰以及不同的生活习性)(驼背陶偶,200—900年)驼背陶人现象考古学家们在美洲大陆的很多地方都发现了这种驼背风格的陶偶(上图),它们普遍存在于北美洲、中美洲以及南美洲的众多古典时期的墓穴中(上图陶偶出土于墨西哥西部地区)。

经研究发现,这些驼背陶人并不是残疾人的象征,而是作为一种特殊的明器被埋葬于墓穴中。

这些驼背陶人赤身裸体,无性别特征,呈坐姿状(更加突出其弯曲的脊柱)。

据专家推测,当时美洲社会的人们认为身体驼背者是一类具有着超自然力的人(巫师),而非残疾者。

他们因此而把这种形象制作成陶偶明器,期冀它们能够在未来世界中护佑逝者。

(本文图片由作者拍摄,版权所有。

图片所示器物皆为墨西哥人类学博物馆西部文明展室藏品,不再复注)(“蜡染”风格陶瓶,1200—1520年)“蜡染”陶器上图中的这件陶瓶从外观看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尽管它的瓶口较常规的瓶口稍大而敞,且壶嘴的造型也有些生硬,但总体看它还是一个正常壶的样子。

而它真正的非同寻常之处却是它的“纹饰”、或者叫“烧制工艺”——其瓶饰的图案类似蜡染的艺术效果。

这件陶壶(含纹饰)的制作工艺非常复杂:1.首先是陶瓶制作;2.为陶瓶涂刷白色陶衣;3.在白底上用蜡绘制图案;4.再将整个器表涂成灰色;5.二次烧制后,蜡融化,只留下蜡所勾勒出的图案——呈现出白色的圆圈和灰色的线条等。

因为蜡的作用,使器表图案具有了一种漫散状的蜡染效果;之后,工匠们又在其上涂抹了红色进行装点。

自16世纪以来,这类陶器在中美洲地区不断被发现,它们大部分是作为明器出现。

这些具有非同寻常纹饰的陶器,令考古学家们深感迷惑:其纹饰风格与亚洲印尼爪哇地区的蜡染纺织品极为相似。

而美洲地区曾经与世隔绝,难道两者之间有什么联系?(人面陶狗,公元前400—650年)人面陶狗狗在中美洲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不仅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伙伴,也是食物的重要来源,但最最重要的还是它在人们的宗教信仰中所起到的作用。

在墨西哥西部地区的墓葬中陶狗被大量发现,因为那里的人们相信狗可以引导死者的灵魂进入到下一个世界中,因此,大大小小的陶狗被作为明器放进墓葬中成为这一地区普遍的丧葬风俗。

然而,尽管西部地区出土了非常多的形形色色的陶狗明器,但这一只却是非常的与众不同,它长着一张人脸!(上图)为什么这只陶狗长着一张人脸?专家们又一次陷入了迷茫中……既然狗能够引领亡魂进入到下一个世界中,说明下一界的入口可以狗脸识别而通行。

那么,现在换成了人脸,是否影响到墓葬的主人进入到下一界?小伙伴们,你怎么看?玛雅文明中的不解之谜实在是太多了!【注:中美洲(含墨西哥西部)文明在大概念上属玛雅文明范畴,详见“陶器篇-33——芝麻开门啦!令人震撼的秘鲁博物馆陶器宝库】更多精彩敬请关注头条号“走遍世界博物馆”,跟M·辰一起走遍世界博物馆。

谢谢!

声明:本网站的主要内容来自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及东西方的民俗文化,并非严谨的科学研究成果。

仅供娱乐参考,请勿盲目迷信。

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