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青报11日消息,随着三星堆遗址祭祀区野外工作的全面结束,新祭祀坑出土文物的室内整理、保护和修复成为当前三星堆遗址研究最重要的工作之一。
6月10日,三星堆遗址祭祀区再现两件跨坑拼对成功的大型青铜器——铜兽驮跪坐人顶尊铜像和铜罍座倒立鸟足顶尊神像。
恰逢今年6月10日为中国文化遗产日”,上游新闻借此机会对去年以来三星堆遗址的发掘成果进行了简要盘点。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6月10日在成都公布,经过发掘和文保人员合作研究,近期两件大型青铜器的相对完整形态得以震撼呈现。
铜兽驮跪坐人顶尊铜像通高1.589米。
铜像由年三号坑出土的铜顶尊跪坐人像和1986年二号坑出土的铜尊口沿、八号坑出土的铜神兽组合而成。
这组青铜器表现了一个祭台,塑造了一个祭祀场景。
跪在神兽背上的应是巫者,跪立是古蜀礼神最虔诚的姿势。
站立神兽头顶的铜人,或许是象征古蜀王者。
巫者头顶的铜尊具有中原文化风格,尊内盛有装有祭品海贝、玉或者酒。
铜罍座倒立鸟足顶尊神像通高2.53米,四部分构成。
由1986年发掘二号坑出土的铜鸟足人像、年三号坑出土的爬龙铜器盖、八号坑出土的铜顶尊撑罍曲身人像、铜持龙立人像、铜杖形器四个部分组合而成。
神坛的主体架构是罍型底座和主干觚形尊。
尊体饰兽面纹和蕉叶纹,器形与纹饰都具有中原文化风格。
神像又彰显古蜀文化本色,是在中原文化光照下出现的艺术杰作。
据中国青年报1月31日报道,农历来临之际,三星堆盲盒”又上新,8号祭祀坑”发现一只虎头虎脑的青铜龙虎神兽”。
头上有双角、金底虎斑纹兽身、半龙半虎、造型诡异……负责8号祭祀坑”发掘的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副教授赵昊介绍,这又是一件前所未见的青铜器,暂时将它命名为虎头龙身青铜像。
据介绍,这件虎头龙身青铜像的前肢立在一个三角形的铜支架上,后身翘起,后肢跟另一件焊在一起,嘴里衔着一个带刃的东西。
前段还立有一只鸟,鸟身表面的阴线里是有朱砂填彩的,最有趣的是虎头龙身青铜像的眼睛正中用黑彩(材料尚未检测)点了一个非常圆的眼珠,堪称画龙点睛。
目前看到的文物基座横宽55厘米、高85厘米,还有一部分还在土里,整体的样貌非常值得期待。
据潇湘晨报6月13日消息,铜神坛可能是三星堆遗址8号坑造型最复杂的一件文物。
铜神坛由低到高三部分:下面是台基,台基平面至少站了12人。
他们分成三组,每组4人构成,动作姿态一致:台基四角是跪坐人像,双手持握,这些人没看台基内侧,脸朝外;每个台基正中心坐着立发人,他们脚穿云头鞋,身上衣袂飘飘,飘带用铜丝刻画,人脸朝外坐在每面正中心;还有4人比较高大,各跪坐在小台基上,像抬轿子一样抬着平台。
平台上方还有小神兽一只,神兽之上还有一个跪坐的人,腰以上断掉。
小神兽脖子有三股铜丝拧着铜绳,上有铜环。
铜绳非常长,从神兽脖子向上延伸30厘米多,可能是被更上面的人控制的状态。
这件神坛,既表现了三星堆人丰富的艺术想象力,也体现了他们宗教世界里的等级思想。
考古人员推测,可能越往上的人和兽地位更高。
据中新网7月14日消息,龟背形网格状器在三星堆遗址祭祀区7号坑被发掘。
据介绍,该器形在三星堆甚至整个中国青铜时代都属首次出现。
专家介绍,7号坑发现的龟背形网格状器,上下两半铜网格将一块完整玉器牢牢锁住,造型极为独特,在中国青铜时代出土文物中前所未见。
然而,一经发现就被认为是镇坑之宝”,更在于目前发现的三星堆所有器物里,龟背形网格状器包含文字或者符号或者图案的可能性最大。
因此,考古专家对它的清理极为慎重。
据媒体报道,8月4日,三星堆遗址祭祀区8号坑内的猪鼻龙头柱状器被提取出坑。
在此前的成果发布中,这件长耳、独角、前所未见的圆管柱状器引发了许多关注,此次提取,让它的面貌更加清晰地为人所知。
在其猪鼻”下,密密麻麻的牙齿造型极为特别——这正是三星堆祭祀坑中此前多有发现的牙璋”形态。
8号坑负责人、北大考古文博学院副教授赵昊介绍,这件猪鼻龙形器长1.2米,高38厘米,头宽(双眼之间)20厘米,身宽12厘米,整体是四分范对称的形式,头部、身部都各有范缝。
整件器物呈长柱状,龙头上有一个宽宽的鼻子、一只长耳朵,正中一只独角,身部均匀分布着鳞片纹样及一连串羽毛状的图案,形态奇特而优雅。
赵昊认为,这件器物很可能是古蜀人借鉴了多种动物形象创造出的想象之物。
去年三星堆遗址新一轮考古发掘中,8号坑发现了一件奇特的铜人像——人首蛇身,采用倒立姿态,双手将身体撑于带盖圆罍之上,头顶一件觚形尊。
细节上,人像似乎戴着面具,圆眼纵目,额边长角,头发呈绺状。
因此,暂时被考古队员称为顶尊蛇身铜人像”。
这件青铜器被送运至三星堆文保修复中心,令人未曾想到的是,经比对,竟能与1986年出土于2号坑的鸟脚人像拼合!
合体后的器物通高超1.5米,双手撑罍倒立人,身体向后蜷曲向上,脚呈鸟爪状;头顶高挑觚形尊。
专家将这件文物重新命名为鸟足曲身顶尊神像,认为这件充满想象力的珍贵文物堪称中国青铜文明的巅峰之作”。
据四川日报消息,6月15日下午,三星堆8号坑的大力士”、三星堆第二高的青铜立人成功提取。
它在年底就已经露头,经过半年多的时间,这件向下趴在坑里的铜立人成功从坑底吊升出坑。
这件铜立人高80厘米左右,站立在高20厘米左右的台基上,是三星堆继青铜大立人之外,迄今发现的第二件大型立人像。
出坑之前,可见这件青铜立人身着坎肩和裹臀裙,立发、肌肉偾张,显得十分壮硕。
相比青铜大立人的清瘦形象,风格截然不同。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副教授、三星堆8号坑发掘负责人赵昊推测,这种形象可能代表不同的阶级或者表示他在三星堆肩负不同的职责。
去年8月23日,8号坑新提取出一个青铜鸟”。
三星堆遗址祭祀区考古工作队赵昊介绍,这是一个比较大的青铜鸟”,看上去也比较像雄鸡,是鸡和鸟的混合体。
这和我们以前在三星堆看到的青铜鸟”不太一样,以前大部分青铜鸟”都比较小巧,而这个更加雄壮。
细节方面,可以看到整个青铜鸟”身用墨线绘制了非常精美的纹饰 ,包括羽毛、眼睛、柱头上的纹饰,都用线描的方式刻画出来,这种情况是以前比较少见的。
去年8月24日下午,三星堆8号坑内成功提取出一件大型立人青铜神兽。
这个青铜神兽大嘴、细腰,四蹄带有纹饰,头顶立人,从嘴到尾部的长度超过了1米,重达近300斤,是目前三星堆发现的最大的一件动物造型的青铜器。
自年7月发现以来,考古队员将其身上叠压的器物逐渐提取,神兽的轮廓才完整暴露了出来。
神兽头顶中央站立有一个小型着华丽服装的青铜人像,体型修长,突目,直立,双手呈持握姿态,身着斜襟长袍,脚穿云头鞋,头戴双尖冠帽。
上游新闻综合自 新华网 央视新闻 成都日报 中国青年报 北京青年报等 图片来源/新华社、四川日报等
的三星堆文明,也在世界考古学中有着世界第九奇迹”之称。
从它被人们发现开始,就一直吸引着人们的眼球,同时它们不断的给我们带来各种各样令人难以想象的谜团,有的甚至还有可能与外星文明有关。
在1929年,当地的农民在自家院宅附近挖水沟的时候,发现了一坑的玉器,并且十分的精美漂亮,从此,人们开始对三星堆展开一系列的研究。
到了1986年,人们在三星堆发现了两个商代的大型祭祀坑,坑中有着上千件的稀世珍宝,轰动了全世界,还被外国媒体广泛的报道,瞬间吸引了全世界人们的关注。
人们在三星堆文明的探索过程中,发现了大量的青铜面具人像,这些人像有着高高的鼻子,深邃的眼睛,嘴很宽,耳朵很大还穿着孔,根本就不像是地球人,所以很多人都猜测说这些三星堆文明其实是外星人留下来的,而且还说在几千年前,外星人遭遇事故来到了地球,教给了原始人知识后离开。
我们从中并不能推断出三星堆的起源,在这些器件的身上,也没有留下任何一个文字,让人感到不可思议。
有科学家说,三星堆人或许是来自其他的大陆,三星堆文明或许是很多文明的集合。
三星堆中出土的大多都是些祭祀用品,并且带有不同地域的文化特点,尤其是这些青铜人像的造型以及符号图案,与世界上的玛雅文化等非常相似,同时在这些出土的文化中发现的大量人像,至今也没有人研究出它们到底是谁的形象,在祭祀中起到什么作用。
这些三星堆文明至今还是有待人类探索的,或许还要经过很长一段时间,我们才可以得出符合历史的结论。
据了解,自从人类社会取得了日新月异的进展和进步之后,便开始想要着手探索古代文明,在时间的不断冲刷下,也会不断地出现一些,难以找到任何解释的未解的之谜。
各种难以理解的谜题备受瞩目的三星堆文明,一直都是科研学者的重点探索目标。
从该遗址中出土的文物,大都有着灵异的造型结构。
除此之外,三星堆文明的古代是十分悠久的,所以关于它的古代谜题,是很难找到真正的答案的。
三星堆文物通常会以超现实的独特造型。
在社会各界广为流传,或许有大多数人都非常好奇,看起来像科幻影视剧中的外星生物一样的文物。
究竟有着怎么样的古代背景和故事,它们到底有着什么神奇的来头,最重要的用途又是什么,成为了人们最想要找到的答案。
意外的惊人发现三星堆遗址的发现本来是非常偶然的,据说是在1929年的时候,四川当地的某个小村落中,一名普通的村民在和儿子外出淘沟的时候,意外发现了一个神奇的坑道。
走近一看,发现坑洞里全部都是玉石器。
这可把父子二人惊呆了,他们立刻将此事上报给了当地的文物保护部门。
在1934年,一支考古队专门来到此地,对该遗址进行了短短10天的调查研究。
据了解,当时刚好处于战争时期,每个人都自顾不暇,所以研究工作是很难继续下去的。
迷雾重重在1980年的时候,我国考古人员才开始,对三星堆遗址进行大规模的挖掘工作,人们将从该遗址内挖掘到的大量文物古迹进行整理归类,想要分析出,所有文物大致的年代关系。
三星堆文物的造型是非常吸睛的,究竟是什么样的文化底蕴,才可以制作出如此独特的文物,成为了人们心中最好奇的一个问题。
截至目前,三星堆人的真实身份仍旧迷雾重重。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
声明:本网站的主要内容来自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及东西方的民俗文化,并非严谨的科学研究成果。
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