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风水 > 玄空风水

阴阳宅风水禁忌之点穴

时间:2024-10-17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阴阳宅风水之点穴
  中国风水学论穴,来自人体脉络穴位的比拟。

认为:地理脉络与人体脉络具有相同的规律。

认为"穴者,山水相交,阴阳融凝,情之所钟处也。

"

  就城市的山川格局而论,风水学理论以龙脉的聚结,即山水的聚结来进行考察,有大中小三种"聚居":"大聚为都会,中聚为大郡,小聚为乡村,阳宅及富贵阴地。

"穴又引申为龙脉止聚、砂山缠护、川淑萦回,"冲阳和阴,土厚水深,郁草茂林"之一区域点。

故又有称"区穴"、"明堂"、"堂局",穴为它们的核心之点。



  明堂,"明,取义于临而忌塞;堂,则取义中立忌偏"。

"形来势止,前亲后倚","宾主相登,左右相称"的围合格局。

由山水聚结大中小而论明堂的宽平,堂局大小,进而决定建置城市,乃至建筑群体的规模。

"堂局最广阔舒畅者,为藩镇省城,次者为大郡大洲……方圆四五十里,小者亦二三十里……最小者亦必数里"。

然后,在体国经野、辨方正位之后,依营国制度规划城市并以营造制度而经营之,这实际上就是现代城市环境容量的规划。



  明堂源自"祭把之所",故有明堂"以洁净为德",且"惟贵乎宽平"。

在穴位确定后,在规划布局中一般将城镇主街路十字相交处定在穴位上,即所谓"天心十道"处。

对于京都以朝殿为正穴,州郡以公厅为正穴,宅舍以中堂为正穴。

在陵墓规划中,以葬口为穴。



  在规划完成之后,一般在穴位处开挖"金井"以"相土尝水法"验证地理地质情况。

穴的选择,关键在那里?;内气萌生,外气成形,内外相乘,风水自成"。

即:"内气萌生,言穴暖而生万物也;外气成形,言山川融解而成形象也。

生气萌于内,形象成于外,实相乘也。

"

  对于现代城市或建筑物选址和规划,即场所设立,应考虑中国风水学的龙、砂、水的重叠、关拦、内敛向心的围合调场作用,以达到倚周围山川拱抱阻彻风砂,迎纳阳光,阴阳和合,形成良好生态小气候,同时给人以龙、砂、水种种景观意象,皆集中于穴,赋予紫禁城建筑群的外部空间设计意匠,颇为当代学者注重,细心探究有不少重要发现,如建筑高度同广场尺度(视距)构成呈1/10关系等,成功地运用于天安门广场建筑群的规划设计中。

这种尺度构成,实际正是中国古代建筑外部空间设计理论即"形势"说的基本规律之一。



  人最丰富的心理感受和得到游目骋怀的心性寄托。



  风水学认为、"穴不虚立,必有所倚","以龙证穴","以砂证穴","以水证穴",'因形拟穴","全其天工,依其环护","务全其自然之势,期无违于环护之妙而之耳",乃至"如画工丹青妙手,须是几处浓,几处淡,彼此掩映,方成佳景"。

龙、砂、穴、水的选择必须综合权衡方可达到至善至美。



  穴是指具体基址,是一个选定了的范围较大的区域中的一个点。

点穴也就是指定建筑基址。

中国风水学认为"穴要的",就是要选中那个最佳位置。



  风水学峦头法认为"有龙必有穴"。

"龙真穴亦真,龙假穴亦假。

"在绵豆的龙脉中,远者百里千里,近者十里二三里,寻龙于浩远之间,选穴场实非易事。

正如《葬经》所云"三年寻龙,十年点穴。

"阳宅、村镇、城池大格局选址中,其穴常以"区穴"、"堂局"、"明堂"代名之。

这里"区穴"、"堂局"、"明堂",以今天的观念解释,实为内敛围合的场所。



  "明堂"宜宽平,以山水大聚结、中聚结为宜。

依"堂局"条件大小而选定和规划城市规模。

选定明堂及穴位,营建中以南向为正,居中为尊,后对来龙,前面案山,朝山,左右山水环抱有情,规划纵横轴线,城郭自成。

中国现存古城无不是上述风水理论的翻版。



  阴宅以葬口为穴。

坟墓以金井为正穴。

对于阴宅,依穴之形势和地质,选宅有十五忌:相恶,峻急,单寒,臃肿,虚耗,凹缺,瘦削,突露,破面,痤头,散漫,幽冷,尖细,荡软,顽硬。



  穴的区域确定后,具体的点还要辨土石。

中国风水学峦头法总结出两种测量穴位点土石的方法:

  1)尺度测量法在选定的建筑基址中心,挖一个一尺二寸见方的坑,将挖出来的土捣细过筛,再将细土填入坑内,"不要压实,而以与地面平衡为准,过一夜,次日晨去观看,松土拱起,则地气旺,地吉,若下凹,则说明地气衰,不宜。



  2)重量测量法秤量单位体积土的重量,从建筑基址中取一块土样,体积一立方寸,秤之,重九两以上为吉地,七两居中,三四两为不吉。

或用斗量捣细的土,一斗重十斤以上为上吉,八九斤居中,六七斤下等。



  


声明:本网站的主要内容来自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及东西方的民俗文化,并非严谨的科学研究成果。

仅供娱乐参考,请勿盲目迷信。

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