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食

它100岁了,承载过多少人的青春你坐过这路公交车吗?

时间:2023-08-14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原标题:它100岁了,承载过多少人的青春!你坐过这路公交车吗?

历史悠久的徐闵线公交车,你坐过吗?6月6日下午,徐闵线举行开线一百周年庆典活动,它以百岁之龄见证了上海日新月异的城市发展。

不少闻讯赶来的老闵行人来到徐闵线东川路终点站,找寻属于自己曾经的回忆。

对于他们来说,徐闵线伴随了他们童年、青年、中年的美好时光。

在荏苒岁月里,默默守候着每一位需要它的乘客和市民。

连接闵行和徐家汇的

“交通动脉”

徐闵线是上海为数不多还保留着文字名的公交线路之一,顾名思义,就是连接闵行和徐家汇的一条公交线路。

如果追根溯源,徐闵线的前身是沪闵线。

1923年1月1日,沪闵南柘公司举行沪闵段公路通车典礼。

2月1日,沪闵长途路客运班车线路正式营运。

沪闵线最初的线路自上海南市国货路到闵行镇,沿途设立土山湾、漕河泾、新龙华、颛桥、北桥等站。

1923年2月1日沪闵公路客运班车正式通车运营

1921年沪闵南拓长途汽车公司当时发行的公债票(股票)

1929年租办沪闵长途汽车路线示意图(1937年广告)

1959年,沪闵路改道竣工,当时称为复线修筑。

于是原来龙华-华泾-颛桥段的部分老公路便改称为老沪闵路。

由于当时闵行正大力建设国家卫星工业城,上海汽轮机厂、上海电机厂、上海锅炉厂、上海重型机器厂这些企业都号称“万人厂”,许多职工的家都在市区。

为了解决他们从闵行到市区的上下班交通问题,徐闵线应运而生。

1959年,徐闵线曾经过江川路汽轮机厂站点

1959年9月5日,徐闵线正式通车运营,其最初走向是由徐家汇至闵行华宁路附近的上海电机学校,也就是现在的上海电机学院。

起自徐家汇,沿途设漕河泾、西牌楼、梅陇、莘光小学、畜牧场、剑川路等站,终点是闵行轮渡,当年的日客流量达8万多人次

1963年地图中的徐闵线与徐闵支线的走向

见证乘客的工作和生活

“我们现在还习惯性把到市区去说成‘去上海’呢。

”在徐闵线东川路调度室内,上海电机厂退休职工徐老伯看着“徐闵线百年回顾展”上的老照片、老物件,思绪一下子被拉到了上世纪。

早期沪闵长途汽上海车站(沪闵南拓路,今斜土东路)驶出的车辆(1923年)

1930年上海社会新闻:沪闵长途汽车招聘中国第一位公交汽车女售票员

1950年代末,闵行一号路上使用拖挂车运营的徐闵线

徐老伯告诉海岸君,自打有记忆起,“去上海”唯一的公共交通工具就是徐闵线。

“记得小学时,有一次老师带我们去市区少年宫,我妈给我带了她自己做的饭团当中饭。

在车上,我忍不住拿出来在同学们面前显摆,最后竟然忘记在车上。

下午活动结束后返程,发现装有饭团的布袋子挂在徐家汇终点站调度室的门口,说明情况后,工作人员还给了我,终于在车上吃到了‘迟到的中饭’。

”说完这些, 徐老伯忍不住笑了起来。

90年代位于肇嘉浜路“六百”对面的徐闵线终点站

成年后,徐老伯进入上海电机厂当了一名职工,“当年的徐闵线车真叫一个挤,人真叫一个多”!20世纪八十年代中期,闵行经济技术开发区建成投用,人流更是密集,里三层外三层的排队成为常态。

候车的队伍起码能排到一百米开外,乌压压的一片,买到票以后能挤上车的,绝对都是“身经百战”的人。

一位同在看展的徐闵线退休管理人员表示:“那时我们每天早上都要组织团员青年‘推屁股’,不推乘客的话他们压根儿挤不上去。

对于市民李女士来说,徐闵线是一位“老朋友”,见证了她大学时代的友情和爱情。

1993年,李女士考上上海交通大学,由于前三年的学习都在闵行校区,每周回家返校时乘坐徐闵线是唯一的选择。

“因为周末返校比较晚,那时到闵行下车后走到学校还有一段路,女孩子在外怕不安全,所以我每次都和三个同学一起相约在徐家汇乘车。

当时,我男朋友也会在徐家汇终点站等我,虽然一路上车子要开很久,但四个人一路上说说笑笑的时光,往后的日子里想起来都觉得很甜蜜。

闵行邮政协会会员赠送徐闵线百年邮封

夜宵线守护深夜工作者

如今的徐闵线从沪闵路江川路行至肇嘉浜路高安路,途经老闵行、莘庄、锦江乐园、漕河泾、徐家汇等客流集中地区,单程一小时左右。

随着轨交1号线、5号线的相继开行以及公交网络的织密,徐闵线的客流和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已经不可同日而语。

但截至目前,它依然还是闵行前往徐家汇方向头班车最早、末班车最晚的线路,白天首末班车时间为4时30分至23时30分,夜宵线首末班车为24时至凌晨4时

一个小时一班的徐闵线夜宵线,就像一位“守护者”,满载着一颗颗深夜归家的心,城市的温度在这里缓缓流淌。

2012年徐闵线肇嘉浜路高安路终点站

其实这是一份很寂寞的工作

”驾驶员唐师傅说,有时候车厢里人很少,也没什么声音,到了凌晨三四点就容易犯困。

为此,驾驶室的车窗一直敞开着,安全驾驶第一位。

终点站停车场内,七八名穿着黄色制服的代驾们提着电动车依次上车,夜归人一上车就打开了话匣子。

春雷先生告诉海岸君,他是一名兼职代驾,白天有自己的本职工作——销售汽车配件,五点半下班后,吃完晚饭睡两小时就开始接单。

“今晚接了两单,现在准备回家休息了。

上车后的春雷难掩疲惫之色,他双手怀抱胸前的背包,头微微倚靠在车窗上,“这条线路是我们这些代驾的‘刚需’,按照上海市交规,电动车是不允许通行过江隧道的,浦东和浦西往返只能乘坐夜宵线”。

话未说完,春雷的手机收到了“您已接单”的推送消息,他急忙拎起电动车从后门下车,然而越是心急越是磕磕绊绊,唐师傅的声音从驾驶室传来,“你慢慢下别急,我等你”。

来沪寻梦的安徽务工人员张晓军说,徐闵线夜宵线是他在沪工作不可或缺的部分。

“白天我在工厂打工,晚上就去做代驾,一般都要到半夜以后,那时地铁已经停运了。

如果没有徐闵线夜宵线,我只能骑车回到闵行的出租房内。

那些夜宵线的驾驶员也挺辛苦的,我很感谢他们。

品质服务 乘客为先

日平均客运量近万人次;一天合计开行275个班次,夜宵线营业至凌晨4点;新能源公交车占比100%……在徐闵线开线一百周年之际,这组最新运营数据也出炉。

“我是闵行本地人,徐闵线我小时候就开始乘,这是去锦江乐园、徐家汇白相的不二之选,感情很深。

”乘客张老伯表示,“虽然轨交5号线早就建成投运了,但还是公交方便,家门口出来就是公交站点,到地铁站走走要一公里。

以前的车辆有点破旧,碰到路面颠簸,车子全身都会发出响声,坐着不舒服。

现在好了,新的公交车不仅几乎没有声音,也少了柴油的异味,而且空凋也比以前足了不少。

据了解,当前徐闵线主力车型“白金刚”,配备了一系列先进设备:车载喷雾消毒系统,能全方位、无死角、定期给车厢进行消毒,为乘客健康安全出行提供保障;新型电子反光镜,让驾驶员更加全面、多角度掌握路面情况;整车安装360探头,进一步保障乘客安全上下车……

8月,全部更换为白金刚徐闵线

徐闵线最后一辆S2G“百万豪车”光荣退役,11月25日举办退役仪式

“一代又一代的徐闵人将自己的汗水和青春浇筑在这条行驶百年的公交线路上,凝聚了徐闵线的精神,成就了徐闵线的百年。

我们将一直秉承‘品质服务,乘客为先’的理念,围绕乘客日常出行需求,不断创新服务举措,努力为市民出行创造更好的乘车条件。

”上海巴士第二公共交通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金海岸工作室

作 者 | 任天宝

图 片 | 采访对象供图

编 辑 | 海岸君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点亮青春 筑梦未来 精武研究中心八极拳传承基地走进高安路第一小学

(精武研究中心八极拳传承基地图文供稿):新学年开学以来的一段时间里,受上海市徐汇区高安路第一小学的聘请,精武传统武术研究中心八极拳传承基地主教练汤永言老师,带着精湛的八极拳,满怀信心走进校园。

在校园的青葱岁月里,八极拳正以其独特魅力,成为孩子们成长路上的璀璨星光。

当武术走进校园,操场化为弘扬中华武魂的殿堂,此时此刻孩子们欢呼雀跃、放飞心情。

深深折服于中华传统武术的独到韵味。

八极拳是一种以挨、傍、挤、靠等贴身近攻作为主要内容的拳术。

其套路结构短小精悍,发力刚脆。

步法以震脚闯步为主,具有节短势险、刚猛暴烈、猛起硬落、逼身紧攻的短打类型的拳术特点。

课堂上,八极拳的一招一式,孩子们细细领悟着其深邃的内涵。

“少年强则国强”,作为强身健体,锤炼坚韧意志的载体,孩子们在学练 八极拳的一拳一脚中,充分感受中华传统武术的深厚底蕴,从中汲取尊师重道、团结协作的精神养分。

汤永言老师身体力行,在教练孩子们学拳的同时,还向大家讲解中华传统武术的历史发展轨迹。

武术教育不仅是肢体的锻炼,更是心灵的洗礼、品格的塑造。

汤永言老师力争让孩子们在动静之间学会自律与坚持,在磨砺中收获自信与勇气。

武术进校园是武术“六进”工作的重要一环。

让八极拳在校园中生根发芽,为孩子们的未来注入无限可能,使他们带着武术赋予的力量与智慧,在人生舞台上绽放异彩,书写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

上海精武体育总会传统武术研究中心 2024年 第37期 总563期 编辑: 安金龙、郑明章 排版设计:武崇玉 、郑明章 日期: 2024年12月20日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追光丨走进校园 百年八卦掌焕发“青春”

“出掌为圆 走的路线也是圆 招式套路就是要带气走圈……” 这个学期每周二下午 王建东都会带领河北省廊坊市文安县 日上小学的同学们练习八卦掌 上百人一边练习一边喊着口令 总会引来家长和行人 在学校操场围栏外驻足观看 王建东在指导学生练习八卦掌 今年32岁的王建东并不是学校体育教师 而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八卦掌县级代表性传承人 八卦掌又称游身八卦掌 或者八卦连环掌 像不像影视剧、动画片和武侠小说里 你可能看过的那种“绝密武学”? 八卦掌由文安县人董海川创于清末 是中国传统武术当中的拳种之一 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历经近200年传承 八卦掌不仅在国内影响巨大 也广泛传播到世界各地 “师带徒”是中国武术古老的传承模式 八卦掌的传承也遵循于此 一代代靠师父传徒弟传承延续下来 但这种模式传播受限、受众量小 想学真功夫的人就更少了 任文柱在指导学生练习八卦掌 于是多年前 王建东的师傅任文柱老先生 心生建立武校招生选材的想法 2001年他在文安县创办了文柱武校 第一批学员只有9人 经过二十余年发展 如今文柱武校住校学员达200余人 累计培养武术专业人才1万余名 每年都会有学员参加国内外赛事 2021年9月文柱武校被国家体育总局认定为 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 近几年 国内外数以万计的学员 慕名来到文安学习八卦掌 “普及率低是我们的短板” 在接过这项传统武术传承的“接力棒”后 王建东意识到开办武术学校 只是为八卦掌普及开了个头 距离“遍地开花”还有差距 如今校园体育教育越来越受关注 在文安当地政府支持下 文柱武校和相关高校合作 创编了八卦掌校本课程 2019年 八卦掌被纳入文安县小学校本课程 成为所有孩子的必修课 全县所有体育教师也进行了统一培训 同学们在体验传统武术技艺、增强身体素质的同时 也在为这门武学积蓄人才 记者采访了解到 目前文安县的13个乡镇、158所小学 均开设了八卦掌理论和实践课程 总计覆盖约5.5万名学生 每年都有优秀学生 参加国家级、省级非遗展演和武术比赛 八卦掌在传承与创新中焕发出新活力 文安县第二小学学生邢漠然 最早练习八卦掌是为了强健身体 现在不仅体质好了 专注力也增强了 他期待自己能在武术道路上有更多成长 成为英姿勃发的“武林高手” “我觉得那才是个性帅气的” 这个学期王建东的行程非常紧张 一方面要走进学校教学授课 一方面要带领武校队伍 准备参加河北省第十六届运动会 疲惫背后的幸福王建东懂得 八卦掌在新一代青少年中生根发芽 传统武术有了更多的关注者与参与者 一切都是值得的 记者:杨帆、赵鹏昊 编辑:牛梦彤、王沁鸥

声明:本网站的主要内容来自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及东西方的民俗文化,并非严谨的科学研究成果。

仅供娱乐参考,请勿盲目迷信。

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

标签: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