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俗 > 民俗奇闻 > 头七

头七 为您点上一柱香 默哀:袁老一路走好

时间:2023-07-22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我们安徽肥东的民间风俗,老人去世后的第七天,称头七”,头七:后人要扎灵,烧灵,送老人上天堂,从此离开凡尘,成仙或投胎。

风俗一直传承至今。

袁隆平院士,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解决了十四亿人口粮食问题,

年5月22日13时07分逝世,享年91岁

老家的风俗,今天是袁老头七”,为您点上一柱香,您直上天堂,天上人间,共安好。

家中有粮,心中不慌,民以食为天,粮食是人生存的基本。

记得七十年代初,肥东县张集乡大徐村,一年种两季水稻,

双抢”时,一边收割,一边插秧,一年忙到头,冬天没有晚饭吃,再忙再累,三个季节晚上都是喝稀饭,

原因:一年插两季秧,收成不好,每亩平均400斤左右,逢久旱或久涝,还减收成,除去了交公粮,分到农民手中的粮食,要时时节约。

那时候的水稻秧苗,先是在水田里育苗,再移栽,稻种是上一年的稻谷里,选些饱满的稻子,作为种子,这样的秧苗不发株,栽插几株长几株,稻子粒数少,二季稻,颗粒饱满少,憋子多。

双抢拔秧的人跟不上插秧的人,当年的小学生,中学生帮忙拔秧,坐月子的妇女,没有满月,双抢的时候都要搬个凳子,放在田里,坐在凳子上拔秧,再一把一把用草梱起来,让别人稻秧。

一年插两季秧,粮食却不够吃,

1972年,我们家九口人,春夏秋冬(冬天不吃晚饭)一日三餐,母亲早上一把米红薯片或红薯稀饭,中午一人一碗饭,

母亲挖米的水平,比称都准,

一个专门挖米的小木罐子,她知道挖几罐,不多不少,

中午煮饭的大铁锅边,蒸着红薯,一碗饭没有吃饱的,吃蒸红薯,

记得身材高大的父亲,经常用锅瓢,从锅里挖一瓢红薯稀饭,故意把瓢把举得老高,一瓢红薯粥慢慢倒进大铁锅里,望着母亲说:这粥能照人影,一瓢能数出几粒米”,

母亲是又恼又气怼父亲:有的吃已经很好,别忘了前些年,你哥哥弟弟是怎么死人”,

父亲苦笑笑。

1973年春天,大嫂怀孕大侄儿四个多月,青黄不接,

大嫂怀孕,晚上要吃晚饭,母亲抓一把红薯片,用两只手捡几粒米,放在小铁锅里熬红薯片稀饭,

大嫂边喝稀饭,吃红薯片,吃咸菜,满脸是汗水的情景,一直刻在我儿时的脑中,几十年直到现在,经常唠叨给孩子听

当下的年轻人,没有见过,讲也不相信,袁老和父辈们经历过活活饿死人的情景。

60后,70后虽然没有亲身经历过长期饥饿,但尝受过当年的匮乏。

红薯,红薯片,那个年代的人,吃怕了,有些人现在见到红薯,口犯酸水,

因为那时候,一年到头离不开红薯和红薯片,

1978年,我们村队长说,政府推广杂交稻种,并说,杂交稻只要栽一季,但收成好过栽二季,

村里的老年人不相信,有这样的好事吗?

几位老人担心落空,对队长说,先种几亩田试试,

买了几斤杂交稻种,育苗,拔苗,移栽,每株只要插一棵苗,距离保持10厘米乘23厘米,又省拔苗时间,又省插秧时间,

一个月后,秧苗发大发壮,一眼望去,绿郁郁的一片。

秋收,亩产1500斤,

惊喜了村民,老人懊悔捶胸口,后悔不应该担心,

那时候没有电视机,没有收音机,只有公社广播喇叭,通过大队广播,讲述杂交水稻的栽种方法,

农民见到了好收成,开始打听,谁有这能耐,研究了这么好的种子,

袁隆平的名字,传遍大徐村的每家每户每个人,

当年秋天,队上只留几亩空地下苗,其它田地全种成油菜,大麦,小麦,

1979年六月份,收割大小麦油菜,犁田耕地后,插上杂交秧苗,拔秧省时,插秧省时间,

1979年秋季,我们村除了交公粮,家家分的粮食,用卷席围起来,堆得老高老宽,

母亲笑了,从此,晚上有晚饭吃,早上还有香油炒饭吃,

母亲再也不用手捏半把米了,

那一年,村里人个个笑开颜,袁隆平的名字从此挂在村里每个人的嘴边。

1981年分田到户,公社更名乡政府,每家按照自家的水田面积,到乡农技站登记,统一订购杂交稻种,父亲订了几斤杂交稻种回来,像宝贝一样,

播种疫苗时,不小心掉一粒在田埂上,他都从草棵里爬出来,放到疫苗田里,

父亲说:一粒种子,长成一棵苗,一棵苗,移栽后发壮,发成一把粗的秧子,再长到二把多的稻子”

《十粒米,一条命》的故事,以前在小学教科书上有。

袁隆平:在那个匮乏的时代,历尽艰辛,研制杂交水稻,解决了粮食问题,从栽两季的双抢到一年一季,人工省一半,收成翻二番,袁老丰功伟业。

自从有了杂交水稻,几十年没有出现过粮食饥荒。

管子说:不生粟之国亡,粟生而死者霸,粟生而不死者王”。

有了袁隆平,中国再也不用为粮食发愁,以大国胸怀把杂交水稻推广到世界各地,拯救饥饿的人们。

2019年,从居住的东莞,回老家肥东看看,看老家一望无际的田野,

大哥大嫂说:现在栽秧苗更方便,机械边犁边耙边插,按时施肥打药,成熟时,机械收割,亩产2000多斤稻谷”,

袁隆平是先驱者,是杂交水稻之父。

国家兴旺,匹夫有责,匹夫有粮,心中不慌。

袁隆平走了,瞬间,新闻,电视,微信,朋友圈,文人墨客,奋笔疾书,一篇篇哀思,寄感恩,寄深情怀念。

一晃,袁老离世七天,袁老走的是肉体,灵魂永驻人间,

禾下乘凉,子孙接棒”,袁老的精神和信仰,一代一代传承。

好友谈大S头七现场情况:小S崩溃喝香槟,看起来更瘦了

搜狐娱乐讯 据台媒报道,2月9日,大S的生前好友Makiyo忍痛接受采访,谈及在大S家举办的以“结婚三周年”为主题的相聚。

Makiyo表示当天在大S家待了2个多小时,一看到小S马上先抱抱她,也心疼觉得小S看起来更瘦了, Makiyo称“她崩溃但是还是很坚强跟我们大家一起,我们一起吃水果、喝香槟、聊大S姐姐,我有尽量守住大S姐姐愿望,不要掉眼泪,但昨天气氛还是悲伤多,也感受到徐家人的伤是非常大的。

” 2月8日是大S的头七,同时这一天也是她与丈夫具俊晔结婚三周年的纪念日。

当天下午,大S的亲友购买了蛋糕并邀请了一些演艺圈的朋友来到大S家中相聚。

大S在生前曾多次与好友交代,告别式要喝她最喜欢的香槟,吃好吃的东西,大家来了,千万不要哭喔!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庭院怎么样种红薯

(一)庭院怎样种红薯1、以采食薯叶为主的番薯,春夏秋都可以种植,而采食块根的番薯,则主要分春薯和夏薯。

春种则在农历三月到四月间下种,三到四个月后采收;下种则在农历七月到八月下种,三个月后采收。

2、种植前,先要选剪薯苗。

薯苗长在20到30厘米之间,至少要有6个芽节。

此外,为了刺激长薯,尽量去掉薯苗芽节上的根。

3、底部装基肥,中上部放几颗复合肥。

种的时候薯苗平放,埋入土下5厘米深,露出地面两三个芽节。

种后每天早晚浇水一次,坚持一周;一周后,即可视土壤干湿而浇水。

两周后,如果长势弱,可追肥一次;如果长势好,则不用追肥。

下种一个月后,施肥一次即可,最后就等着收获。

(二)种红薯需要肥料吗需要。

1、红薯吸收三要素的数量:红薯是喜钾作物,据研究,每生产1000公斤鲜薯,需要从土壤中吸收速效氮3、5公斤、五氧化二磷1、8公斤、氧化钾5公斤。

2、红薯不同生长期对三要素的吸收特点:红薯在整个生长期吸收钾比氮多,吸收氮又比磷多。

红薯对三要素的吸收以茎叶生长盛期至薯块膨大后期为主,其中对钾的吸收以茎叶生长期至回秧期较多,对氮的吸收以茎叶生长盛期较多,磷在整个生长过程中吸收比较均衡,但在回秧前略有增加。

3、三要素肥料的增产效果:据研究,钾对紫红薯产量影响最大,其次为氮和磷。

因此,红薯要优质高产,必须增施钾肥,还要配合施用氮肥、磷肥。

(三)昨晚梦见种红薯是什么意思1、梦见种红薯,吉兆,预示着生活无忧,吃喝不愁。

2、梦见种红薯、吃白薯,预示着好运增加。

3、梦见和别人一起种红薯,预示着在自己困难和需要的时候会得到别人的援助。

4、病人梦见种红薯,身体不久会痊愈。

5、原版周公解梦梦见种红薯;梦芋,吉。

出军梦此,粮饷有余;行旅梦此,囊资充足;贫闲梦此,粮食有备;流离颠沛者梦此,不会断火绝烟。

(四)什么样的土质种红薯最好红薯有普通的适应性,种植的土壤有很大的适应性,不同的红薯使用不用的土壤,具体如下:1、种植食用型的红薯,壤土即可,最好是平地,水肥条件的土壤,这样种出来的红薯光滑,外观更吸人眼球;2、种植淀粉加工型的红薯,岗地比较好,其淀粉含量比较高。

声明:本网站的主要内容来自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及东西方的民俗文化,并非严谨的科学研究成果。

仅供娱乐参考,请勿盲目迷信。

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

标签:头七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