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谜团 > 未解之谜 > 空难

史上十大最惨烈空难事故排名?航空史上最严重的空难,583人当场遇难

时间:2024-01-19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史上十大最惨烈空难事故排名

1977年特内里费空难

特内里费是西班牙加那利群岛中最大的岛屿,位于北非以西的大西洋,也是世界有名的旅游胜地。

这里群山环绕,以复杂多变的气候著称。

岛上有一个小机场叫洛斯罗迪欧机场,只有一条跑道,现在已经改名为特内里费北部机场,也是这次空难的发生地。

牙加那利群岛中的特内里费岛

而这个群岛最大的机场叫拉斯帕尔马斯机场,位于特内里费附近的大加那利岛上,该岛也是加纳利自治区的首府所在地。

这座机场跟这场空难也有关系,它同时也是西班牙的甘多空军基地,拥有着两条跑道。

特内里费北部机场

1977年3月27日傍晚,特内里费岛上的洛斯罗迪欧机场今天格外忙碌。

因为几个小时前附近的拉斯帕尔马斯机场,因遭遇恐怖袭击而被临时关闭。

所以本该降落在那里的几十架飞机都转到了这边。

因为飞机突然增多,空管的指挥工作也变就变得格外辛苦。

滑行道上停满了排队等待的客机,它们大多是在等着转飞到拉斯帕尔马斯机场。

因为机场只有一条跑道,所以当有飞机准备起飞时,飞机必须先从上方的滑行道来到下方跑道左端,再滑行到跑道的最右端,之后掉个头再起飞。

而滑行道上有两架飞机正在等待着,前面一架飞机正在加油,它是荷兰皇家航空的4805号班机,机上共248人。

在它后面排队等待的是泛美航空的1736号班机,机上共396人。

两架飞机都是大型宽体客机波音747。

荷兰皇家航空的4805号班机与泛美航空的1736号班机

在下午4点左右,洛斯罗迪欧机场收到消息,隔壁的拉斯帕尔斯机场马上重新开放,滞留在这的飞机可以飞回那边了。

这时,荷兰皇家航空的飞机却还在加油,因为它停的位置正好堵住了通道,所以后面泛美的客机也过不去,他们只能选择等荷航飞机加完,而这一耽搁就是半个小时。

荷兰皇家航空的4805号班机加油堵住通道

荷航4805终于加油完毕,但这时机场却突然涌出一片浓雾,外面的能见度几乎降到了百米左右。

因为机场所处的位置海拔较高,所以常有云层飘到这边。

空管为了让4805和1736尽快起飞,就允许他们同时去跑道上滑行,然后前往起飞位置进行等待。

两架客机一前一后在跑道滑行

于是荷航在前泛美在后,两架飞机开始向跑道最右端行进。

在荷航起飞前,泛美的客机需要从跑道上的一个出口离开等待。

等荷航飞走后,他们再从旁边绕过去。

可因为对这个机场不熟悉,后面的泛美1736错过了第一个出口,于是他们决定在下个出口再离开主跑道。

滑行过程中,他们还能听到空管跟前面荷航的对话。

泛美1736错过了第一个出口

泛美的飞机再有几米远就到离开主跑道的出口了,但他们却突然发现前面有灯在闪,仔细看后两人一头冷汗,原来那是荷航客机的防撞灯,荷航的客机竟然在滑行起飞了,而泛美飞机这时还没有离开主跑道。

泛美客机看到了对面荷航客机的防撞灯

泛美1736试图躲到旁边的草地上,荷航机长也看到了横在跑道上的泛美1736,于是他立刻拉机头试图爬升,还因为角度过大,荷航4805的机尾在跑道上都挂出了一个一米的深沟。

但因为距离太近已经来不及了,荷航4805的下半部,以260公里每小时的速度跟泛美1736中上部机身相撞。

荷航4805因撞击失控,随着一阵剧烈的翻滚后,最终在400米外的地上爆炸焚毁。

因为两架客机当时的油量都很多,所以现场犹如一片火海。

两架波音747相撞过程

因为雾太大,空管只听见了爆炸声却不知道外面发生了什么。

直到另一架在空中盘旋的飞机告诉他们,跑道上有火光和浓烟后,空管才知道事情的严重性。

同样也是因为浓雾,消防员在找到荷航后,甚至还不知道400米外另一架飞机也在燃烧。

撞击后的真实画面

因此消防员对泛美的施救是半个小时后才开始,泛美客机虽然是被撞的一方,但因为飞机处于滑行状态,因此只有中段损毁比较严重,机头和机尾则问题不大。

所以最后竟有61人生还,包括机舱内的飞行员。

客机相撞后的现场画面

得以幸存的泛美1736号班机飞行员

但结果依然是很惨重的,泛美1736号班机上共有335人丧生,荷航4805则是248人全部遇难。

而该场空难共造成583人死亡,这个数字一下让它成为史上死伤最惨重的空难。

特内里费空难现场画面

用于装遇难者遗体的棺材堆积如山

事后,来自西班牙、荷兰、和美国三方的70名事故调查员,负责对该事故展开调查。

特内里费空难现场画面

他们的首要任务是找出黑匣子,黑匣子其实是飞行记录仪的一个俗称,。

里面由飞行资料记录器和驾驶舱录音构成。

以前是装在黑色金属盒内的,具有耐高温高压防水耐腐蚀的特征。

但现在都被涂成了桔红色或者黄色,但习惯上依然叫它黑匣子。

黑匣子的的结构示意图

因为两架飞机是在机场撞的,所以黑匣子很快就被找到,在等待数据提取的同时,调查员对机场和塔台方面展开调查,并很快发现了一些问题。

原来这座小机场根本就没有装雷达设备,所以起雾时空管就很难知道地面飞机的具体位置。

而空难发生那天,跑道的中央灯又恰好发生故障没有亮。

如果这两个都没问题的话,那空管其实有很大机会能阻止这场灾难发生的。

另外这里的无线电通讯情况也很差,当两架飞机同时跟塔台通话时,通讯会有中断现象发生。

但这肯定不是导致空难发生的主要原因。

而当调查员听完塔台录音及驾驶舱录音后,真相也开始浮出水面。

在泛美机组和空管的对话中他们得知,其实这两架飞机本来也不会撞到一起的,都是因为泛美离开跑道的速度慢了。

泛美航空绕出去的太晚

这个跑道和滑行道之间有4个连接口,这样两条跑道上的飞机可以直接横穿过去。

当时上边跑道的一半都停满了飞机,成了临时停机坪。

所以后面跟的泛美要想离开主跑道的话,只能通过C3和C4两个口绕到上面,然后再从上面的跑道滑行到右侧起飞点。

正常情况下飞机滑行到起飞点的路线

但录音显示,泛美边滑行边跟空管沟通,此时荷航已经在跑道尽头待命了。

而泛美的飞行员还在反复跟空管纠结到底要从哪个口出去, 后来他们明白要从C3绕过去,但这时他们刚刚错过了C3出口,所以他们决定到下个扣,也就是从C4出口绕出。

黄线为荷航客机路线,红线为泛美客机路线

可他们还没进入C4口事故就发生了,泛美方的说法是,空管的西班牙式英语导致泛美飞行员没有听清,所以他们才错过C3出口,最后只能从C口扣滑出。

而荷航和西班牙则认为,泛美飞行员原本就想从C4口绕出去,才故意说听不清以拖延时间。

因为C3口要做两个大角度转弯,对于747这种大型客机来说操作难度很大,但从C4口绕就简单多了,这个大家从示意图就能看明白。

C3口转弯要比C4口角度大难度高

两架客机起飞流程有问题

所以出口选择的问题三方比较有争议,但下面这个问题就比较清楚。

两架客机原本的起飞流程应该是:

1、荷航先去起飞点等着。

2、泛美从C4口离开主跑道后给空管汇报。

3、空管在确认跑道已净空后再通知荷航起飞。

这样两架客机是不可能撞一起的,但荷航却没有等待,而是跟空管对话完就直接滑跑起飞。

两架客机遵循1、2、3流程就不会相撞

发现荷航飞行员急着赶时间

但调查员从荷航的制度中又发现了新线索。

根据荷航的规定,每个机组的执勤时间上限是13个小时。

如果超过了那航班就要被迫取消,那荷航就要花钱给出发不了的乘客订酒店过夜,这对于飞行员来说更糟,他们可能因此被荷兰航空局注销飞行执照。

于是荷航机长觉的反正是等,我们不如在这里加个油吧,那转到隔壁机场时就不用加了,这样我们就能节省时间了。

于是他们就横在那里加油,这一加就是45分钟。

而令荷航飞行员没想到的是,隔壁被关闭的机场突然又重开了。

原本他们是可以立刻起飞的,但因为加油反而走不了。

也因为他们加油耽误时间,使得他们没能在大雾出现前离开机场。

于是荷航机组心里就非常急躁,而人一急就容易出错。

荷航、泛美、塔台沟通有严重问题

接下来的的这段对话也非常重要,大家要仔细看。

塔台告诉荷航,允许他们飞往P信标台,爬升并保持9千英尺高度,起飞后右转

荷航副机长开始复述空管的指令,但是,上面空管说的这些都是起飞后荷航需要遵守的内容,并不是让荷航马上起飞,而是是让他们先等待下一个指令。

可荷航机长听后却以为获得了起飞许可,他就立刻加大推力滑行了。

而副机长还没来得及把指令复述完,他不得不跟空管说:

我们在起飞了【we are now at takeoff】

糟糕的是,空管又以为他们是说在起飞点了,于是空管回答。

好的,待命起飞....我会再通知你们的。

而事实上荷航机长已经真的在起飞了。

空管与荷航机组对话还原

空管与荷航对话时泛美也在听

其实在他们对话时泛美的飞行员也在这个频率上,他们也听的有点迷糊:这荷航的飞机,到底是正在起飞,还是准备起飞呢?

于是他们赶快告诉空管,说我们还在跑道上滑行呢。

空管回答,好,那你们离开主跑道后再跟我汇报。

对话发生时两架飞机的位置

大家有没有发现问题?第一个,空管就算是理解错了,可人家后来又说了待命起飞,我会再通知你们的。

更何况后面的泛美机组也说了他们还在跑道上,大家都在这一个频率上,泛美跟空管的对话,荷航按说也是能听到的。

那荷航机组为什么还是不停下来,依然选择往前飞呢?

机场的无线电通讯有严重问题

这个问题调查员从荷航飞机上的录音里找到了答案。

原来当副机长对空管说,我们在起飞了后。

空管本来的回答是,好的,待命起飞,我会再通知你们的。

而荷航机组其实只听到了第一个单词,就是,好的。

后面的待命起飞,再通知,他们这边压根儿就没听见。

无线电的声音就突然连接不上了。

这个关键信息的缺失,是导致两机最后相撞的直接原因。

三方在同一时间说话,导致荷航耳机中只能听到杂音。

但这也不能全怪无线电,因为荷航机组多少还是听到了一些对话,只要他们不那么心急,只要他们稍微多想一下事故也不会发生。

荷航机长这个自以为是的判断,让他们也失去了拯救583条性命最后的机会。

而当他看见泛美客机后做什么都来不及了,最大的锅给他确实没问题。

但事实上,造成该次空难的原因其实也是很多个的。

比如第一个、隔壁机场发生恐怖袭击,导致很多飞机都转降到了这里。

如果是大机场还好,但洛斯罗迪欧机场很小,突然应对这么多飞机确实容易出错。

第二、机场突然起雾,导致能见度非常低。

否则空管也能及时了解跑道上的情况。

同样的如果没有大雾,荷航飞行员也能很清楚的看清泛美客机的位置,那他们就不会发生贸然起飞。

第三、洛斯罗迪欧机场设备缺乏,如果跑道中央灯完好,通讯质量好,地面也有雷达的话,这一切也能避免。

第四、荷航机组赶时间,导致他们丧失了警惕性和耐心。

第四个也是最重要的一个,荷航机长在没有得到许可的情况下就选择强行起飞。

而且他在无线电中也能清晰的听到泛美机组说他们正在滑行,到荷航没有选择及时中止起飞。

可能是过长的等待导致他害怕错过换班时间,让他失去了理智,明明飞机油还够,却偏要在这机场加油也是出于这个原因。

第五、当荷航的飞航工程师向机长提出,泛美是否已经让出跑道的质疑后,荷航机长却贸然的认为让出了。

原因跟上面的一样,也是因为他急着赶时间。

第六也是比较严重的,就是荷航副机长不标准的荷式英语,令他们在跟塔台沟通时采用了不标准的用词方法,导致三方之间出现了理解偏差。

第七个因素可大可小,因为它也是比较有争议的一点。

就是泛美选择C4出口绕出,而不是上一个C3出口绕出。

如果他们能及早出去,那两架飞机也就不会相撞了。

其实跟大多数空难一样,悲剧的发生往往不是由某一个问题引起的,而是一连串因素环环相扣形成蝴蝶效应才导致灾难发生。

这其实跟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作是一样的,凡事都应该认真对待。

因为你永远也不知道某一个粗心的做法,最后都会引起怎样的结果。

本期空难视频解说版:美国与荷兰飞机相撞,583人丧生,场面如灾难大片,《空中浩劫》

飞机上有老鼠窜来窜去?长安航空:属实!已做捕鼠消杀处理

视频截图 西部网讯(记者 杨晏宁)12月3日,有网友发布视频称,在12月2日乘坐的长安航空公司航班发现机舱有老鼠窜来窜去。

“如果老鼠在空中啃食飞机线路,是否对飞机飞行安全造成严重后果?一百多人的人身安全问题是否能够有保障呢?” 当天上午,起点新闻·西部网记者联系了视频拍摄者刘先生了解情况。

刘先生称,自己是乘坐新疆喀什飞往西安咸阳机场的9H8356航班,当时飞机已经在西安咸阳机场降落,有几名女乘客突然尖叫,称发现了老鼠。

据刘先生回忆,他现场就询问了该航班乘务人员情况,并且表示需要航空公司针对这个问题给他一个回复。

“但是一直到现在并未接到航空公司的回电,也没有一个解释。

” 长安航空飞机(图片来源于网络) 为此,记者联系了长安航空有限责任公司。

客服人员告诉记者,公司非常重视此事,在飞机落地后就安排了地面工作人员进行了捕鼠作业,同步对飞机进行了深度消毒。

“目前发现这是一个小家鼠,维修工程师也对飞机各项系统进行了严密排查,目前为止一切均正常,没有发现飞机系统或零件有异常情况。

”该客服表示,目前还未查到老鼠进入机舱的原因。

记者在爱企查查询显示,长安航空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00年,系海南航空旗下公司,其占有71%的股权。

此外,记者梳理公开报道发现,国内外航班上已多次出现老鼠“入侵”机舱事件。

2024年9月5日,由上海浦东飞往新疆喀什的东航航班MU6219,因“飞行途中出现老鼠原因”曾在兰州中川国际机场备降。

2024年5月,上海浦东国际机场海关,在一架入境客运航空器内捕获活鼠1只。

此前有航司申报称,驾驶舱内线缆有鼠咬痕迹,并发现鼠粪1粒。

工作人员采取放置鼠笼、鼠夹、粘鼠板等方法,在客舱里将活鼠捕获。

2020年11月,由江苏徐州飞往云南丽江的祥鹏航空8L9838次航班,途径贵阳时因机上有老鼠紧急停飞。

乘客张女士说,“我觉得比中五百万的几率还要低。

空姐打开行李架,一个包后面蹿出一只小老鼠。

”事后,所有乘客被请下飞机安置至酒店,随后航班取消。

编辑:杨晏宁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原创 中国靠技术杀出一条血路!美国满眼担忧,不敢再卡脖子

看得出来,C919这次让美国人急了,喊话中国赶紧合作在天空中,有两位长期霸占地位的巨头:波音和空客。

然而,随着2017年C919的大型客机从中国的工厂起飞,全球航空界的版图正在悄然发生变化,这位来自东方的新秀正大步迈入这个领域,试图打破旧有的垄断。

1、国产大飞机装上“中国心” 先来看看C919的“硬件配置”:全长38.9米,翼展35.8米,高达11.95米。

这些数字背后蕴藏的是中国航空制造业的勃勃雄心和不懈努力。

截至目前,C919已经成功交付9架,并开通了5条航线,与世界五座城市紧密相连,累计安全载送近50万名乘客。

这对于一个依赖自主研制的航空项目来说,不仅仅是里程碑,而是一场航空工业革命中的重要标记,它宣告着中国终于打破世界垄断,有能力与波音、空客在空中掰一掰手腕了。

当然,比起这些,C919的内核更为重要。

发动机,向来是飞机心脏中最为复杂和关键的部分。

毕竟没有强劲的“心脏”,一切华丽的外表都只是浮云。

经过多年技术攻关,中国国产航空发动机CJ-1000AX横空出世,并于2023年在上海成功完成整机点火,核心机转速达到了惊人的6600转每分钟。

这标志着中国在民用航空领域,首次打造出一套完整的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验证平台,无疑为未来航发国产化提供了深厚的技术动力,让国产大飞机装上“中国心”的梦想又近了一步。

2、美国不敢对中国大飞机“卡脖子” 没想到的是,中国在航发领域的突破,迅速引起轩然大波,就连美国都感到些许担忧。

据观察者网报道,美国和欧洲发动机制造巨头们在很长时间里一直占据着核心地位,他们的技术封锁和壁垒并非虚言。

然而,中国工程师用他们卓越的智慧和不懈的毅力,逐渐在技术封闭中杀出了一条血路。

这背后,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渴望:中国航空,需要更多的“自己造”。

对此,美国国会下属的“美中经济与安全审查委员会”(USCC)召开听证会,美国企业和政界对于“中国制造2025”计划展开激烈探讨,而焦点,则被锁定在如日中天的中国航空工业上。

美国航空动力咨询公司的总经理理查德·阿布拉菲亚在听证会上表示,美国应摒弃保护主义,继续保持与中国的航空合作。

此番看似友好的建议背后,其实蕴含着一层更为深刻的战略意图——以合作之名,行掌控之实。

3、美国忧虑并非空穴来风 我们知道,目前,美国通用电气、普惠公司,以及英国罗尔斯-罗伊斯,正垄断着航空领域,他们拒绝向中国转让关键技术。

然而,中国明白这个过程不会一蹴而就。

即便面对技术封锁,中国依旧相信:一步一个脚印,终究能到达彼岸。

所以,在理查德·阿布拉菲亚看来,一旦切断与中国的联系,那就相当于倒逼中国在喷气发动机领域自力更生,这反而会削弱美国在全球的影响力。

上述忧虑并非空穴来风。

在未来十几年里,如果中国能如计划般推出完全国产化的大型喷气客机,那将意味着一个新的竞争时代开始了。

所以,美国一方面希望通过技术合作维持对华优势;另一方面,他们也深知,随着中国自主研发能力的提升,任何阻挡都会促使中国更快地建立自己的全产业链。

这种两难困境,也从侧面反映出中国航空工业近年来的突破,以及美国对中国战略决策的重新审视。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声明:本网站的主要内容来自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及东西方的民俗文化,并非严谨的科学研究成果。

仅供娱乐参考,请勿盲目迷信。

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

标签:空难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