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谜团 > 未解之谜

中国的魔鬼三角:18米深的水域 连上千吨的货船也神秘消失

时间:2023-07-20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老爷庙水域,位于江西省九江市都昌县与庐山市之间。

它长24公里,宽15公里。

是连接鄱阳湖与长江出口的狭长水域。

是鄱阳湖最险要的地方。

经常发生沉船事故,无法打捞。

因此,它被称为中国的百慕大”和鄱阳湖的魔鬼三角”

图片来源于网络

鄱阳湖的居民对这片水域充满敬畏。

因为不知道有多少船只被这里的湖水无情地吞没,更离奇的是,这片只有18米深的水域,就连上千吨的货船,也会在这儿神秘消失。

无论人们如何寻找,都找不到它们的踪迹,这一系列诡异的谜团,让人很是迷惑。

一、老爷庙水域的沉船事件

1、1960年代初,从松门山北上去老爷庙的渔船,驶出不远就消失在岸边送行的众人视线中,突然沉入湖底,造成十余人死亡。

2、1985年3月15日凌晨6时30分,一艘载重250吨的饶济41838”号轮船在老爷庙以南约3公里处的浊浪中沉没, 同年8月3日,江西晋县航运公司两艘20吨的船舶也在老爷庙附近沉入湖底。

这一天中,还有12艘船在这里遭遇了同样的不幸。

图片来源于网络

3、1985年,有20多艘船在老爷庙水域沉没。

4、1988年,据都昌县航监站负责人介绍,又有10艘船在老爷庙水域失踪。

5、1945年,侵华日军的一艘运输船神户号”,满载着在我国掠夺的金银珠宝等物品,沿长江入海返回日本,沉没在老爷庙水域,船上200多人无一生还。

九江的日本海军派出了一支优秀的潜水队去打捞沉船。

这里水深只有30多米,但全队下水,只有一人幸存,幸存者获救后神经失常。

近代半个多世纪以来,鄱阳湖老爷庙水域曾发生过100多艘船只神秘失踪事件,事发后至今也未发现残骸。

后来,老爷庙水域也被称为中国的魔鬼三角”。

图片来源于网络

二、沉船原因猜测

1、湖怪”

如此多的沉船和失踪事件一定会有目击者。

据目击者称,有人说它们是湖怪”,像一把长达几十英尺的大扫帚,有人说它是一条白龙,也有人说它看起来像张开的大降落伞,身上长满了眼睛等,众说纷纭。

2、飞碟”

曾经有人在鄱阳湖西区目睹了一个圆盘状的发光体在天空中游动了八九分钟。

当地有关部门已向上级有关部门反映情况,但有关部门并未给出明确说明。

有人猜测是因为飞碟”降落在老爷庙水域,像幽灵一样在湖底移动,导致沉船不断。

3、神灵”

老爷庙的神灵就是巨鼋化身,民间传说是这只巨鼋在作怪。

图片来源于网络

4、水流形成漩涡

老爷庙水域的水文比较复杂。

5、地下电磁场诱发雷电

老爷庙以南5公里处,奇变电磁场一片混乱。

这种情况会影响人的大脑思维,会诱发阴阳电接触产生雷电。

这也导致了许多雷击沉船事件发生。

图片来源于网络

6、狭管形成大风和龙卷风

老爷庙水域是鄱阳湖乃至江西省为数不多的多风区之一。

最大风力达16级,风速可达每小时200公里。

一年中每两天就有一天是大风日,这意味着每两天就是大风日。

当天风速可以达到六级。

三、原因调查

为了调查沉船事故的原因,1984年成立了科研小组,经过长时间的调查,发现地形对风场的影响很大。

由于风速很大,所以这里的水比较湍急。

主要河流汇聚于此,很容易产生漩涡,所以造成了这个结果,但结果并不确定。

图片来源于网络

2013年,我国首次在内陆水域开展水下考古作业,在鄱阳湖老爷庙水域展开

前期,考古人员利用磁探测技术对海域进行排查,共发现疑似沉船点12个。

后来潜水员调查了之前磁感应最强的位置,发现了铁部件。

专家推测,这可能是1980年代以前用来运输木材和谷物的船。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次发现的船只虽然没有文物价值,但它是在被誉为中国百慕大”的鄱阳湖老爷庙海域发现的第一艘沉船

打破了老爷庙水域船只消失的传说。

据专家介绍,此次考古行动后,还将调查该水域其他可能的沉船事故。

结语:至于船只沉没的原因,科学界还没有统一的说法。

更常见的解释是,这片水域的水流比较复杂,容易产生漩涡。

另外,这个区域是江西一个比较大的风区。

湖面的风往往很大,很容易引发事故。

还有一种说法是,当地的地下磁场很不正常,很容易诱发雷电攻击船只。

但这些说法并未得到权威部门的一致认可。

相信下次水下挖掘能够揭开中国百慕大的神秘面纱,提供有价值的信息、线索和证据。

太极拳要身形圆运行圆

作者: 叶惠根 太极拳自始至终都是圆运动,无论是身体的形态还是运行的轨迹,都呈现圆活的特点。

王宗岳在《太极拳论》中说:“立如平准,活似车轮。

”深刻揭示了太极拳圆活的本质。

太极大师郝少如先生对太极身形有自己的领悟,他说:“身如灯笼,腰如米袋。

”李雅轩大师则体悟:“身如气襄,身如气球。

”我理解宗师大师的这些表述是说太极习练者身上必须要有太极圆(否则容易变成太极操太极舞) 在这里,我将江西一位资深太极拳老师对身形太极圆的体悟介绍给大家:无极是圆,浑元气团;太极是圆,阴阳循环;静为圆体,动为圓转;太极拳术,本是圆拳;要求体形,处处成圆;内撑筋骨,八方伸延;由内而外,膨胀之感;撑得好象,皮球一般;肩要撑圆,臂要撑圆;膝窝撑圆,裆要撑圆;虎口要圆,腋下要圆;往复折迭,进退转换;都须表现,衔接有圆;要练着圆,也练意圆,並练神圆。

我们所见的阴阳太极图揭示了太极的本质内涵:不仅显示了太极对形态的要求,也揭示了太极对运行规律的要求。

太极图在形态上,是显圆满,没有凹凸,没有缺陷,无始无终,连绵不断,阴阳互根,阴中寓阳,阳中寓阴。

太极图揭示的运行规律:阴阳相济、阴阳互换,阴极变阳,阳极变阴,螺旋运动,有上必有下,有前必有后,有左必有右,气机在内,而非外在,大而无外,小而无内,平衡运转。

太极拳以太极图为理论依据,因此要求练习者做到沉肩坠肘、含胸拔背、松腰圆裆、落胯溜臀、尾闾中正、气沉丹田、命门后撑等等。

这些身法要求只有在心松身松的状态下才能做到。

太极拳内外兼修,关键在于修炼内气,即所谓“以心行气,以气运身。

”要求“气遍周身不稍滞。

”要求“气宜鼓荡,气敛入骨。

”这种修炼需要长期过程,初学时只会身动,逐渐进入外引内动,进而内动带身动,直至无形无相之状。

当太极拳修炼到一定阶段时,练习者会感受到身体内外有圆满的气场感和气圈感。

对*含胸拨背”“气贴背”的体悟也会逐渐认知。

拳经要求“牵动往来气贴背,气敛入骨。

”值得学者重视,打拳时要如此,推手时也是如此。

初学者对于“气贴背”的体悟较浅,但正因为这样,才更容易被忽视。

在太极推手里,我们往往重视身前手的动作,要求不丢不顶,轻灵圆活,棚劲不丟。

然而,对于身后背的要求“气贴背、气敛入骨”的要领常常忽视,我体会如果气不贴背,身体前后方向就会失去平衡。

(有的老师说后面没东西)无论行拳、还是推手走劲粘劲化劲发劲都要保持气贴背,才能身形圆满,保持太极拳的基本形态。

马步一分钟久坐很轻松,非遗形意拳走入办公楼

“久坐办公室的人,都有一个通病,容易血脉不畅通,尤其是女孩子,到了冬天四肢冰凉。

现在我教你一个方法,无需费钱又耗时,你就蹲马步一分钟,保证你从头到脚都热起来。

”前日,随着“国潮@AI——西岸智塔元宵市集”在上海徐汇滨江西岸智塔举办,非遗项目形意拳也亮相展示区,形意拳传承人谈旭不但以一套行云流水的拳操表演赢来掌声阵阵,更深入浅出地为白领们讲解动作要领,现场教授武术基本功——扎马步。

看似简单的扎马步,很多看似精壮的男生都坚持不了一分钟,有人笑说:“学蹲蹲比抢‘墩墩’(冰墩墩)还难。

” 图说:谈旭演示形意拳 新民晚报记者 王凯 摄(下同) 如何扎马步?首先两脚并拢、脚尖向前站直,右脚脚尖放在左脚中间位置呈现T字,然后往外丈量三个脚长的距离站稳,脚尖依旧向前不外八。

然后蹲下去,屁股往后坐,腰挺直……“噢哟,这不就是深蹲嘛!”台下马上就有健身达人反应过来,谈旭及时纠正:“和深蹲略有不同,深蹲锻炼的是大腿的肌肉,而马步用的是脚趾的力量。

”事实上,热爱运动的谈旭也是健身房的常客,自小练拳的他有刻意比较过东西方运动训练动作的细微区别。

“西方运动锻炼还是肌肉力量,而中国武术试图唤醒的是你筋骨的。

” 图说:现场观众一起扎马步 “武术距离我们、距离当下并不遥远。

”谈旭直言:“很多人说起中国武术,脑海里浮现的,要么就是金庸书里飞檐走壁的神功,要么就是银幕上的李小龙,总觉得要骨骼清奇、际遇不凡的人才能练就,其实不然。

武术中很多基本功都是中国人传承千年、验证行之有效的强身健体的方法,简单不花哨、朴实又有效。

”短短表演过后,不少白领拖住谈旭求教还有什么适合办公间歇锻炼身体的方法,他便又教授了一套简单的“甩手操”,“你根本没必要花那么多钱去健身房,午休时间认真做做甩手操,颈椎和肩椎僵硬感就能得到缓解。

” 据悉,本次活动由上海徐汇区文化和旅游局与西岸集团共同主办,现场更有插花、面塑制作、剪纸、手工盘扣、龙泉青瓷体验、猜灯谜等活动,及脱口秀、魔术秀等表演。

主办方负责人表示,引入“国潮”概念,就是要让广大白领在传统与时尚的融合中了解非遗,领略传统文化的魅力。

(新民晚报记者 朱渊)

声明:本网站的主要内容来自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及东西方的民俗文化,并非严谨的科学研究成果。

仅供娱乐参考,请勿盲目迷信。

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

标签: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