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与《易经》《黄帝内经》并称为上古三大奇书,书中不仅记载了许多奥秘的兽类,连在册的许多国家的存在都那么的令人难以置信。
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部分《山海经》中奥秘国家,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犬封国
犬封国也叫犬戎国,又叫狗国,那里的人长着狗的模样。
关于这个国家的来历有不同的说法:
一种说犬帝生苗龙,苗龙生融吾,融吾生弄明,弄明生了两头白犬,两头白犬自行交配,繁衍出了犬封国。
还有一种是,盘瓠杀了戎王,娶了高辛给他的美女,在会稽以东封地三百里,生下来的男孩子都是狗的样子,女孩子确是美女,这个封地就是犬封国。
氐人国
氐人国位于建木西面,那里的人长着人的面孔,下面却是鱼的身子,且没有脚。
在《大荒西经》中,它又被写作互人国。
他们是炎帝的后裔,炎帝的一个孙子叫做灵恝,灵恝的儿子就是氐人,氐人国就是他的后裔。
他们虽然是半人半鱼的样子,也没有脚,但却能自由的上天,沟通天地。
雨师妾
雨师妾有人认为是国名或是部族名,也有人认为就是雨师屏翳的妾,雨师就是雨神。
我们这里取第一种说法,雨师妾国里的人都是全身黑色,两只手各握着一条蛇,左边耳朵上挂着一条青色的蛇,右边耳朵上挂着一条红色的蛇。
君子国
君子国里的人衣冠整齐,腰间佩戴宝剑,吃野兽,身旁有两只使唤的花斑大老虎。
他们为人谦和有礼而不好争斗,那里还有一种熏华草,早晨开花傍晚凋谢。
大人国
大人国里的人都身材高大,按《博物志》中的说法,大人国距离会稽有四万六千里,那里的人怀胎一次要三十六年之久,等到孩子生下来头发都白了,生下来的孩子自然也都十分高大。
他们能够腾云驾雾却不能行走,有人说他们虽然长着人的样子,实际上却是龙的同类。
聂耳国
聂耳国也叫儋耳国,位于东面一座被海水环绕的孤岛,因此能看到出入海水中的各种怪物。
那里的人据说是海神之子,耳朵都非常长,耷拉到胸前,因此平日里经常要用手托着自己的耳朵,他们能够驱使两只花斑。
柔利国
柔利国也叫留利国,这里的人有一只手和一只脚,因为没有骨头,所以膝盖反着长,脚也弯曲朝上,也有的说,这里的人脚是反折着的。
白民乘黄
白民国在龙鱼居住的北方,那里的人披散着头发,全身雪白,国中还有一种叫做乘黄的异兽,它的样子像狐狸,但背上却有角。
若是有人能骑上它,就可以活到两千岁,有的书上甚至说可以活到三千岁。
每个生肖都有着自己独特的象征意义和性格特征。
而说到生肖中的猴,它不仅是机智、灵活的代表,也是欢乐、活泼的象征。
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生肖猴的世界,领略它的风采。
生肖猴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传说故事。
据《山海经》记载,猴子是一种能言善辩、机灵多变的动物。
而在中国民间传说中,孙悟空就是猴子的一种化身,他聪明伶俐、法力无边,成为了中国文化中最具影响力的神话人物之一。
听众朋友们,晚上好。
乙巳蛇年将至,大街小巷、商场店铺逐渐被浓浓的节日气氛所包围,玩偶、雕塑、衣服、手机壳等与蛇有关的装饰纷纷登场,可谓转角便能遇到“蛇”。
在一派喜庆之中,怕蛇人士却默默“碎了一地”。
对他们来说,蛇元素产品不仅不可爱,反而可能引起心理上的不适,甚至有网友评论,“出门只想闭眼走,过节就像是过劫,能不能把蛇‘开除’出生肖?”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件事。
“开除”虽是戏言,但不妨以此为引,先弄清楚让人害怕的蛇,是如何进入十二生肖的?提起蛇,我们常会想到蛇蝎心肠等负面词语,但在古代,蛇却是先民崇拜的始祖神。
蛇生存于丛林与河谷地,生命力顽强、捕猎智商高、生殖力旺盛,且蜕皮行为常被视为“死而复生”,极具神秘感。
种种特性,让蛇成为了远古图腾。
早在新石器时代,文物中便常见蛇的形象;神话传说里,创世神女娲、伏羲都是人首蛇身,《山海经》中也记载了蛇耳之神等蛇神。
广受膜拜、为人敬畏,是蛇入选十二生肖的民间基础。
而关于十二生肖的选用与排列,又有根据动物每日活动时间而确定之说。
我国至迟自汉代始,即采用十二地支记一日之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两小时。
九时至十一时,蛇类始活跃,即为巳时。
以此相推,蛇便成为了十二生肖的第六位。
生肖之中,蛇排在龙后,也是龙的主要原型,多被称为“小龙”。
其实在传统文化中,蛇与龙一样,同样寓意着福气与祥瑞。
常言道“蛇不入无福之地”,古人认为有蛇出现就是好运气。
《抱朴子•对俗篇》称“蛇有无穷之寿”,《拾遗记》指出“蛇鹤延年之物”,表明蛇是长寿的象征。
蛇的知性、灵性和神性,被认为有助于财富的积累,古语称“宁失千里驹,不失黄蛇珠”,《广异记》《崔炜传》等传奇小说记载着蛇报恩予财的故事。
具体在现实里,蛇也有许多益处。
一方面,蛇多以鼠类为食,能够控制鼠害泛滥,避免植被过度破坏以及粮食、牧草被啃食。
另一方面,蛇有着巨大的药用价值,蛇胆、蛇黄、蛇蜕、蛇油都能入药,可以活血化瘀、镇痛消炎。
在许多国家,蛇就代表着治愈和生命的力量,世界卫生组织、中华医学会的会徽都包含有蛇杖元素。
在文化层面,我们对蛇不必抱有偏见;在生理层面,如果害怕也实属正常。
有研究表明,婴儿观看蛇与其他动物影像没有显著区别;但听到恐惧声音时看蛇的时间比听到快乐声音时看蛇的时间长得多,对其他动物则没有这种差异。
这可能表示,人们对蛇本身并不害怕,但在学习“恐惧”时,倾向于将之与蛇联系起来。
据统计,全世界每年约有540万人遭蛇咬伤,180万到270万人因此中毒,8万到14万人丧生。
一项对英格兰人的调查显示,38%的女性、12%的男性都害怕蛇。
或许正是在与蛇共存的岁月里,蛇的威胁已烙印入人类的基因记忆,并在代际延续与文化传播中不断深化,从而形成了怕蛇的恐惧本能。
所以,对怕蛇人士来说,与其努力自我克服,不如选择自洽,心态上告诉自己保持平和、见“蛇”亦喜,行动上不与本能对抗、绕道而行。
各个平台商家在设计新年装饰时,也不妨多进行一些创造性转化,不追求过于夸张的造型,而是深入挖掘其后的文化内涵、吉祥寓意。
今年春晚主标识中的“巳巳如意纹”,就是将甲骨文中的“巳”字巧妙变化为“灵蛇吐信”造型,并对称反转拼合形成“巳巳”并肩之态,既传达出“事事如意”的美好寓意,还在对称之中体现了方正与流畅的和谐美感。
在审美上丰富文蕴、在形态上解构重组,舍去一些令人恐惧的细节,以创新的视角赋予“蛇”全新的艺术观赏力,相信会让更多人不为恐惧所扰,接纳并爱上蛇年生肖文化。
这正是:乙巳迎春蛇影繁,怕蛇人士难欢颜。
设计焕新弘文蕴,方得佳节尽福缘。
大家晚安。
(文丨常晋)
声明:本网站的主要内容来自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及东西方的民俗文化,并非严谨的科学研究成果。
仅供娱乐参考,请勿盲目迷信。
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