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小的时候,粉蒸排骨就是我们几个姊妹的最爱,那会儿妈妈会用土豆芋头铺底菜,再码上拌好料的排骨或者五花肉来蒸,最后要撒一把翠绿的葱花。
现在我的孩子也很爱吃粉蒸排骨,她不喜欢有生葱花,而我先生不爱吃蒸底菜,然后粉蒸排骨又有了一些改变。
在中国家庭中,这道菜总是以不同口味出现在饭桌上,我吃过辣和不辣的两种粉蒸肉,个人偏爱不辣的。
不辣的又分五香,酱香,豆豉,原味(自磨白大米粉蒸),还有小米蒸的,总之每家每户味道总有些不同,但都是为家庭成员的口味而变化来的。
这么多种口味,我尤喜欢沔阳三蒸二合一的蒸肉粉制作的排骨。
它里面有一袋玫瑰腐乳汁和红曲米米粉。
制作简单,做好后味道浓郁,风味独特。
没试过这个口味的,强烈推荐一试!
By 五柳鸡蛋
1、这个是网购的。
以前都是逢年过节回老家人肉背,电商的崛起,方便太多了。
2、排骨清水浸泡出血水,稍微滤干水,加入腐乳酱汁,拌匀。
3、然后加入米粉袋,拌匀。
4、(我没有放底菜,喜欢土豆红薯芋头莲藕等,可以切块拌盐味后码盘)码上拌好料的排骨,铺上姜丝或者姜片,上高压锅蒸25分钟(或者锅蒸1~1.5小时)。
5、(出锅可以撒香菜或者葱花)开吃!
1.补钙
猪排骨含有大量磷酸钙、骨胶原、骨粘蛋白等,可为幼儿和老人提供钙质。
2.补肾养血,滋阴润燥;
主治热病伤津、消渴羸瘦、肾虚体弱、产后血虚、燥咳、便秘、补虚、滋阴、润燥、滋肝阴,润肌肤,利二便和止消渴。
3.补中益气
中医认为,排骨可以补中益气,无论是酱排骨,还是排骨汤,无论是红烧,还是爆炒,排骨都有着补中益气的作用。
4.滋养脾胃
排骨可以滋养脾胃,合理食用排骨,可以保健脾胃功能。
5.改善贫血
排骨可提供血红素(有机铁)和促进铁吸收的半胱氨酸,能改善缺铁性贫血。
6.强健筋骨
排骨富含铁、锌等微量元素,可以强健筋骨。
7.增强体力
排骨有着丰富的肌氨酸,可以增强体力,让人精力充沛。
8.补充营养
排骨富含蛋白质和脂肪,为人类提供优质蛋白质和必需的脂肪酸,可以补充人体所需的营养。
9.滋阴壮阳
中医认为,排骨可以滋阴壮阳,对于女性男性,都是极佳的食疗材料。
做菜好吃都有技巧,我的每道菜都有小妙招,大家搜索豆果”可以直接查看我的菜谱!
喜欢这个食谱记得收藏、关注哦!欢迎在下方留言分享您对这道美食的建议。
首先我们要了解的是,奇门局中各个元素对应人体的不同部位。
以下是奇门遁甲中的一些元素与传统人体部位对应的例子: 九宫八卦: 坎卦: 对应肾脏、生殖系统。
离卦: 对应心脏、眼睛。
震卦: 对应肝脏。
兑卦: 对应肺部。
巽卦: 对应胆。
艮卦: 对应脾脏。
坤卦: 对应胃。
乾卦: 对应大脑、脊髓。
天干地支: 甲: 头、胆。
乙: 肝、颈。
丙: 心、肩、胸。
丁: 心、眼睛。
戊: 胃、肋。
己: 脾、腹。
庚: 大肠、鼻。
辛: 肺、股。
壬: 膀胱、小腿。
癸: 肾、足。
八门: 休门: 对应头部。
生门: 对应腹部。
伤门: 对应脚部。
杜门: 对应手部。
景门: 对应眼睛。
死门: 对应腹部或整个身体。
惊门: 对应口部。
开门: 对应人体的开口部位,如口、鼻。
地盘代表当下,过去,先天,主客中一般代表主,动静中代表静,内外中代表内等等。
奇门遁甲的变化,推演可以说都是从地盘开始的。
如下图一是阴遁四局地盘排列图: 那么从图一中地盘对人体有哪些影响呢? 学习之前我们先了解奇门遁甲中的八门、八神、九星和暗干它们各自代表了不同的意义和象征。
1. 八门: 八门指的是休门、生门、伤门、杜门、景门、死门、惊门和开门。
它们分别代表不同的吉凶状态和场所,对应于不同的生活场景和选择。
例如,休门通常代表休息、安宁,适合规划、休息;生门代表生长、发展,适合创业、求财;死门则代表危险、终结,应避免重大决策或行动。
2. 八神: 八神指的是值符、腾蛇、太阴、六合、白虎、玄武、九地、九天。
它们代表不同的神秘力量和影响,每一神都有其特定的象征意义。
例如,值符代表天乙贵人,主吉;腾蛇代表变化多端,主疑惑;白虎代表凶煞,主血光之灾。
3. 九星: 九星指的是天蓬星、天芮星、天冲星、天辅星、天禽星、天心星、天柱星、天任星、天英星。
它们分别对应于北斗七星(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摇光)加上两颗辅助星(左辅、右弼)。
九星在奇门遁甲中用于预测未来的吉凶悔吝,每一星都有其特定的象征意义和影响。
4. 暗干: 在奇门遁甲中,暗干通常指的是隐藏的符号或信息,它们可能是用来加密通信的,也可能是用于特定的仪式或操作中。
暗干的具体含义和用途可能因不同的流派或应用场景而有所不同。
以上就是奇门遁甲八门八神九星以及暗干的基本信息,接下来我们继续。
从病理看 我们知道节气有十五天,十五天分上中下三元,每一元就是五天。
根据天人相应的理论,气运的运行会对脏腑有影响,一元中这五天中的地盘结构是不变的,变的是每个时辰宫位对应的天干。
如图一为阴遁四局地盘的排盘,在这一元五天中,从子时到亥时一直是如此运转,地盘对应的信息即对人体,气运等影响直到下一元到来地盘才有变化。
例如某人有疾病在头,等到天时运行到戌,亥时时,对应的乾宫时可能就会头脑热,上火,或者血脉出血等现象,或者是阴虚内热,因为丙在乾宫,戌亥时是晚上时间了。
或者排完奇门遁甲局,看问卦的人问卦发病时间(注意是发病时间,不是问卦时间),即看天芮星在哪个宫位,那个宫位即显示病象,而地盘则代表主病,天盘则代表变化趋势,八门则代表人事人为处理方法。
后续我们学习奇门遁甲的会有很多机会结合我们中医来讲。
从生理功能看 我们气血随着时间流注入脏腑,是中医时间医学的一个重要理论,它将一天24小时分为12个时辰,每个时辰对应中医理论中的某个脏腑。
以下是子午流注时间对应的脏腑: 1. 子时(23:00-01:00) - 胆 2. 丑时(01:00-03:00) - 肝 3. 寅时(03:00-05:00) - 肺 4. 卯时(05:00-07:00) - 大肠 5. 辰时(07:00-09:00) - 胃 6. 巳时(09:00-11:00) - 脾 7. 午时(11:00-13:00) - 心 8. 未时(13:00-15:00) - 小肠 9. 申时(15:00-17:00) - 膀胱 10. 酉时(17:00-19:00) - 肾 11. 戌时(19:00-21:00) - 心包 12. 亥时(21:00-23:00) - 三焦 这一理论认为,在相应的时辰里,对应的脏腑功能会相对活跃,因此在养生和疾病治疗方面,会选择在相应脏腑的活跃时间进行调理,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而每个时辰中对应的奇门宫位里即有对应的信息, 例如图一中子时,有辛在里面。
这个辛代表着某种信息,就看问卦问的是什么。
例如他此时发疾病,那么大概可以判断可能是辛信息的疾病,如感冒,呼吸系统疾病。
实际中,我们不能只从地盘去断盘。
但是地盘却是所有信息的先天,基础。
所有的变化皆是定局后,从地盘开始变化的。
断盘时还需要结合九星,八门,八神,暗干,以及时间的推演来断盘。
以上就是奇门遁甲的天地人神大模型!期待我们后续学习奇门遁甲排天盘,九星,八神。
八门另外起一篇文章,因为八门需要飞宫布局。
需要巩固知识的 请前往:揭秘奇门遁甲的定局方法告诉我们如何定局选择哪局奇门。
请前往:揭秘奇门遁甲2地盘排盘告诉我如何排地盘。
我们所提供关于奇门遁甲结合中医看地盘对人体有哪些影响的分析,如果在你的生活中能起到一定帮助,你对于本文所讲奇门遁甲相关内容比较满意,你也可以随时查看每天更新资料。
疏疗中医馆签约国医在线,共建互联网医疗服务平台,意味着医馆可通过互联网为患者提供更便捷、更精准、更优质的健康服务,减少患者取药、现场挂号、预约等位以及缴费等时间,构建起诊前、诊中、诊后全流程服务平台。
疏疗中医馆作为国内首家武医结合的中医馆,由我国著名武术大师沙国政先生之子沙俊杰、儿媳李斌和陈会梅女士共同创办,集中医药研究、中医药教育、中医医疗、中医药养生、中医药文化、武术健身推广为一体,推行“中医治病、武术养生”的全新模式,高品质会员制的经营方式对医馆个性化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充分借助现代移动互联网技术,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体系对医馆来说尤为重要。
国医在线定位于助力实体中医机构互联网化,打造便捷、共享、精准、智能的中医药健康服务共享云平台。
随着互联网医疗行业加速发展,大众传统就医方式被逐步改变,各种商业模式的互联网医疗平台应运而生。
疏疗中医馆签约国医在线,共同推进医馆互联网医疗服务平台建设运营,开启线上线下一体化经营服务模式,是大势所趋,也将为患者带来更精准、更便捷的服务体验。
除了授牌仪式,沙式武术第二代传人李斌、第三代传人黄勇的收徒仪式在疏疗中医馆内一同举行。
据了解,沙式武术是以太极拳、八卦掌、形意拳和通背拳四大内家拳为主体形成的拳械体系,被列入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沙式武术由我国著名武术家、一代宗师沙国政先生所创,先生不拘门派,博采众长,将四大内家拳融汇贯通,并通过实践再创造、再提高,形成了沙式武术内容广博、自成体系、内外兼修等特点。
李斌老师与她的弟子 黄勇老师与他的弟子 李斌老师和黄勇老师分别收下一名徒弟,徒弟向各自的老师跪拜、奉茶、递交《拜师帖》、献礼并诵读《拜师帖》。
李斌老师和黄勇老师向弟子颁发“授徒证书”,最后师徒合影留念。
与一般医馆不同的是,疏疗中医馆将中医与武术相结合,让患者在体验中医文化、感受中医魅力、享受中医服务的同时,注入武术健身手段。
如颈椎、腰椎突出等疾病,许多人由于长期不运动,导致肌肉包裹不住骨胳,即使治疗好也有可能再次突出,而再次治疗不但增加患者痛苦,还会给皮肤带来损伤。
这类治疗复位后的患者,可以通过习武锻炼来使肌肉更有力量、包裹得更紧密,使身体机能达到一个最佳状态,让疾病不易复发。
声明:本网站的主要内容来自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及东西方的民俗文化,并非严谨的科学研究成果。
仅供娱乐参考,请勿盲目迷信。
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