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谜团 > 未解之谜 > 空难

1997年南航空难,中国最惨痛的空难事件之一,黑匣子传来绝望嘶吼

时间:2024-04-01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1997年5月8日,一架从重庆飞往深圳的航班,在着陆过程中意外出事。

最终导致了飞机断裂成三截、大火在跑道上疯狂蔓延,65名乘客死亡33人,另外还有两名空勤人员当场去世。

事后,人们根据黑匣子里的录音,还原了此次事件部分的真相。

那么好好的一架飞机,为什么突然坠毁?到底是飞机本身的问题还是人为操作的失误呢?

九七南航空难的过程

5月8日晚9点17分左右, CZ3456航班如期抵达了深圳机场上空1500米高度,并与地面塔台方面联系,准备降低高度着陆。

可是塔台方面却告知暂时不要着陆,原因有二。

一是天气恶劣、大雨倾盆,贸然着陆危险。

二是航线交错、航班极多,没有下降的空间。

副机长先是申请下降到1400米高度,遭到了拒绝,可是短短10秒后塔台方面又告知,可以下降到900米高度。

于是飞机开始迅速下降,只不过由于速度过快,驾驶舱很快就响起了“下滑道低”的预警。

这时候机长有两个选择,要么复飞、要么强行着陆。

而机长选择了后者,结果飞机狠狠地摔在了跑道上,紧接着还弹跳了三下,跑道上积水四溅。

那一瞬间,坐在飞机上的乘客几乎都被骤然弹起,紧接着又猛的落下,剧烈的疼痛在他们的身上蔓延。

不过比疼痛蔓延得更快的是恐惧——不少乘客都看到,飞机玻璃爆裂,而且天花板上都已经产生了裂痕!

哭嚎声骤然响起,可是却被外面的阵阵雷鸣所掩盖。

经过三次弹跳后,飞机的速度仍旧很快,机组人员再次面临抉择。

要么强行拉刹车、等待停机,要么推起油门、直接复飞。

机长再次选择了后者。

于是这架支离破碎的飞机再次来到1200米的高度盘旋。

飞机乘务人员好不容易与地面联络,让地面清扫出了角落空间,可屋漏偏逢连夜雨,飞机操纵系统突然又失灵了。

以至于这架飞机一度与地面失联、迷失了方向,在雷达中也消失了痕迹。

好在机组人员最终还是控制了飞机、强行展开了降落,只不过由于飞行操纵系统失灵,所以飞机根本就没有来得及减速。

在落地的一瞬间,飞机左前轮便爆裂,整架飞机都被巨大的力道撕成了三段,在跑道上拖起了长达十几米的火舌。

滔天的火光将整个机场照得透亮,苍白的火焰却让旁观者陷入到绝望之中。

万幸的是,在察觉飞机着陆失败后的一瞬间,就有许多乘客朝着机尾跑去,也正是这一举措使得不少乘客最终得以幸存。

可即便如此,最终飞机上的65名乘客中也有33人当场死亡,另外还有两名空勤人员当场去世。

空难的直接原因

1997年南航空难,是我国近现代以来最惨痛的空难事件之一。

然而在悲痛之余,我们也不禁展开思考,究竟是什么造成了这场空难呢?是飞机本身的原因,还是人为操作的失误?

我们先来看看那架遇事飞机。

作为美国波音公司1994年2月才出厂的崭新飞机,1994年2月28日才到深圳正式服役,截止1997年5月7日出事,累计只飞行了8457.5三个小时。

在民航飞机里算得上是非常“年轻”的。

因为民航飞机的使用寿命动辄便在25年以上,而且在服役期间这架飞机也有定期维护。

没有什么重大故障或重大修理项目,也没有超寿使用部件,简单来说,那就是这架飞机没有任何问题。

飞机没有问题,那么问题出在谁的身上,也就不言而喻了。

可以说之所以会造成这样一次空难,从地面塔台到飞机机组都有不可推卸的原因。

首先,是地面塔台的问题。

在那架飞机从1500米下降到1400米的时候,地面塔台果断拒绝了。

可是短短10秒之后,地面塔台方面又告知他们可以下降到900米的高度。

这种行为是有失偏颇的,因为短时间内完成如此剧烈的高度下降,根本难以控制速度,这也是飞机最终坠毁的一个重要原因。

其次,这次飞行任务本就不该进行。

要知道当时可是天降暴雨,而且还间歇性地伴有雷暴,不仅四周能见度极差,飞机灯光效果不好,看不清地面情况。

而且跑道上必然会有大量积水,这种时候执行飞行任务或者强行着陆是有着巨大风险的。

尤其是飞机下降后,没有果断复飞,反而是多有犹豫,这已经违反了相关规定。

最后,机组人员本身做出了很多错误的判断。

比如说刚开始飞机下降的时候,驾驶舱就已经给出了下滑道底的警告。

飞机虽然此时修正了下滑轨迹,但是却没有减小油门,这也是使得飞机产生剧烈撞击且产生多次着陆跳跃的直接原因。

这个时候拉急刹还有挽救的可能,可偏偏机长不收油门,直接导致飞机弹跳一次比一次高。

第1次仅有5英尺,第2次为7英尺,第3次就达到了13英尺,接地垂直过载更是接连提升,严重损坏了飞机部件。

另外,根据录音情况来看,在复飞之前技术人员就已经认识到了操作系统的受损。

比如在录音中多次有人提到“驾驶杆很轻”、“失去重量了”,这就证明当时的驾驶杆连接部分已经断裂。

这时候选择复飞很明显是个错误。

纵然是将驾驶杆拉到底也没用了,根本不能改变飞机大角度下俯的姿态。

带来的结果就是飞机以及大幅角直接触地,最终解体并且引起剧烈的大火。

综上所述,这些一起人为原因造成的重大责任事故,机组人员应当为这次空难承担一定责任。

空难的深层原因

机组人员固然要承担一定的责任,但是这个锅也不能一味让他们来背。

因为在这次空难事件中,南航方面的责任也是不可推脱的,甚至可以说他们的“不作为”,才是灾难发生的根本原因。

首先,南航挑选机组人员时,产生了严重的错误,机组人员根本就没有足够的经验。

这次航班的机长是37岁的林友贵,虽然这个人过去有着12738多个小时的飞行时长,但是绝大多数时候他都不是飞行员。

而只是承担报务员的工作,真正担任飞行员的时间仅有3654个小时。

至于驾驶这款飞机的时间就更短了,单飞仅仅只有22个小时,还不到一天。

就这种情况让他充当机长是非常不负责任的,遇到突发事件时,他也根本无法及时地做出正确应对。

除了机长林友贵外,副机长孔德鑫的飞行时虽然长达15537多个小时,但是他的主职不是干驾驶员的,而是担任机械员这一职责。

真正的单飞时间其实仅仅只有88个小时,让他来配合林友贵,根本就产生不查漏补缺、从旁协助的作用。

至于航班的观察员肖荣仅仅只在这款机型在模拟机上进行过123个小时的模拟训练。

这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突发情况发生后,飞机上的乘务人员乱成一团了。

其次,当时南航公司的管理制度存在严重问题,作风涣散、管理松懈,思想教育不够扎实。

在飞机起飞之前,飞机机组人员明明已经得知了当天恶劣天气,可是他们仍旧在准备不充分的情况下,选择了盲目起飞。

甚至没有为此而定出专门的飞行方案、遇到突发情况下的处理措施。

这直接导致意外发生后,没有人去报飞行高度速度这类准确数据,机长林友贵只能凭感觉判断,自然错误频出。

不仅如此,当时南航的审核制度也有很大的问题。

为了迁就照顾一部分同事,公司领导根本就不对飞行员的实际操作水平进行严格把关。

作为航空公司,本应为乘客的安全负责,在公司教育时应当深化“安全第一”的思想。

可是此时航空公司方面,在思想教育这一块做得令人堪忧,不仅不加强安全教育,而且对当时的形势认知也有所不足。

甚至有一些盲目乐观,骄傲自满的情绪,并且最终使这些情绪传达到了飞行员的身上。

这是非常危险的,因为失去了谨慎心理的飞行员,技术素质会严重下降,这是对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不负责任。

九七空难的影响

而在黑匣子最后12分钟的录音里,我们能听到驾驶舱里传来的绝望的喊声,凄厉喊声中的痛苦,让人闻之落泪。

然而这并不是结束,因为没过多久,飞机上乘客的家属就接到了通知,迅速赶到了机场。

在这之后,绝望地哭嚎就没有停下来过。

乘客家属坐在中巴车里赶到了事故现场,由于无法下车,所以他们只能在车上打开车窗,捂面恸哭。

其中有一部分人是幸运的,他们的亲人在这场空难中活了下来,双方相拥而泣,最终拿着航空公司方面给予的“意外赔偿金”,安然离开。

可是更多的人没有这么幸运,他们只能在无尽的悲痛中去认领亲人的尸体、遗物,然后签下协议拿补偿金,孑然离去。

当然也有一些人不愿意将这件事情揭过,希望航空公司能够公布这次空难的真实原因,给自己的亲人讨一个公道。

然而在得知真相后,他们也大多默然了,因为在这次空难中负有重大责任的飞机驾驶人员,都已经在这场空难中去世了。

再者说,无论多么悲痛,生活总是要继续下去的,于是这些人最终也只得与南方航空公司签订协议,为这次空难画上最后的句号。

飞机上的事情结束了,飞机下的事情才刚刚开始。

这一次空难充分揭露了南方航空公司在发展过程中积累下的重重弊端,暴露出了很多的重大问题,而这些问题在空难后也必将易得到解决。

南方航空公司陷入到了整顿的困境,除此之外,他们还要想尽办法来洗刷这巨大的负面影响。

不过这些事情与那些逝去的鲜活的生命相比,也算不得什么,因为无论南方航空公司如何改进,那些已经逝去的人终究是回不来了。

南方航空的事件,也给予了中国所有民航公司一个惨痛的教训。

于是人们愈发重视飞行中的安全,在321空难发生之前,中国民航已经维持了4227天的飞行安全记录,这在全世界都是独一档的。

也正是因为一旦发生空难,乘客幸存率就会极低,所以很多人才会对飞机避之如虎。

可实际上倒也不必如此,因为相较于其他交通工具来说,飞机已经算是一种较为安全的出行方式了。

据有关数据统计,乘坐汽车可比乘坐飞机危险多了,无论是从初始频率还是从死亡人数上来说皆是如此。

所以大家乘坐飞机的时候也不要有太大的负担,乘坐飞机其实还是比较安全的。

当然,比较安全并不意味着绝对安全,不过这一点倒是可以作为目标,让所有航空公司为之努力。

既然民众摒弃了汽车、高铁,选择了飞机,那么那些把民众送上天空的航空公司,就应当平安的再把他们带下来,这才是他们要重视的第一要义。

切不能为了扩大利润,而盲目忽视乘客的生命安全,这样的航空公司,即使一时做大做强也注定无法走远,而我们也坚信,安全飞机的梦想终有一天会得到实现。

新中国建立以来十大最严重的坠机事件,你知道有哪几个吗?

中国十大空难排名 中国民航重大空难事故盘点 每一次空难所带来的后果都是令人痛心的,它们提醒着我们必须严格把控安全关。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中国民航的十大空难事件。

首先要了解的是,中国在航空安全管理方面的标准并不低。

在东航MU5735航班事故发生之前的3月21日,中国民航的安全飞行时间已经累计达到了一亿小时,这创下了世界民航历史上最为优秀的持续安全飞行纪录。

1、中华航空611号班机空难 据华夏经纬网转载人民资讯的报道,2002年5月25日,中华航空公司(下称“华航”)一架波音747-200型客机,编号为B-18255,从桃园国际机场出发前往香港国际机场。

途经澎湖县马公市东北方23海里的约1万640米高空时,客机突然解体,导致206名乘客和19名机组员全部遇难。

这起中国重大坠机事件搜救长达3个多月,但仅找到了175名遇难者的遗体。

这起事件被称为中华航空611号班机空难或澎湖空难。

当天,一架波音747-200型客机执行该定期航班,机体编号为B-18255(旧编号为B-1866),载有206名乘客和19名机组员(包括正副驾驶和飞行工程师)。

在途中,该客机在澎湖县马公市东北方23海浬的高空处,即海拔约10,640米处解体坠毁,造成机上所有人员遇难。

2、1998年华航大园空难 根据新华社的报道,1998年2月16日发生了一起空难,涉及到中国台湾的中华航空公司一架编号为CI676的A300-600客机。

这架客机在中正国际机场(现台湾桃园国际机场)降落时不幸与附近建筑相撞,造成机上196名乘员和地面6人的生命不幸丧失。

这一悲剧被称为华航的“大园空难”。

经过相关调查,事故的起因是飞机在降落过程中偏离了航道,机长决定重新起飞并抬起机头,然而却未意识到速度不足以承受更大的攻角,导致了即时的失速和最终的坠毁。

3、6·6西安坠机事故 根据中国网报道,1994年6月6日,中国西北航空公司的一架Ty—154M型B2610号飞机执行由西安飞往广州的2303航班任务。

然而,在飞行途中,该飞机失去了控制,最终坠毁在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县鸣犊镇,导致了机上所有160名乘员的不幸罹难,其中包括14名机组成员和146名乘客。

据飞行参数记录仪上的数据显示,飞机起飞后,所有横向和侧向参数均出现了低频大幅度的变化。

这说明该飞机出现了发散型横向飘摆,最终导致了飞机的方向舵、尾翼和右机翼等相继折断,使得飞机解体。

4、1992年南航桂林空难 根据《北京日报》的报道,1992年11月24日,中国南方航空公司的波音737—2523号飞机执行3943航班任务,从广州飞往桂林途中,在广西阳朔县杨堤乡土岭村后山发生了一起严重的空难事故,造成了141人的不幸遇难。

这起事故随后引起了民航部门的关注,组织了国内外多位专家进行调查。

虽然黑匣子被找到并送往上海进行鉴定和破译,但事故原因并未得到官方的权威解读。

这起空难的死亡人数之多使其成为了“中国民航十大空难”之一。

关于事故的撞击过程,根据报道称,事故发生在11月24日早上7点54分左右。

飞机以几乎自杀式的俯冲姿态坠毁在距离桂林奇峰岭机场约32公里处的阳朔县杨堤乡附近的天马山中,撞击点海拔为520米。

从撞击痕迹的判断来看,飞机是以接近90的右坡度侧着撞上山的,机头朝向230~250。

飞机在撞击后粉碎,残骸散落在撞击方向的前面和右侧。

当时事故现场发生了火灾,地面上的杂草被烧毁,但一些树木并未遭受严重损坏。

根据南方航空公司在11月26日上午的公告,共有133人在这次事故中丧生。

其中,内地旅客120人(广东69人、广西25人、天津14人、福建4人、辽宁3人、河北2人、黑龙江2人、上海1人),中国台湾乘客9人和澳门乘客1人。

外国乘客中有3人(其中加拿大1人,西班牙2人)。

针对事故的赔偿问题,南方航空公司决定向遇难者的国内旅客提供一次性赔偿,具体金额为20000元人民币,并且还提供5000元人民币的慰问金、5000元人民币的亲属善后交通食宿费、1300元人民币的托运手提行李费以及500元人民币的安葬处理费用。

事故的原因是由于飞机在下降过程中,右发自动油门出现故障未能同步调整,导致左右发动机的推力不一致。

飞机开始向右滚转,然而机组并未及时察觉。

直到飞机的右坡度达到46度时,机组才意识到情况并开始采取措施。

不幸的是,机组在处理过程中犯下了错误,他们错误地向右修正,进一步加剧了飞机的右滚转。

当飞机右滚转到接近168度,几乎倒扣在空中时,机组突然剧烈地拉杆,导致飞机加速俯冲并最终剧烈撞向地面。

5、东航MU5735空难 根据报道,3月21日,东航一架波音737客机在执行昆明至广州航班任务时,在梧州上空失联,最终坠毁于梧州市藤县琅南镇莫埌村。

这起空难导致132人遇难,其中包括123名旅客和9名机组人员。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之前的4227天里,中国民航一直保持着全球领先的飞行安全记录,如今这一纪录遗憾地被归零。

该次空难造成的后果相当严重,因为飞机残骸深埋地下约20米左右。

此次事故也被评为“中国十大空难”之一。

6、2002国航129号班机空难 根据中国网报道,2002年4月15日,中国国际航空公司(CA)的CA129航班在韩国釜山市坠毁。

机上共有155名乘客和11名机组人员,遇难者129人,幸存者37人。

这架波音767-200ER客机的机长是吴新禄,在事故中幸存下来。

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有三个:天气影响、机场设备故障以及机长吴新禄因为一系列对话而分散注意力。

事故经过: 当天早上8时37分,中国国际航空公司的波音767-200ER客机从北京首都国际机场起飞,两小时后到达韩国釜山金海国际机场,当时正下着小雨和雾霾。

韩国时间11时20分,金海国际机场控制塔要求CA129航班降落36L跑道,然而由于能见度太低,飞机被迫终止降落。

之后,飞机试图在18R跑道降落,但机长过于关注天气状况和与塔台的对话,未注意到飞机已经低于安全高度,等他发现时已经无法挽回。

最终,飞机在11时40分坠毁在机场附近的山上,并发生了火灾。

只有37人幸存,其中包括机长。

事故原因: 国际航空公司的责任: 根据韩国官方于2005年5月发布的调查报告,事故的原因如下: 1.在飞机终止降落并试图转向18R跑道时,机组人员没有按照中国国际航空的操作规定和培训指南行事。

他们没有注意到该型号(波音767-200ER)飞机的最低适航天气条件,也没有留意到再次进场失败应该采取的措施。

2.机组人员没有妥善管理机舱内的人员,导致他们对飞机终止降落转向18R跑道的事态失去警觉,最终导致飞机偏离预定航向,延迟了转向的时间。

3.在转向18R跑道时,机组人员没有及时目视到该跑道,但他们没有立即取消进场,这直接导致了飞机撞山。

4.在飞机坠毁前5秒,副机长建议机长再次爬升,但机长没有回应,副机长也没有主动取消进场。

机场的责任: 中国调查认为,除了以上因素以外,恶劣的天气和航空交通管制人员的不当处理也是事故原因之一。

中国调查显示韩国釜山金海国际机场对此次事故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1.当时在金海国际机场工作的见习塔台管制员朴俊永(Park Junyong)没有持有韩国建设交通部颁发的执业执照,对波音767飞机的特性了解不足,并错误要求飞机下降到213.5米的高度,而正确的高度应该是335.5米。

2.金海国际机场方面没有向机组人员通报当时的天气状况,此前的其他8个航班都因恶劣天气而改变降落计划选择其他机场。

3.当时机场的雷达和助航灯光系统存在问题。

7、1990年广州白云机场劫机事件 中国最严重的空难事件之一发生于1990年10月2日,涉及厦门航空公司一架从厦门飞往广州的波音737飞机。

在起飞后不久,这架飞机被劫持,导致了一系列严重后果。

当飞机迫降至广州白云机场时,意外的连锁反应发生了:它先是相继撞上停在跑道上的一架波音707,紧接着又冲进了一架波音757。

这次空难导致128人不幸丧生,而三架飞机也被迫报废。

如今,这起事件的痕迹仅存于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东部的一个飞机博物馆中。

存留下来的残骸仅有一个发动机、一个轮胎和左起落架。

毫无疑问,这些遗留的部件见证了那个可悲的时刻。

对于这场空难,我们怀着深深的哀悼之情,对逝者表示沉痛的悼念。

这一事件的严重性让我们不得不反思安全措施的重要性,以确保每一位乘客和机组人员的生命安全。

8、2002年大连5.7空难 2002年5月7日21时24分,中国发生了一起重大坠机事件,时地点在大连附近海域。

这次事故涉及中国北方航空公司的一架麦道82飞机。

不幸的是,事故导致103名乘客和9名机组成员全部丧生。

这起空难被列入中国十大空难之一。

经过空难处理小组的调查,他们确认这是一起由乘客张丕林纵火引起的破坏事件。

在救援过程中,范围广泛、难度高。

搜救工作主要集中在海域,面积达到26.7平方公里,其中24万平米采用地毯式潜水探摸打捞技术。

此外,还在53公里长的海岸线和三山岛以西的180平方公里海域进行了认真搜索。

在对大连周水子国际机场的调查中,确认了事故发生时机场的导航和雷达设备均正常运作。

机长出生于1967年,拥有11000小时的飞行经验,副驾驶出生于1973年,飞行时间为3300小时。

两人的驾驶执照和体检执照都是有效的,并且在起飞前通过了例行体检。

此外,飞机在2002年3月27日至4月2日期间进行了一次例行维修,评级为5A。

通过检查相关的仓单和加油单,确认飞机从北京首都国际机场起飞时的重量和配载符合标准。

经过上述调查和仔细推理,空难处理小组得出结论,称这起空难是由乘客张丕林纵火造成的破坏事件。

在这起空难中,有103名乘客遇难,但只有44人购买了航空旅客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以下简称航意险)。

引人关注的是,其中一位乘客购买了7份航意险,最后的赔偿金额超过100万元,而这位乘客就是张丕林。

在事故发生后,这个情况曾引起人们的疑问。

根据规定,购买20元航意险的遇难乘客可以获得保险公司提供的20万元赔偿。

每个乘客最多可以购买10份航意险。

从事人寿保险工作多年的业内人士表示,在中国,购买航意险的乘客通常只占三成左右,普通乘客一般只购买一份,购买7份的情况非常罕见。

据了解,张丕林是大连人,当时年37岁,拥有大学学历。

他曾在公安部门和外贸部门工作过,之后创办了一家装饰公司。

他的妻子曾在保险公司工作。

专家解释称,航空意外保险主要覆盖因意外事故造成的伤害,而故意引起的伤害不在理赔范围内。

9、1981年8月22日远航空难 根据《北京日报》的报道,1981年8月22日,中国台湾远东航空公司发生了一起重大空难。

当天,一架波音737客机(103号班机)在台北飞往高雄途中,在苗栗县三义乡山区空中解体,导致机上的110人全部遇难。

远东航空公司成立于1957年,总部位于中国台湾的台北市,该公司开通了台北飞往高雄的航线,并于1962年开始运营。

此次事故被列为中国民航历史上的十大空难之一。

2019年底,远东航空公司宣布停止所有飞行业务。

经过调查,最终得出苗栗县三义乡空难的结论是,飞机机身下部结构存在大量腐蚀性损坏,其中许多位置出现晶间腐蚀和蒙皮变薄、脱落性腐蚀,导致大量腐蚀性穿透的凹坑、小孔和裂缝。

这些细小的腐蚀损坏在飞机之前的高强度使用中相互作用,逐渐扩大。

在一定的飞行高度和压力差作用下,飞机发生了快速断裂,导致机舱瞬间失压,并引发机体框架的结构性破坏。

这种破坏扯断了控制缆线和液压管线,最终导致飞机在极短时间内失去了操控能力并解体。

责任完全在于远东航空公司,他们只注重增加航班数量,疏于对飞机的保养维护和探伤工作。

10、1988年西南航空空难 根据《北京日报》的报道,发生在1988年1月18日的中国西南航空公司的伊尔-18-222号飞机事故是一起非常严重的事件。

这架飞机当时执行的是从北京到重庆的航班任务,在接近重庆机场降落时坠毁,导致机上的108名乘客和机组人员全部遇难。

这次飞行事故的直接原因非常明显:起初是4号发动机出现了机械故障,该故障引发了发动机的失火和坠落,最终导致整个飞机失去控制。

此外,还有一些其他综合因素对这起事故产生了影响,例如顺桨管布局不合理等问题。

根据报道,这起飞行事故的直接原因可以归结为4号发动机故障。

特定航空公司的维修厂存在着起动发动机检修方面技术文件不完善、工作卡(单)登记不认真等问题。

内场缺乏检验人员,并且缺乏必要的检测手段和有效的质量保证系统,因此无法保证检修质量。

此外,民用航空103厂在发动机大修质量和管理方面也存在许多问题。

除了直接原因,还有一些其他综合因素(如顺桨管布局不合理等)也对事故发生起到了作用。

由于机型众多且发展迅速,航空公司面临着航材短缺、人员培训、地面配套设施以及通讯导航设备等方面的困难,这些因素无法满足需求,给技术管理和质量控制带来了很多挑战,同时也产生了许多不安全因素。

注意:本文章的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速删

马航MH370有了新内幕?失事10周年将重启搜索工作,谜团有望揭开

2014年3月8日,MH370航班从吉隆坡飞往北京的途中失联,239人至今下落不明,其中有154名中国人,让失联家属痛苦了10年。

这期间马航因为技术性破产和重组,官方搜索工作中断,但是家属们一直没有放弃。

笔者就注意到,有家属在网上发帖表示,“在人和飞机没有定论的情况下,马航让我签免责领钱我是坚决不同意的!赔偿可以要,但不能免责!不追究这个事绝对不行。

” 2014年3月8日,一架波音客机从马来西亚吉隆坡国际机场飞往北京,到了越南的上空,离北京的距离越来越近,此时突然和马来西亚的雷达失去了联系,在失去联系之前,飞机经过了复杂的机动行为,似乎是有计划地避开雷达监测,并以不断变动的高度和速度继续飞行,从此这架飞机的去向永远成了谜。

十年间,马航MH370失联令人痛心,154位中国乘客下落不明。

即使科技飞速发展,卫星能够发现地球表面的细微变化,却仍无法定位一架消失的飞机,这无疑给许多家庭带来无尽的苦恼。

即使美国的GPS技术再先进,也无法解释为何搜索不到失联的MH370。

在MH370事发后,我国已积极开展北斗定位系统的开发与国产大型客机研制工作。

关于该事件的原因,民间研究者普遍猜测此次事件与美国有关。

基于2014年美国信息技术实力,一架庞大飞机的消失必然有迹可循。

虽然美国方面未能找到失踪飞机,但是制作了一部三集的纪录片——《MH370消失的航班》,时长达到了三小时以上,试图还原自MH370失踪以来的整个事件过程。

美方认为,此事可能是由俄罗斯间谍完成的,包括机组成员在内,这些机组人员与俄罗斯毫无利益关系,因此不存在作案动机。

此外,假设此事为俄罗斯所为,那么凭借美国先进的飞机后台控制能力,飞机不论坠毁在哪儿,都会立即被发现,然而目前尚未发现任何线索,唯一合理的解释就是制造飞机的厂家清除了所有相关信息。

诸如此类的推断和分析,从未中断,无论是阴谋论还是博眼球的说法,都在刺痛家属们悲伤的心灵,因为无法判断这些到底是不是真相! 为了寻求真相,美籍乘客家属将诉讼递交各地法庭,然而只能面对跨度更大的马来西亚案子。

然而,底传来振奋人心的消息——北京法院开启了对此事件的审理程序。

对于失联者家属而言,这无疑是喜忧参半的消息。

经过漫长的等待,现在迫切需要处理现实生活中的各种事务。

人们密切关注的是为何此案审理仅仅进行了如此缓慢?综合各方说法,如下几点可能揭示其背后的原因: 首先,该案极为特别,基本以调解和持续的庭前调查为主导。

从起因来看,MH370的消失已属罕见,关联方包括马航、新马航、波音公司、发动机制造企业乃至保险公司等,由此引发了多方诉讼。

其次,家属们强调“找人”为首要任务,赔偿仅为伴随要求。

虽为索偿之诉,但更重要的是寻找失踪亲人的线索,以便早日揭晓事故原因。

至于赔偿,他们期望设立基金,以期家属能监管搜寻工作。

最后,马航已发生剧变,被称为“旧马航技术性破财”。

自2015年初期公布当事人全部离世的消息以来,马来西亚政府改变相关法规,使马航历经危机,最终化为"新马航"。

根据修订的第765号法案,新马航无需抵御旧马航的责任。

然而,这份消息一直保密至同年9月,当“新马航(MAB)”正式形成后,马来西亚方才向各国外交表明,两家马航间无债无责。

本质上,旧马航精减近六千员工,转型为之。

2017年,中国法院接受马航MH370公诉案件,新马航代表辩称"无债(医务人员传染病)、无冤",中方惊讶且愤慨。

历经艰辛,马航MH370事件在11月27日正式开庭。

据了解,共有40多名乘客的家属提起了诉讼,案件将于10天内在北京朝阳法院分别开庭审理,虽然每个家庭的诉求不同,但是主要方向还是“找人”。

这次系列案件庭审各不相同,但是最大的共同点就是:被告若无其事,只说了一句“同意使用中国法律。

” 家属们的不放弃,加上中方对马方持续的要求,是这次重启搜索的重要条件之一。

另外,马航6年前的最终调查报告,终结了所有的调查工作,但是其中一句话耐人寻味——马来西亚说“不排除人为因素的可能”。

马航MH370失联将满十年,中国失联家属再赴马来西亚,据称:马方主动提出召开发布会或有重大事项发布。

果不其然,“航空史上最大的谜团”又迎来了新的转机。

第一,家属们积极参加十周年活动,体现了“不抛弃、不放弃”的决心; 第二,家属给马来西亚总理写了一封信,表达了申请自担风险悬赏搜索的意愿; 第三,有名叫美国“海洋无限”海底勘探公司的研究团队称:马航MH370并非“自由落体”坠海,或在控制下迫降。

在这样的背景下,马来西亚交通部长陆兆福在纪念MH370航班失联10周年的活动上表示,如果有新公司提出可行的建议或可靠的线索,马来西亚将考虑重启对MH370航班的搜索工作。

这表明尽管过去10年里的搜索工作均未能发现飞机的任何踪迹,但马来西亚政府仍然没有放弃寻找该航班的决心,甚至已经为重新搜索做好了准备。

值得一提的是,在活动中还展出了3块来自MH370航班的残骸。

这些残骸为未来的搜索工作提供了可能的方向和线索。

2017年和2018年的搜索工作虽未成功,但此番新动向也说明了对MH370航班的搜索可能会取得新的突破。

“海洋无限”也表示可能会运用新技术进行搜索,这为重新搜索工作提供了技术支持。

无论是新线索、新技术还是马来西亚政府的新决定,都有可能为这一航班失联事件的真相带来新的转机。

尤其是“海洋无限”的研究很有开创性,两名研究人员(帕特里克·布莱利、让·吕克·马尔尚)在接受“红星新闻”专访时表示:他们的研究提出了一个未经搜索的坠机区域,认为飞机在“经验丰富的飞行员”控制下落入该区域,这与先前普遍接受的“自由落体”坠海假设不同。

具体的细节咱们先不讨论,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一看“红星新闻”的专题报道:《“预计最快10天找到马航MH370”:新研究指向未经搜索的区域,认为飞机“在精确控制下水上迫降”》。

结合现在的情况,咱们可以大胆猜测一些事情: 第一,马航MH370的真相其实已经清晰,只不过因为大国博弈的原因,一直被隐藏,有些网络传言称是美国制造了这一切,或许是选项之一; 第二,马航MH370可能是人为制造的事件,10年后一些压力降低,等到揭开谜底的时间了,尤其是美国霸权主义衰落的间隙。

总之,关于马航MH370还有很多不确定性,但是也许真的找到真相,让家属早日从悲伤中缓解过来。

我们也想,那辆停在首都机场10年的红色雷克萨斯LS能等来它的主人最准确的消息。

#马航MH370乘客家属发声##马来西亚:尽快重启马航MH370搜索#

声明:本网站的主要内容来自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及东西方的民俗文化,并非严谨的科学研究成果。

仅供娱乐参考,请勿盲目迷信。

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

标签: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