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式太极拳第七十六式 单鞭
动作和要点皆与第五式"单鞭"相同。
(图21- 26)
陈式太极拳第五式单鞭
动作一:身微右转即向左转回;同时右手顺缠向内、左手逆缠向外各翻一个圈,随即右手变勾手右举,左掌弧形移至腹前,在身体左右旋转时,左脚也随着以脚尖点地辗转。
图21- 22
动作二:接着重心全部移于右腿,提起左脚,身体下蹲,即以左脚跟向左虚虚贴地铲出,此时胯根更撑开,随着重心左移,渐至左脚尖落地,左腿变实。
(图23-24)
动作三:左掌自腹前稍向右上托,即弧形向左顺缠,缠至左侧,高与肩平时,以掌根微下按;当左手缠至左方转按时,右手配合着微微顺缠向外形成开劲;两腿虚实比例也同时加大,一经形成单鞭,即松开后胯,将身体转正。
(图25-26)
要点:
1.动作一中,两手在身右各翻转一个整圈时,须运用腰脊作轴来带动,才能做得圆劲洒脱,并要使该动作表现出:劲是从右脚跟通过脊背上升而形于左手指,然后松开后胯,当再转正时,又表现出该劲从左手指横过脊背,乃至右手合拢地勾上的。
该动以左脚跟落地为实,但要注意"虚"非全然 .无力,"实"非完全站煞,因为左脚跟落地辗转时,重心在左腿上也随着身体的转动有所增减。
2.动作二中,左脚左迈,要求脚尖翘起,以脚跟贴地轻轻铲出,如猫捕鼠时迈步一样,能稳而不滞、轻而不浮,显得既沉着而又轻灵。
3.太极拳要求意气须换得灵,单鞭就是一个好例子,左手左缠时意注左手,待到完成身体转正时,意又转注于右手上,所以图25与26不同,前者意注左手,后者已移转到右手。
4.此式以左手运动为主,加大左手的运动量,因为在整套拳中左手比右手运动得少。
另要求左手转臂向左如柔软的鞭子一样甩出去,将劲运到左掌中指上(如图25)。
由于该式与右手运动为主的懒扎衣相对,因此懒扎衣与单鞭为太极拳第二势,呼为二仪势。
另外,虽皆以练一只手为主,但须牵动到一动无有不动,以达到节节贯串。
这种要求比双手练习全动要困难些,须以运用特点五作为重点。
5.太极拳八个特点要表现在每一个动作中,也可以说太极拳是八个特点联合运动的拳。
过,就某一个动作而言,则以某一个特点为主要内容,其余特点为次要,但并不等于不再运用其余特点了。
因此要明确前面所提特点五,仅是指该式中以此特点为主而已。
6.太极拳的任何动作,都要求"劲以曲蓄而有余",所以在做该式时必须注意使右胯及关节微屈,不要伸直。
陈式太极拳第七十七式 雀地龙
动作一:身体左转,左腿前弓。
同时两手变拳逆缠,右拳自右而下经腹前向左上撩,拳心朝上;左拳向右合于右臂上侧,拳心朝里,两手合住劲。
(图2 3 8)重心右转,身微右转,右腿屈膝下蹲;同时,两手右顺、左逆缠,左拳自右臂里侧向左而下、右拳自左小臂外侧向右而上分别展开,左拳伸至左膝上,左拳心朝右上,右拳心朝右上。
(图2 3 9)
动作二:身微左转,左腿下沉仆腿,右腿继续下蹲;左拳前伸至左踝上侧,拳心朝上,右拳微下沉;眼平视前方。
(图24 0)左脚尖外撇,身体向前而起,蹬右腿,弓左腿,成左弓步。
同时,左拳以拳面向前上方冲起,拳心朝里;右拳转臂顺缠下落于右胯旁。
(图2 4 1)
要点:
1.此式与跌叉不同点,仅为不跌倒,是在右拳转臂自上右缠时后面的右腿不贴着地面,但须尽量下蹲;其他各部分与跌叉要求相同。
2.此式与跌叉同样,为了适合不同对象,可以改为左腿腿肚不贴地,而尽量做到下势(图2 3 9)的样子。
3.此式先作双合的卷劲,卷而后放(利用离心力),放到极开和极低时再利用放后双手再合的向心力,将劲运用到右拳上,起着将身领起的作用。
陈式太极拳第七十八式 上步七星
动作:左脚尖外撇,身体左转,重心向前全部移于左腿,右脚前上半步,以脚尖点地。
随着身体左转的同时,左拳顺缠里合;右拳顺缠,自右而下随右腿上步时向前经左腕外侧冲起,两拳以腕部交叉,拳心皆朝里。
随着右脚上步以脚尖点地时,两拳以腕部紧贴的交叉点为轴,自上而里向下而前绕一小圈后向前变掌微挺。
(图242-243)
要点:
1.太极拳的每个拳式,在练习时都要求一动无有不动,而每个拳式中又必有其运动的主要部分;此式则以腕部为主,对腕部有着良好的训练。
当然在其他拳式中腕部也在活动,而在此式中其他部分也在活动,这里仅是指哪一部分为主而言。
2.由于太极拳要求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又须沾粘连随,去掉顶匾丢抗,因而彼此运用擒拿的机会较多;此式为解脱双手被擒拿的一种转法。
声明:本网站的主要内容来自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及东西方的民俗文化,并非严谨的科学研究成果。
仅供娱乐参考,请勿盲目迷信。
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