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风水 > 功法典籍 > 太极拳

南昌年轻人爱上练习太极拳

时间:2024-10-31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每天清晨,当你走在公园、小区空地或是附近的景区街道,常常能看见一支支太极拳队伍,他们穿着专业的太极服,伴随着舒缓放松的背景音乐,练习着太极拳法。

休息间隙,大家还围在一起互相探讨着练习太极拳的心得体会。

  说到“太极拳”,多数人认为这是一项专属于“银发族”的健身项目。

然而经过记者多日走访了解到,现在南昌有多家太极拳馆成立,吸引了不少年轻人进馆学习太极拳。

此外,南昌的一些中小学校也开展了太极拳相关兴趣课程,让孩子们在修身养性、强身健体的同时,传承太极文化。

  现状——

  南昌有近10万人练太极,其中5%为年轻人

  上午9点,在洪都公园的中间空地上,随处可见来这里晨练的市民,广场舞、健身操、太极拳……大家都充满了热情与活力。

  今年60岁的叶志强是一位太极拳爱好者,也是江西省太极拳协会常务理事,早在1985年的时候就开始学习太极拳,至今已经近40年。

“太极拳是一项老少皆宜的健身项目,下到3岁小孩、上到90岁老人都可以练太极拳。

”叶志强告诉记者,太极拳逐渐在南昌兴起是在2000年左右,因为练太极拳能够强身健体,对心脑血管以及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都有很多好处,“这也是很多老年人练习太极拳的原因之一。

  但是,太极拳并不是一项专属于老年人的项目,作为一项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太极拳如今深受南昌市民的欢迎,尤其是近些年来,越来越多人开始接触太极拳、爱上太极拳。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南昌市练习太极拳的人群已达到10万余人,其中年轻人占5%,40岁左右的中年人占15%,“而且我们发现,练习太极拳的人群中,女性占多数。

  据业内人士介绍,目前南昌市普及的太极拳种主要以陈氏太极拳老架、杨氏85式太极拳和竞赛套路为多数,每一类太极拳种都有各自的特点。

例如陈氏太极拳快慢相间、刚柔相济;杨氏太极拳拳架舒展大方,动作柔和、缓慢;而竞赛套路具有规范性、竞技性、传统性、普及性等特点。

  好处——

  坚持练习身体素质明显提高

  今年51岁的陈立伟自幼习武,之后又对太极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至今他已经练太极拳有近20年时间,每天坚持清晨5点多起床练习2小时,晚饭后还要练习1小时。

“这么多年坚持下来,身体柔韧性、身体素质、身体灵敏性比同龄人甚至比很多年轻人都要好。

  2012年,邵小英接触了杨氏太极拳,至今习拳已有12年时间,能够深刻地感受到太极拳给她带来的好处。

“没有练习太极拳之前,我常常感冒,还经常失眠。

”经过多年太极拳的练习,邵小英的身体素质提高了不少,感冒、失眠的情况也有极大改善。

  今年53岁的郑阿姨,2年前开始练太极拳,“练太极拳之前我一直有失眠的症状,需要靠安眠药才能入睡。

”一次偶然的机会,郑阿姨在朋友介绍下认识了一名太极拳老师,经过一段时间学习后,郑阿姨失眠的症状好转了很多。

  “我今年已经80多岁了,自从练了太极拳之后,我的腰都能直起来走路了!”每天练太极拳的陈奶奶告诉记者,以前她的身体不好,腰疼、腿脚不便,走路都颤颤巍巍的。

而现在的她,身体明显硬朗了很多。

  延伸——

  多家太极拳馆落户南昌,定制化课程吸引年轻人

  太极拳作为中国传统武术的瑰宝,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

记者经过查询了解到,目前南昌已拥有10余家太极拳馆,这些太极拳馆不仅提供传统的太极拳教学,还会根据年轻人的需求和特点,推出定制化课程。

  位于西湖区朝阳新城的陈家沟太极拳馆至今已在南昌开馆14年,刚开馆时仅有30多名学员,而现在,拳馆每年都有300多名学员报名学习太极拳,“最小年龄的是7岁,最大年龄的是80岁。

”馆长程保荣告诉记者,多年来随着不少家长思想观念的改变,越来越多的年轻群体以及学生群体加入到学习太极拳的队伍中来。

为了满足年轻群体对时间上的要求,拳馆特设晚上班和周末班,还根据年轻人的身体条件及兴趣特点进行针对性教学。

  此外,记者从红角洲今年5月新开业的武韵轩太极养生拳馆了解到,该拳馆教学模式采取小班制和预约制,这样既能够让学员合理安排时间,还能够针对每一位学员的特点进行教学。

“像针对小朋友的,我们一般预约在周末和寒暑假上课,上班族一般晚上或者周末上课。

  发展——

  推动太极拳进企业进社区进学校

  在南昌县芳草学校,每周五的大课间操时间,全校六年级至九年级近1400名学生一起练太极拳,场面壮观。

据学校老师刘检琴介绍,自2016年该校开办以来,便推行年级特色体育课程,而太极拳在六年级至九年级的体育课程中被列为必修项目,至今已经坚持了8年。

  南昌市武术协会副主席熊国平告诉记者,多年来,太极拳作为一项健身项目一直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为了更好地推广太极拳,南昌市武术协会不定期开展各项大型太极拳展演活动和比赛,通过互相切磋交流的方式,吸引社会各界太极拳爱好者参与。

此外,为了规范太极拳的技术,南昌市武术协会专门培训了近80名专业教练员、裁判员,陆续走进社区、企业、学校,教社区群众、企业员工以及广大师生练习太极拳,“目的一是为了传承太极文化,二是让大家感受到练习太极拳给身体带来的好处。

  熊国平告诉记者,传承和推广太极文化是南昌市武术协会的责任。

他们将会一直坚持下去,让更多年轻群体加入进来,让更多人受益于太极拳的健康与养生。

“英雄马”专属福利来了!南昌多个景点推出门票优惠

“英雄马”专属福利来了!南昌多个景点推出门票优惠 【“英雄马”专属福利来了!南昌多个景点推出门票优惠】备受瞩目的2024南昌马拉松赛事将于11月10日在八一广场鸣枪开赛,35000名选手将跟随着江水与历史的足迹,奔跑在英雄城的赛道上。

为了回馈广大参赛选手的热情参与,南昌也拿出了满满的诚意,为参赛选手送上了多重福利。

11月7日起,参赛选手可在5个月内免费参观滕王阁景区一次。

11月6日至11月12日,参赛选手参观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博物馆可享受门票半价优惠,购买文创产品还可享受8.8折优惠。

11月7日至11月10日,参赛选手游览南昌舰主题公园、狮子峰景区、厚田沙漠可享门票5折优惠,洪崖丹井景区不仅为参赛选手提供免费门票,还为其随行家属提供门票5折优惠,南昌市小平小道陈列馆、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南昌新四军军部旧址陈列馆、八大山人纪念馆也为参赛选手提供无需预约的绿色通道。

#我在南昌跑马拉松##2024福特烈马南昌马拉松##2024年南昌马拉松##江铃福特烈马2024南昌马拉松#

重庆坠江公交事件过去后的15天里,公交司机又被打了16次

不久前坠江的重庆22路公交车,葬送了15条鲜活的生命。

调查结果一出,网络空间一时群情激愤。

不久前坠江的重庆22路公交车,葬送了15条鲜活的生命。

调查结果一出,网络空间一时群情激愤。

我们愤怒讨伐抢方向盘的始作俑者,我们反思悲剧应该怎么避免,我们悲悯地希望被牵涉的家庭都能早日从阴霾中走出来。

但没想到的是,即便许多人都反复讨论、反思这场警世悲剧,还是没能为类似事件按下终止键。

重庆公交坠江后,短短半个月又发生了16起类似事件 距重庆万州公交车事故已经半个月,但事故发生前的5秒画面,仍旧历历在目。

公交车掉落时的尖叫声刺痛了每个人的神经。

但血淋淋的代价并没有让危害公共安全的“巨婴”们长记性。

就在重庆事件的第二天,湖北咸宁的一辆公交车上,一名女乘客正在对司机撒泼。

推拉撕扯的动作持续了整整20秒。

与重庆闹事女乘客相似,这次也是“坐过站”引发的纠纷,更过分的是,这位女乘客还想免费坐返程公交回上一站。

为了省掉这一块两块的车票钱,她上演了一系列耍赖、诽谤、强词夺理的戏码: 面对司机对其逃票行为的质疑,她骂司机“素质低”、“人渣”。

她觉得司机关上前后门的举动是“限制她的人身自由”,并把自己长达20秒的拉扯定义为不畏强权的“反抗”。

在事后采访中,该乘客异常坦然地说:我抢方向盘,难道司机没意识到危险? 不得不说,如此这般令人气绝的逻辑鬼才,不去做传销、微商真的是屈才了。

拿撒野当真理的,还有无数个。

湖南湘潭一位老人也坐过站了,见司机不肯当即停车,老人愤怒地抢夺方向盘。

这套“拍桌子瞪眼睛”的策略之前可能百试百灵,毕竟坊间关于“老人变坏还是坏人变老”都已经讨论了八百个回合。

可能老人从没想过他的行为伴随着多大的危险,他只是单纯地认为:“尊老”这件事,就该由社会买单。

觉得错都在别人身上的,还有北京这位拿整箱牛奶砸司机的乘客: 在她的世界里,她想下的地方,就是站台。

不停车,就捣乱。

下面这位江西新余的大爷也是,就算离车站只有十几米又怎样?他就是想如他所愿地下车。

甚至在女司机停车、打电话报警的时候,他还意犹未尽地抢拽方向盘,怒气冲冲地指指点点。

错而不自知,是这类人的共性。

“疯”而不自知,是他们的统一行动指南。

别人自保式的还击,在他们眼里更是暴虐的催化剂。

据不完全统计,在重庆万州公交车坠江事件发生后,各地又报道了16起任性乘客大闹公交车、危害公共安全的事件: 10月29日,湖北咸宁,不想买票的乘客推拉摇拽司机; 10月29日,北京,乘客用整箱牛奶狠砸司机; 10月31日,辽宁沈阳,妻子抢夺老公的方向盘,致路人1死3伤; 11月1日,江西新余,乘客辱骂、殴打女司机; 11月2日,江西新余,还没到站就想下车的乘客抢夺方向盘; 11月3日,贵州贵阳,因为玩手机坐过站的乘客欲抢方向盘; 11月3日,广西钦州,不愿买票的乘客爆粗口、多次挥拳欲殴打司机; 11月4日,湖南湘潭,坐过站的乘客辱骂司机、抢夺方向盘; 11月4日,安徽岳西,未到站就想下车的两名乘客殴打司机; 11月4日,江苏淮安,坐过站的乘客辱骂、拉扯司机; 11月6日,贵州贵阳,乘客大力抢夺方向盘; 11月6日,江西南昌,未到站时要求停车无果,乘客拉扯司机; 11月7日,贵州遵义,被司机告知乘错车之后,乘客死死掐住司机脖子; 11月7日,山东滕州,乘客要求提前发车遭拒,打骂司机、拉扯车门; 11月8日,安徽阜阳,要求停车被拒,乘客两次拉扯方向盘,强行踩刹车; 11月10日,广西南宁,乘客用灭火器砸门,还想打司机; …… 被报道出来的尚且有10余件,那没报道出来的呢? “海恩法则”说,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

以上这些暂时还没带来巨大代价的风波,很有可能正一刻不停地导向下一场震动全国的悲剧。

人型火药桶的威力,到底有多大? 不少网友的评论中用到了“顶风作案”一词,大家不理解,在全民关注公交车事件的风口浪尖,为什么还有人敢犯众怒? 其实这并非顶风作案。

巨婴族们一以贯之的暴烈情绪、巨婴思维发作起来,根本不受时间空间的制约。

就像这位乘客,只是因为司机告诉他搭错了车,就上演了锁喉擒拿术: 又如这位乘客,他的疯狂居然只是出于“情绪失控”,连“坐过站”这样的诱因都没有。

所到之处,寸草不生。

他们都有一个共同表现——情绪一点就着,堪称行走的火药桶,人群中易燃易爆炸的那种。

一旦情绪失控,他们的面目很难不让我们联想到“激情犯罪”,哪怕引燃一切的导火索再小,也足以带来伤亡和险情。

“冲动是魔鬼”、“规则就是底线”两句简单至极的道理,却在社会生活中一再失灵。

不然,我们怎么会看到这么多闹剧般的事情反复上演? 航班延误就大闹机场,诊疗分歧时就痛殴一顿医生,同伴没赶上高铁就挡着门让大家一起等,连霸座党都足以组成一个豪华套餐了…… 如果把场景缩小一点,你会发现,情绪容易失控的人最常伤害的,其实是他们的亲人、爱人。

夫妻吵架演变成阴阳两隔,情侣矛盾发展成激情杀人,剧情之夸张总让人惊诧与心痛。

重庆一对夫妻吵架,妻子驾车离开,丈夫阻拦被撞,后脑勺着地不幸当场身亡 有人说一个控制不了自己情绪的人,往往很难掌控自己的人生。

极端情绪就像处于潜伏期的病毒,平时不易察觉。

一旦发作,就会挤走理智,占据大脑,行为失序,破坏一切。

我们见过太多一言不合就要拼个你死我活的人: 四川崇州一个男子被陌生人的脏话激怒,抄起弹簧刀捅死对方; 重庆一对夫妻吵架,妻子怒气冲冲想开车走人,丈夫拦在车前,妻子生气地一脚油门把丈夫撞死了; 重庆一对情侣看婚房的过程中,一点小小的争执让男子狂躁地勒死了未婚妻; …… 有的受害者只是纯路人,有的是与“火药桶”有亲密关系的人。

但在无法管理情绪的人的世界里,他们六亲不认,任何人都笼罩在他们的阴影之下,成为不堪一击的弱势群体。

为了躲避横祸司机和围观者都拼了 我们曾有过不切实际的幻想,以为重庆15条人命的血泪教训能带来一些不同。

但事实证明,总有人缺乏规则意识、情绪管理、社会公德。

短期内没法消除巨婴思维,为了躲避横祸,我们每一个公共空间的参与者不得不变得小心翼翼起来。

一位开了20多年公交车的老师傅,把“忍”字贴在自己视线范围里,一贴就是6年。

面对颐指气使的乘客、语言攻击、推搡指摘,这位女司机忍住怒火,冷静地停车报警。

但事后她还是气哭了…… 为了不让司机那么辛苦,同时也出于共同维护秩序的目的,许多乘客也在用实际行动摆脱“冷漠看客”的标签。

他们在公交车的醒目位置张贴提示: 当车厢里出现矛盾的时候,他们站出来劝解闹事乘客:重庆公交车怎么掉下去的你不知道吗? 有人下错站了,其他乘客齐声道:自己下车走! 遇到有人意图抢方向盘、干扰司机驾驶,他们挺身而出,合力将其拖拽下车。

全国多地公交车里正在竖起司机隔离门。

据说还会对司机开设心理疏导课,设置委屈奖。

可以说,我们的防御措施已经武装到了除始作俑者以外的所有地方。

但这些方法就能杜绝隐患了吗? 如果不能从心理根源上断绝巨婴思维,如果继续维持目前较低的滋事成本,谁都能预想到,下一次,巨婴会以更加令人憎恶的面目出现。

护栏只能做到物理上的隔离,与其指望护栏,不如相信:对规则的重申、确保、敬畏才能真正解救我们。

来源:凤凰周刊

声明:本网站的主要内容来自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及东西方的民俗文化,并非严谨的科学研究成果。

仅供娱乐参考,请勿盲目迷信。

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

标签: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