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风水 > 功法典籍 > 太极拳

太极拳中“骨盆”运动的来龙去脉

时间:2024-11-18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1、骨盆偏沉与丹田蠕动

练习太极拳中骨盆像托着一个大水囊一样托着小腹。

小腹内的各种脏器都是柔软的。

在练习太极拳时小腹放松的状态下,内中柔软的脏器像半囊水似的随着骨盆的运动而蠕动,形成丹田内转。

丹田内转是一种行拳的动力,对全身都有带动作用。

练习太极拳时丹田产生带动作用的原因有二:第一,小腹内脏器具有一定的重量和流动性,蠕动起来会产生一定的离心力、向心力、惯性力和翻滚力;第二,在立身中正的状态下行拳,身体各部位所受地心引力合力的作用点(重心)就在腹内蠕动的脏器之中,随脏器的蠕动而移动。

练习太极拳时重心点的位置是全身各部位运动姿势和平衡关系决定的;反过来,重心点的位移必然会引起身体各部位姿势和平衡关系的调整,即引起肢体运动。

基于上述两点,所以太极拳要求全身各部位的运动都要起于丹田,归于丹田,服从丹田,支持丹田。

全身各部位对丹田蠕动都有影响,其中影响练习太极拳最直接的,一是上面横膈膜随呼吸的升降,二是前面腹肌的收放,三是命门的推拉和肚脐的吞吐,四是左右两胯的虚实升降,五是下面会阴的提落,六是后面尾闾的运动。

但不论哪一条,练习太极拳都受骨盆偏沉运动的影响。

例如,因为骨盆后侧的尾闾偏沉前收,骨盆前侧的耻骨上支上托内卷,才有肚脐内吸和命门后撑,才有腹肌上提内收,才适于吸气,才有横膈肌的下降,因此练习太极拳也才有丹田的向上翻卷。

所以说,练习太极拳丹田是随着骨盆偏沉而蠕动的。

骨盆向哪边偏沉,丹田就向那边流动;练习太极拳骨盆哪边上托,丹田那边就向上翻卷:“这边偏沉一点点,它就往这边流,那边偏沉一点点,它就往那边流。

偏沉,一点点起来了;偏沉,一点点下去了。

"

骨盆偏沉的部位是不断变化的,变化的一路像钢琴弹滑音似的,虽是一扫而过,但扫过的每个键都会向下按响,不会漏掉、跳过。

练习太极拳骨盆依次偏沉的变化路线,既可以是前面耻骨上支与后面尾闾之间的,也可以是左右两胯之间的。

左右之间的路线既可以是比较模糊的,也可以是比较清晰的。

能清晰感觉到的既可以从一胯轴(股骨顶)绕过后面的尾闾到另一胯轴,走个半圆;也可以从一胯(一般是从实胯)的环跳穴经坐骨、裆、另一胯的腹股沟、胯轴到坐骨,走个S线。

具体走什么路线,与动作、放松和意念关注都有关联。

练习太极拳意念不能不想,又不能想得太认真,还是勿忘勿助、自然而然好。

骨盆依次偏沉的路线不同,丹田的蠕动方向也就不同,或前后,或左右,或上下,或斜向,不论向什么方向蠕动,过程都是润滑的、圆转的,所以,丹田蠕动又叫丹田内转。

骨盆依次偏沉的路线不论怎么走,第一,每个偏沉点都是凭着自身重量,顺着地心引力向下松沉,都是自然松出来的,而不是相互推拉,不是用力做出来的。

第二,练习太极拳骨盆与腿之间的关系是骨盆向腿送力,是腿随骨盆偏沉变化虚实。

即使上体要借腿脚的伸蹬之力时,骨盆也要向下塌住劲,上体也只能借腿脚向下伸蹬的反作用力,而不能直接用腿向上顶骨盆。

不是腿向骨盆直接送力。

练习太极拳即使骨盆如球旋转,也像杂技中人在球中走一样,人脚就是偏沉点,使球通过偏沉点的不断变化而自己转动,而不是人在球外推动。

不能用两腿的交叉力扭转骨盆。

尽管松出动作来比较难,但一定可以。

尽管用力做出动作来更习惯、更容易,但一定要避免。

练拳要像戒毒一样戒力,功夫才有长进。

松出来的动作才具有品质。

2、骨盆偏沉与重心移动

练习太极拳身体重心是身体各部位所受地心引力合力的作用点,也是身体各部位重量的综合平衡点。

重心移动,主要不在于身法的进退顾盼,不在于腿法的伸屈变化,那都是形式,是被动的。

重心移动的本源和本意是体腔内重心点的移动。

练习太极拳重心点的位置,一般与骨盆应当偏沉的位置上下相对、相互作用。

练太极拳时的重心点通过骨盆的偏沉部位向下沉,沉意顺腿贯到脚下。

重心点沉到骨盆的什么部位,骨盆的什么部位就向下偏沉。

练习太极拳因为重心点的位置总是偏于实脚侧的,所以,总是实脚侧的骨盆向下偏沉。

反过来说,骨盆的偏沉也能引导重心点移动。

第一,骨盆向什么方位偏沉,重心点就向什么方向移动,从而带着身体向同一方向移动。

练习太极拳是骨盆偏沉,也是重心点移动带着身体移动。

第二,骨盆靠近哪条腿的部位偏沉,重心点就向哪条腿移动,那条腿就随之气向下沉,松屈变实。

练习太极拳是骨盆偏沉,也是重心点的移动变化着两腿的虚实、伸屈。

练习太极拳重心点就是动力点,是地心引力在体内的代表点。

全身都应当通过放松,自觉地随着重心点的移动而变化、而动作,也就是随着骨盆的偏沉而变化。

其中,骨盆偏沉的变化是源头,是向腰腿,进而向全身传达重心点变化信息,传递地心引力的源头。

练习太极拳骨盆偏沉的位置和分寸正确,全身各部位姿势就容易正确。

练习太极拳骨盆偏沉的若是不对,则全身上下做对也不对;即使外形像是对,内在劲力也不顺,也不对,拳势也有病,所以才有“其病必于腰腿间求之”(武禹襄)的要求。

练习太极拳“腰腿间”就是骨盆,不顺要在骨盆偏沉上找原因。

练习太极拳重心移动是由骨盆偏沉引动的。

意念在通过骨盆偏沉引导重心移动的过程中,更关注的常是左右两胯的依次偏沉,关注原实胯、裆、新实胯的连续偏沉。

练习太极拳原实胯偏沉是环跳穴松沉引动,坐骨松沉续动。

原实胯坐骨不是正对着脚偏沉,而是向着两脚之间地面的某个点向下坐,以打破平衡,引导重心向两脚中间移动。

练习太极拳同时裆部放松,裆走下弧线的前半弧。

偏沉的部位过裆后,由渐实一胯底的腹股沟向下放松,以引导重心继续移动,使裆走完下弧线的后半弧。

练习太极拳当重心移动基本到位时,实胯的坐骨微微下坐,一可平衡前面腹股沟的松沉,带动胯底前后左右全面向下坐实,以便将实腿像桩墩似的扎下去;二可推动另一胯腿伸蹬生力;三可以反作用力支持腰脊上伸,向手送力,实现劲贯四尖;四可为下一式再回移重心时坐胯做准备。

前后两个实胯都应下坐,但目的不同,做法不同。

两胯偏沉依次走,虚实变化如水流,一抑一扬生神韵,勿忘勿助任自由。

实际上,不论什么动作,不论实胯虚胯,都不能向上挺,都应向下松,叫下胯,只不过是松的部位和松的程度不同而已。

一般来说,实胯偏沉的重点部位是坐骨,因此,实胯的要领为“坐”。

虚胯也应向下放松,放松的重点部位是上面的髂骨,即腰两侧卡住裤带的骨头。

其中,虚脚向前的(虚步)是松落同侧的髂后嵴(上后角),虚脚向后的(弓步)是松落同侧的髂前嵴(上前角),因此,虚胯的要领为“落”。

你若喜欢,点个在看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2025年属龙的犯太岁吗

本文是师傅为了让更多人知晓太岁的具体事宜而写。

关于太岁之事,切不可随意找人做法,否则搞不好弄巧成拙。

有需要咨询可以扫: 2025年属龙的犯太岁吗 什么是“犯太岁”? 俗语称一个人不明利害会说“太岁头上动土”,又说“太岁当头坐无病也有祸”。

“太岁”真的这么厉害吗?“太岁”究竟是什么呢? “太岁”者凶煞也,或是土煞或是岁煞。

每一年的本命属相生人就是犯太岁的一种,也就是我们俗称的本命年,一个人本命年与太岁相犯,一年运势就会受岁煞的影响,多疾病、多灾祸、多不顺。

一年中除了本命属相之外,还会有多个属相生人会与太岁相冲犯,我们称之为“冲太岁、害太岁、刑太岁、破太岁等等”。

统称为“犯太岁”。

他负责掌管这一年人间的福与祸,严格意义上讲, 鼠年化太岁符图片 犯太岁时,人们往往运气不好,容易心烦意乱。

在犯太岁的影响下,很有可能在一整年里,事业会受阻,生活不会顺利,感情欠佳,情绪也不会顺畅。

我们可以把犯太岁看作是人生中的一个挑战。

一、 感情不顺、家庭不和睦 当你犯太岁时,你经常会遇到感情不顺的情况,往往会导致挫折和感情破裂。

如果你已经有了家庭,家庭氛围会非常不和谐,你会经常与其他家庭成员产生分歧,意见不合。

当你犯太岁时,你的情感运势通常处于非常低的状态。

你需要特别注意保持与周围人的感情,否则你很可能会被背叛或导致你错过良缘。

二、工作受阻 事业与一个人的正财运有关。

当一个人犯太岁的时候,他的财运和事业都不会一帆风顺。

在工作中,很有可能会出现变化或被压制,职业发展受到阻碍。

就财运而言,收入和支出不成正比。

如果不提前计划,增加收入,减少支出,你很可能会陷入更糟糕的境地。

三、遇到小人 当你犯太岁的时候,你的人际关系很差。

尤其是那些脾气暴躁、不善于社交的人,更容易得罪他人,被小人陷害。

遇到小人可能会导致你运气的各个方面都被破坏。

小人很可能出现在各个方面,比如成为感情的第三方,卷入婚姻,或者出现在事业中,成为事业发展的绊脚石。

四、琐事缠身、心情烦闷 在犯太岁的年里,可能没有受到太多的阻挠,但仍然感到生活中很不顺,被卷入一些琐碎的事情中。

这种时间最有可能产生负能量,导致抑郁感。

当犯太岁时,你应该特别注意你的思想变化。

不要被小事、琐事影响心情,否则可能会带来更严重的后果。

五、身体出现健康问题 犯太岁的人需要注意自己的健康。

,,在犯太岁的年份里,他们的免疫力可能会,,下降,导致一些轻微的疾病和伤害。

任何轻微的身体问题和变化都不容忽视。

本命年运势低迷,健康是最值得关注的问题。

----------------------------------------------------------------------- 备注:珍珑师傅(娄祖一脉,中国杰出命名策划师、中国杰出四柱预测师、中国杰出风水策划师、中国百强易学名师,出版书籍如《八字入门到实战》等。

自幼喜爱中国传统文化,十六岁开始学习周易,之后学习周易起名知识以及八字、六爻、风水等民间传统风水文化。

在10多年实践运用中,积累了丰富的易学经验,在四柱预测、风水、起名、择日等学术领域有独到的见解和很深的造诣,是国内外知名的易学专家,姓名策划专家。

擅长补财库、超度、文昌等法事科仪)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疏疗互联网医馆上线,沙氏武术收新徒,医武结合提到新高度

9月13日上午,疏疗中医馆与国医在线共建互联网医疗服务平台授牌仪式举行,同时,沙式武术第二代传人李斌、第三代传人黄勇的收徒各自收徒一名,收徒仪式在疏疗中医馆馆举行。

疏疗中医馆签约国医在线,共建互联网医疗服务平台,意味着医馆可通过互联网为患者提供更便捷、更精准、更优质的健康服务,减少患者取药、现场挂号、预约等位以及缴费等时间,构建起诊前、诊中、诊后全流程服务平台。

疏疗中医馆作为国内首家武医结合的中医馆,由我国著名武术大师沙国政先生之子沙俊杰、儿媳李斌和陈会梅女士共同创办,集中医药研究、中医药教育、中医医疗、中医药养生、中医药文化、武术健身推广为一体,推行“中医治病、武术养生”的全新模式,高品质会员制的经营方式对医馆个性化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充分借助现代移动互联网技术,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体系对医馆来说尤为重要。

国医在线定位于助力实体中医机构互联网化,打造便捷、共享、精准、智能的中医药健康服务共享云平台。

随着互联网医疗行业加速发展,大众传统就医方式被逐步改变,各种商业模式的互联网医疗平台应运而生。

疏疗中医馆签约国医在线,共同推进医馆互联网医疗服务平台建设运营,开启线上线下一体化经营服务模式,是大势所趋,也将为患者带来更精准、更便捷的服务体验。

除了授牌仪式,沙式武术第二代传人李斌、第三代传人黄勇的收徒仪式在疏疗中医馆内一同举行。

据了解,沙式武术是以太极拳、八卦掌、形意拳和通背拳四大内家拳为主体形成的拳械体系,被列入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沙式武术由我国著名武术家、一代宗师沙国政先生所创,先生不拘门派,博采众长,将四大内家拳融汇贯通,并通过实践再创造、再提高,形成了沙式武术内容广博、自成体系、内外兼修等特点。

李斌老师与她的弟子 黄勇老师与他的弟子 李斌老师和黄勇老师分别收下一名徒弟,徒弟向各自的老师跪拜、奉茶、递交《拜师帖》、献礼并诵读《拜师帖》。

李斌老师和黄勇老师向弟子颁发“授徒证书”,最后师徒合影留念。

与一般医馆不同的是,疏疗中医馆将中医与武术相结合,让患者在体验中医文化、感受中医魅力、享受中医服务的同时,注入武术健身手段。

如颈椎、腰椎突出等疾病,许多人由于长期不运动,导致肌肉包裹不住骨胳,即使治疗好也有可能再次突出,而再次治疗不但增加患者痛苦,还会给皮肤带来损伤。

这类治疗复位后的患者,可以通过习武锻炼来使肌肉更有力量、包裹得更紧密,使身体机能达到一个最佳状态,让疾病不易复发。

声明:本网站的主要内容来自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及东西方的民俗文化,并非严谨的科学研究成果。

仅供娱乐参考,请勿盲目迷信。

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

标签: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