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闹元宵
马上就是看花灯吃元宵的日子
琳琅满目的元宵产品
消费者该如何选购?
元宵能当主食吃是真的吗??
煮元宵的汤变红了,还能吃是真的吗??
近日,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发布提示,听听食品科学领域的专家怎么说。
买:三点要注意
01 要看元宵的色泽形态
新鲜元宵(汤圆),要选择外型色泽鲜亮的。
如果色泽暗淡、发灰、有霉斑或糯米粉变红(配有红色粉料的除外),说明糯米粉品质不佳或存放时间过长,不宜购买食用。
速冻汤圆,尽量购买冰渣不多,元宵色泽均匀、鲜亮,没有明显粘连,形态完整,没有裂口、明显裂纹或脱粉现象的产品。
02 注意热量值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与营养工程学院教授范志红在接受《中国消费者报》记者采访时提醒消费者,元宵(汤圆)普遍含油含糖,购买预包装食品时要注意查看包装上的热量值。
市售预包装速冻元宵(汤圆),营养成分表上都标注了每100克产品中的脂肪含量克数,消费者可以看看一袋的总重量是多少,共含有多少粒汤圆,然后先算出100克产品相当于多少粒,进而可以得出一粒汤圆中含有多少脂肪。
比如一包总重量320克16粒的汤圆,每一粒是20克。
按包装上的成分表,100克中脂肪含量为10%,那么1粒汤圆的脂肪含量是2克。
如果吃6粒汤圆,就是12克脂肪,大致相当于一盘不汪油的清淡烹调菜肴中的脂肪含量。
► 果仁、芝麻、豆沙等馅料的传统类型元宵(汤圆),坚果类原料营养价值较高,豆沙也含不少蛋白质和矿物质。
► 蓝莓馅、菠萝馅、芒果馅、南瓜等瓜果馅的元宵,因为水分较大,添加油脂太多会影响口感,所以脂肪含量普遍低于传统产品。
03 仔细查看配料表
元宵和汤圆属于节日食物,对健康人来说,在一次只吃几个的情况下,无需过度担心其中的糖和脂肪。
有医嘱需要控制饱和脂肪的人,则需要注意汤圆产品的配料表是否含有氢化植物油的配料,如代可可脂、植物奶油等,它们都是饱和脂肪酸的密集来源。
再仔细看一看营养成分表,确认其中是否含有反式脂肪。
巧克力味、奶油味等类型的汤圆要格外注意。
一些传统肉馅汤圆含有较多的肥肉或猪油,也会带来较多的饱和脂肪。
减肥人士要注意比较一下能量这个项目的数据,这个数据越高,说明其中所含的热量越高,吃的时候越要注意控制数量。
吃:不必迷信无糖元宵
消化系统较弱不宜多吃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提醒消费者,元宵(汤圆)中糖分和油脂的含量相对较高,不易消化,一次食用过多,可能会引起胃部不适。
特别是消化系统相对较弱的老年人和儿童,更要注意食用量。
范志红解释说,一般来说,3个元宵(汤圆)所用的糯米粉相当于50克米饭所用的米。
消化功能不太好的人,一次吃3个元宵(汤圆)就可以了。
糖尿病和心脑血管病等患者要谨慎
无论白糯米、黑糯米、黏小米、大黄米,血糖指数堪比葡萄糖,比白糖还高。
因此,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还提醒糖尿病和心脑血管病等特殊疾病患者,谨慎食用。
食用元宵(汤圆)前可先吃些蔬菜或富含蛋白质的食物,有利于降低餐后血糖反应。
无糖并不意味着低热量
食用元宵或汤圆最好在早上或中午,易于消化,尽量用水煮的方法,不要使用油炸,以免增加能量摄入。
同时,吃元宵(汤圆)的当餐或当日一定要少吃点油,并相应减少主食数量,否则很难避免摄入过多的脂肪和热量。
很多糖尿病人觉得无糖汤圆可以放心吃,还有些减肥者也热衷挑选无糖汤圆。
范志红提醒说,无糖并不意味着低热量,也不意味着低血糖反应。
元宵中的糯米粉升高血糖能力非常猛烈,所以糖尿病人要十分小心。
而元宵中的淀粉和油脂富含饱和脂肪酸,对控制血脂和减肥没什么帮助。
所以,不要迷信所谓的无糖元宵。
储:元宵变红系保存不当
范志红分析说,颜色变红,有可能是有红曲霉(就是做红腐乳那种菌)污染,虽然它本身并不产生毒素,但需要重视的是,这种情况下很有可能存在多种微生物污染。
元宵(汤圆)是淀粉类食物,适合金黄色葡萄球菌增殖,它会产生非常危险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毒素;也适宜酵米面假单胞菌(也称酵米面黄杆菌)滋生,这个菌会产生米酵菌酸这种致命毒素。
所以,颜色变红意味着已经有大量杂菌污染,不能冒险吃。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提醒消费者:家庭自制的元宵(汤圆)可直接放入冰箱速冻格中,冻硬后及时分装到不透水的食品袋中冷冻保存,避免交叉污染。
由于家用冰箱的保存温度不易精确控制,因此建议自制的元宵(汤圆)尽快食用完。
购买的速冻汤圆应冷冻保存,不宜长期放在冰箱冷藏室,以防酸败变质。
相关链接
元宵和汤圆只是叫法不一是真的吗??
元宵节,北方人吃元宵,而南方人则要煮汤圆,很多人认为只是叫法不同而已。
其实,两者的制作工艺也略有不同。
元宵用干粉滚制而成,馅较小、粉较多,煮出来很实在,不过有时容易硬心。
而汤圆用糯米粉烫揉后的湿粉包成,通常馅较大,煮出来更加柔软细腻。
从食用角度来说,二者针对不同的人群也是各有利弊。
因为糯米粉本身黏腻难化,就淀粉消化角度来讲,元宵比汤圆更难消化;但对于那些消化脂肪有困难的人来说,汤圆就更麻烦一些。
中国消费者报新媒体编辑部出品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中国消费网
记者/李建
中国消费者报
,声明:本网站的主要内容来自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及东西方的民俗文化,并非严谨的科学研究成果。
仅供娱乐参考,请勿盲目迷信。
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