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意拳门的老祖宗们在拳诀中写了打人如走路看人如蒿草这些口口相传的要诀,浓缩着老前辈们的高度智慧。
深入研究传统武术对于当下武术散打的发展尤为重要。
我们今天重点分析一下:打人如走路看人如蒿草这句话的几层意思。
一、从字面解释,可以理解为实战中心理状态的要求
在实战中心里因素也相当重要。
武术家们常言:一胆,二力,三功夫。
这句话简单明了,很好理解,要有胆量,有力气,有功夫。
相比之下胆量的重要占到了首位。
练习得再刻苦、技术再娴熟、力量再大、功夫再深,没有胆量的支撑,等于零。
在实战中无论面对什么样的对手都敢于面对面格斗,绝无半点退却之心。
心理因素是决定搏斗胜负的关键。
明代戚继光《纪效新书·首卷·总叙》:未有临阵用尽平日十分本事,而能从容活泼者也。
谚云:‘到厮打时忘了拿法,兵岂易言哉’!意思是,动武时忘了武器的用法,比喻临阵慌乱。
在长枪实战中,也有一句话,叫作见肉分枪,闪赚颠提。
前半句最是紧要。
什么叫见肉分枪?说的是,对方的枪尖几乎要扎到你了,这时候才做应对,或者拦,或者拿,而后贴杆而进,克敌制胜。
因为只有让敌进来后,对方是很难再变招的。
倘若对方枪尖离你太远,你就招架,那么对方有充足的时间来变化,就无法达到克敌制胜的效果了。
这种引进落空的打法,更需要非凡的胆量与智慧,对时间、时机的拿捏要十分精确,才能防身杀敌,有一点疏忽都有致命的危险。
在徒手较技中也是一样。
有拳谚说:接根不接梢,接梢必有拿。
在实战中如没有胆气,慌里慌张,很容易发挥失常,乱了方寸而随着对方的节奏变化,会导致一败涂地。
如上所言,无论是器械,还是拳法的实战,都有气定神闲,沉着冷静,这就是胆量。
有了这个胆量,就具备了制胜的法宝。
所以,戚继光在《纪效新书》中多次说艺高胆大,更强调胆大更艺高。
练武术时也讲究:练时眼前无人似有人,用时眼前有人似无人。
在实战中就要有目中无人的境界和心理素质。
所以说打人如走路看人如蒿草。
二、如果说第一层境界说的是心理战,那么第二层可以理解为实战中的具体方法
所谓的打人如走路,是说在格斗中要动起来,步法与身法相配合,忽左忽右让敌无法寻找攻击目标。
这一点我们在现代搏击擂台上也能看到。
有所不同的是,擂台上的幅度要比真正实战小。
因为规则限制了动作的大小,现代擂台是一种竞技体育项目,在公平公正下进行,运动员的安全有保障。
而中国传统武术来源于生死搏斗,在单打独斗较技中有可能是器械格斗,所以左右的移动与前后的走动尤为重要。
因为,这关系到生死存亡。
还有一点,现代搏击擂台严格来说是一种以搏击为核心的特殊表演,是以胜负论输赢的比赛。
为取得胜利,运动员与教练要考虑每一局的体能分配。
所以,比赛中尽量节约体力,将有限体力用到攻击对手上。
走动的幅度与快慢自然就小,但也有个别体力超强个例,比如拳王阿里,在擂台上常使用起伏加大的蝴蝶步将对手搞得不知所踪。
打人如走路还有一种解释更为贴近实战。
在实战中中国武术讲究挨实即放,可以用手攻击,也可以用肘攻击、用臂攻击、用身体攻击,挨到哪里哪里出。
在攻击对手时,即将挨到对手身体,运用步法将身体重量压向对方,可以增大打击的力度。
步法尽量不要停,如同走路一样向前逼压对手,敌在连续受到冲力后会无法保持重心,更会竭尽所能维持身体平衡,故而无法攻击抗衡,此时必败无疑。
走路的主要作用就是破坏对方平衡,加大打击力度。
这种技法在中国武术上被广泛运用,目前的太极拳推手、八角笼ufc都能看到施用痕迹。
形意拳还有三个别名:心意拳、行意拳、心意六合拳。
经过以上的解释我们就知道了,为什么形意拳也被称为行意拳的缘故了。
三、打人如走路第三层意思就比较好懂了,意思说形意拳实战性非常强,无坚不摧,硬打硬进,势如破竹,势不可挡,如拔草走路般容易
形意拳在近代史的实战表现确实非同一般,郭云深的半步崩拳打遍天下无敌手,车毅斋力克日本剑道高手,韩慕侠全胜外国大力士......用打人如走路来形容其实战能力,不为过。
声明:本网站的主要内容来自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及东西方的民俗文化,并非严谨的科学研究成果。
仅供娱乐参考,请勿盲目迷信。
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