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来,随着太极拳的普及和推广,人们广泛认识到了它的修心养性、强身健体的神奇功效,参与习练太极拳的人越来越多了。
然而,由于太极拳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演练方式,致使不少初学者在学习太极拳的过程中遇到许许多多的问题,走了弯路,产生了困扰,有的甚至对身体造成了新的伤害。
我们有近二十年的学拳经历,下面谈几点我们自身的体会,希望对初学太极拳的拳友们能有帮助和启示。
找明师是学好太极拳的首要条件
现在城市里的公园、广场等活动场所到处都能看到太极拳以中老年人居多,习拳多年的拳友大多脾气随和、谦虚,好为人师,乐于助人,这正好满足了初学者的需求。
这些初学者由于缺乏对太极拳的真正了解,无法辨别对错,所以就盲目地跟在热心的老师后面,见什么学什么,结果学的拳练成了太极操,学了很多毛病。
俗话说:学拳容易改拳难。
因此,我们建议初学者学习太极拳,可以通过书籍和网络,先了解一下太极拳的拳理和特点,再多走走,多看看,找一个明白的老师,不一定非得有多大名气,关键是看老师打拳是否符合拳理拳法,拳架是否正确,这样才不至于走弯路。
所以说,找对了老师是学好太极拳的首要条件。
初学太极拳不要多多益善
每天早上,许多练拳者大都会从二十四式太极拳开始,然后四十二式、四十八式、八十五式太极拳,然后是剑、刀、扇,他们一个套路接着一个套路地练,恨不能把太极拳所有的套路都打一个遍,结果锻炼一早上汗流浃背,累得够呛,造成运动过量。
古语说韩信点兵多多益善。
我们认为学习太极拳和韩信点兵不一样,不宜多多益善。
傅钟文大师曾经说过,学拳想要样样精通,结果会样样稀松。
对于初学者,我们建议,开始可以尝试一下不同的拳种,体验不同的流派,但最终要有一个选择,有一个目标,有了目标就要下定决心坚持到底。
学习太极拳,朝三暮四,傻练蛮练是练不好的,正像傅钟文大师说的方法对头下功夫,这样才能学到真的太极技艺。
习练太极拳的热身练习非常必要
在各个晨练点,我们经常看到有些拳友没有做什么准备活动就开始练拳,岂不知这样就会造成气血运行不充分,肌腱韧带容易扭伤、拉伤,严重的会造成撕裂,长此以往,还有可能出现关节疼痛。
练拳前身体各部位的筋、骨、肉都比较僵硬、紧张,所以对颈、肩、胸、臂、腰、胯、腿等关节、肌肉、韧带进行放松、拉长、揉活练习,就显得尤为重要。
使自己的身体变得松、柔、软,再练起拳来有利于人体的气血运行,提高练拳质量,避免或减少运动损伤,所以说练拳前的热身准备活动是太极技艺中需要练习的基本功之一。
热身锻炼主要有压腿 正压、侧压、踢腿 正踢、侧踢、摆臂、摆腿 内摆、外摆、蹬脚、分脚等练习,再加上桩功训练和走太极猫步,做八段锦或十二功法或六字诀等健身气功的练习,使身体各部位、各关节得到充分预热,为接下来演练太极拳做好充分准备。
学练太极拳要做到持之以恒
学练太极拳也同从事其他体育锻炼一样,贵在坚持,不仅开始学拳时积极参加练习,而且一定要坚持练下去。
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最好每天安排一定的时间练拳,切不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也不能盲目地每天照着葫芦画瓢,或者认为已经练会了就不再继续坚持经常练习,那样,不仅不能逐步提高太极拳的技术水平,不能做到精益求精,而且更重要的是不能更好地收到坚持太极拳增强体质和治病防病的效果。
对太极拳要发自内心地喜欢,不能只当作一项任务来完成。
太极拳讲的是身心合一,这样健身效果才会更好。
要认真研究每一招每一式为什么要这样打,有什么技击效果,要研究拳理拳法,多和其他爱好者交流切磋,多向老前辈请教,这对提高动作的质量,加强演练技巧,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拳打千遍身法自然,拳打万遍神理自现,所以说太极拳练习贵在持之以恒。
太极拳是一种心身俱练、神形双修的保健运动。
它是调心、调气、调身等一系列调整人体阴阳的对立统一的运动,只要找对老师,用科学的方法刻苦练习,持之以恒,就一定能达到内固精神、畅通经络、活动筋骨、保健祛病、益寿延年之目的。
授权转载自《中华武术》杂志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作者:张玉梅 曹少山
责任编辑:锦瑟
声明:本网站的主要内容来自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及东西方的民俗文化,并非严谨的科学研究成果。
仅供娱乐参考,请勿盲目迷信。
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