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块钱一块的东坡肉,用清水炖就大错特错了,正宗做法无水无油!
把子肉是徐州大街小巷非常火爆的小吃,香气四溢、肥而不腻的把子肉,卤至入味的海带、豆干、花干、素鸡等,配上一大碗米饭,浇上一勺肉汤,单单是看着都馋了!而在把子肉店,最好吃的还不仅仅是把子肉,砂锅里方方正正的、用绳子绑着的肥瘦相间的东坡肉才是极致美味!10块钱一块的东坡肉用剪刀将绳子剪开,筷子要轻轻地将肉夹起来,送入嘴中,真正的入口即化的口感,即使不爱吃肥肉的人也难抵这美味的诱惑!
据说东坡肉始于徐州,完善于黄州,名扬于杭州,东坡肉并非苏东坡所创,而是为纪念苏东坡而以此命名。
苏东坡任徐州知州之时,恰逢洪水围困徐州,苏东坡身先士卒率领军民日夜奋战,保住了徐州城,大家为感恩,杀猪宰羊上府慰劳,苏东坡便指点家人将猪肉加工成红烧肉,回赠给老百姓,老百姓亲切地称红烧肉为“回赠肉”。
而到了黄州任团练副使之时,由于黄州的猪多肉香,而价格却十分便宜,苏东坡甚至亲自制作红烧肉并写下一首《猪肉颂》。
等苏东坡再到杭州任知州之时,又一次带领浙西人民度过了最艰难的时期,大家都说苏东坡在徐州和黄州时喜欢吃猪肉,便又纷纷送去猪肉,苏东坡也是又一次指点家人将猪肉切成四方块,煮熟送给疏浚西湖的民工们吃,民工们亲切地称红烧肉为“东坡肉”!后来经过一代代厨子的更新改良,东坡肉变成了闻名全国的杭州名菜。
东坡肉的精髓是,不加一滴水一滴油,而是用黄酒小火焖至酥烂,为了防止肉在焖煮的过程中松散开来,便用绳子将四方块的肉捆绑起来,而焖煮好的东坡肉,肉皮软糯,肥肉真的达到了融化的状态,瘦肉也是酥烂无比。
今天若愚妈妈就跟大家分享这道菜的家常做法!
【东坡肉】
食材:五花肉500克,黄酒800毫升,生抽3勺,老抽2勺,冰糖2勺,香葱1把,生姜1块。
【步骤】1、准备一块猪肉,最好选择肥瘦相间的五花肉,做出来的口感是最完美的。
2、五花肉跟清水一起入锅,煮开后继续煮5分钟,捞出冲洗干净,切成正方形大块。
用棉线将每块肉捆绑好。
3、清洗干净的香葱和切好的姜片平铺在砂锅底部,最好铺厚一些,既能去腥提味,还能防止糊锅。
4、将五花肉肉皮朝下,码在锅中,倒入黄酒,黄酒正好没过猪肉为宜。
5、倒入3勺生抽、2勺老抽,冰糖铺在肉上层。
6、盖上锅盖,大火煮开,转最小火焖一个半小时。
一定要用最小火哦!
7、时间到,将猪肉翻过来,肉皮朝上,继续炖半个小时,最后尝尝汤汁的味道,不够咸就添加少量盐。
煮好的肉可以一直放在汤汁中浸泡着,时间越久味道越香!
吃的时候用剪刀将棉线剪开,一口肉一口米饭,超级好吃哦!黄酒代替清水炖出来的猪肉散发着黄酒的香气,吃起来一点儿也不油腻。
中秋快到了,学会了团圆宴给家人露一手吧!
【小贴士】
1、肉焯水用冷水,而不是热水。
2、只有用砂锅炖才能保证2个小时的小火慢炖不会干锅,要是用别的锅中途一定要注意看着,别糊锅了。
3、黄酒在焖煮的过程中,酒精都挥发掉了,孩子是可以吃的。
关注若愚妈妈在厨房,更多美食菜谱与您分享!你的关注、留言和转发将是对我最大的帮助与动力,也欢迎您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我们美食天天见!
敲门的人,正是大宋著名E人苏轼。
乘兴而来,兴至而返,爱熬夜的苏轼和亦未寝的张怀民,共同欣赏了那晚美丽的月亮。
1月8号是苏轼的生日,我们不聊沉重的,一起来讲讲这位“苏坡爱豆”好玩儿的一面。
眉山三苏祠博物馆。
中新网记者 刘忠俊 摄 北宋著名“社交狂魔” 如果投票“最想一起旅游的古人”,永远乐呵呵的苏轼必定高票当选。
他是顶级大文豪、知名书画家,还是酿酒试验家、养生小达人、美食带货一哥、爱熬夜的旅游博主,跟他一起玩,你永远不会担心无聊。
在没有高铁和飞机的古代,苏轼的足迹遍布大半个中国,他走过颠沛流离的贬谪岁月,也写下过宽慰了许多人的文字,“此心安处是吾乡。
” 有网友用网站统计过苏轼的社会关系网,最后画出了一个“巨型社交龙卷风”,真不愧是北宋第一“社交狂魔”。
网友“月小水长”制作的苏轼社会关系图。
在他庞大的朋友圈里,有我们熟悉的欧阳修、王安石、黄庭坚、米芾、王诜、陈季常等名士,也有酒馆主人、无名道士、不识字的农妇等各行百姓。
“眉目云开月静,文章豹蔚虎炳。
”这是黄庭坚眼里的苏东坡。
他一口气写了三首诗,从外貌到才华,把这位老师兼好友猛猛一顿夸,诗的名字也很直白——《东坡先生真赞三首》。
其实,“东坡居士”这个称号的由来,也和苏轼的一位好友有关。
公元1079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
刚经历过牢狱之苦,他带着一家老小艰难度日,把一个月的生活费分成三十份挂在屋梁上,每天想办法省着花。
好友马梦得听说这件事后,千里迢迢赶来黄州,为苏轼向官府请领了一块五十亩的废弃军营地。
后来,苏轼就把这片城东的土地命名为“东坡”。
其实,早就辞官、穷了半辈子的书生马梦得和苏轼的情况大差不差,但听说好友有难,老马立刻义无反顾地来了。
纪录片《苏东坡》截图。
告别过去的光鲜生活,在黄州的苏轼像陶渊明一样春种秋收,但朋友们依然愿意和他一起玩,甚至几年后离开黄州,都有19个人赶来相送。
哪怕后来到遥远的海南,苏轼家里的客人也没断过。
如果没人来,他就出门溜达,和当地村民在田间地头聊天。
有时,庄稼汉面对大文豪有点懵:我们不知道说什么。
苏轼说,那就给我讲几个鬼故事吧。
“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儿,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
” 不论家世、不谈门第,用真心换真心,你瞧瞧,当苏轼的朋友,就是这么简单。
苏轼人缘怎么那么好? 和苏轼做朋友,一定是开心的,因为他是个自带热闹的妙人。
无论生活多苦闷枯燥,总能被他找到一些微小而具体的快乐。
首先,苏轼是个很会吃的人。
被贬到黄州,苏轼把贵人们不肯吃的猪肉做成了东坡肉,“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被贬到惠州,他嘱咐屠户杀完羊后给自己留一点羊脊骨,煮熟后小火烤到微焦,再剔骨头上的一点点肉吃,居然品出了蟹肉的味道。
花甲之年又被贬到儋州,苏轼居无室、食无肉,却爱上了煮生蚝、烤生蚝。
一想到这里蟹呀螺呀八爪鱼呀管够,他感觉也没那么苦了,还叮嘱儿子,这事千万保密哈,万一他们也要贬到海南跟我抢生蚝呢? 纪录片《苏东坡》截图。
除了会吃,苏轼还很会玩。
每到一地,他都努力把自己的生活过得热气腾腾。
假如和苏轼一起吃饭,要记得不能随便接下他酿的酒。
苏轼喜欢琢磨酿酒,但据儿子们所说,父亲的试验就只能当试验看看,听说在黄州尝过他自制蜜酒的朋友们,回去都拉肚子了。
对了,这位大发明家还在海南烧松脂自制墨,结果有天墨灶起火,差点把房子烧了,乐天派的苏轼捡了捡留下的成品说:这辈子写书都够用了。
除了吃喝玩乐,苏轼还能给朋友提供满满的情绪价值,各种笑话和段子随手拈来。
有天,苏轼对黄庭坚说,你的字虽然清劲,但笔势有时太瘦,就像“树梢挂蛇”;黄庭坚立刻回敬道,老师您的字有时候也有点肥扁,就像是“石压蛤蟆”,两人当场哈哈大笑。
在黄州时,他很喜欢找陈季常一起玩,有时候一聊到半夜,结果陈的妻子柳氏不高兴了发脾气。
看热闹不嫌事大,苏轼立刻为哥们儿写了一首诗: “龙丘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
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
” 这就是成语“河东狮吼”的出处。
(陈季常:我谢谢你嗷。
) 纪录片《苏东坡》截图。
热爱观察生活的他,会因为搓澡小哥用力过猛写词一首:“轻手,轻手,居士本来无垢。
”也喜欢关照每一位朋友的情绪,会认真地夸赞他们身上的优点。
后来有人考证过,苏轼和张怀民夜游时,已经是苏轼在黄州待的第四个年头,而张怀民刚被贬到黄州不久。
也许,张怀民那天压根没睡着,而苏轼叫他出门,也不是仅仅是为了自己。
庭下如积水空明,好友见面,一切都在月光里了。
呵呵,苏呵呵 除了我们熟知的无数诗词和成语,苏轼给文学史留下的,还有四十多个“呵呵”。
在浩若烟海的典籍文献中,最早使用这句流行语的祖师爷已经不好找,但要说把“呵呵”使用场景发挥到极致的人,还得是率真的东坡。
和陈季常聊天,他傲娇地呵呵:只要让我睡个好觉,写词嘛,都是小意思,呵呵! 刚写完一首小作品,他自豪地呵呵:虽然没有柳永同学的那种风味,但也算是自成一派呢,呵呵。
他甚至还拿呵呵“威胁”好友文同:哼,你要是不给我墨竹,我就到处乱画然后题字说是你的,或者拿着你以前的约定去告状,呵呵。
纪录片《苏东坡》截图。
几百年来,在大家的印象里,苏轼一直就是这样一个乐乐呵呵的人。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以天才少年开局,他却没拿到顺风顺水的剧本,宦海起起伏伏,他曾官至高位,又一路被贬,人也越走越远。
苦闷和不服当然有过,有时苏轼安慰自己,这可能和“星座”有关。
唐宋时期,星命占卜十分风靡,苏轼读了韩愈的《三星行》,“退之诗云:‘我生之辰,月宿南斗。
’乃知退之磨蝎为身宫,而仆乃以磨蝎为命,平生多得谤誉,殆是同病也。
” 他发现,原来自己和偶像是同一个星座,我俩之所以这么命运多舛,都是因为摩羯座啊! 转头一看,倒霉蛋儿还不止一个。
苏轼和好友马梦得的生日仅差八天,他吐槽,这个时间出生的人是不是没有富贵命啊,看看我们俩,简直就是穷鬼并列第一! 但是,苏轼从来没有逃避过命运。
从黄州一路流放到海南,他看着大海发出哀叹,啥时候才能走出这个岛呢? 很快,他又想开了,“天地在积水之中,九州在大瀛海中,中国在少海中,有生孰不在岛者?” 他活在真实的当下,为官一方,就踏踏实实为老百姓干实事。
劝农助耕、劝医劝学,他以诗书礼乐之教转化当地风俗,为后人留下宝贵精神财富无数。
纪录片《苏东坡》截图。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 他的人生态度,都藏在诗词里了。
林语堂曾说,“我若说一提到苏东坡,在中国总会引起人亲切敬佩的微笑,也许这话最能概括苏东坡的一切了。
” 今天是苏轼988岁的生日,呵呵,让我们一起祝他生日快乐!(完)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猪,常被视作憨态可掬、温和善良的代表。
其圆滚滚的体态、总是带着满足神情的面容,仿佛世间纷扰皆难以惊扰它内心的宁静。
在古老的农耕社会,猪是家庭富足的重要标志。
农户们精心饲养,盼望着猪儿膘肥体壮,出栏之时便是生活殷实的见证。
每至年节,杀猪宰羊更是阖家欢庆、庆祝丰收的盛大仪式, 猪肉成为餐桌上的主角,寓意着团圆与富足,那浓郁的肉香里弥漫着的是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来年的憧憬。
从文化的深邃脉络中探寻,生肖猪的好运寓意层层展开。
它是财富的吉兆,“肥猪拱门”这一传统吉祥图案,描绘的是小猪拱门而入的景象,那是好运与财运主动降临家门的象征,人们相信,猪年会为家庭带来滚滚财源,事业顺遂亨通,无论是商贾之人盼着商机无限,还是职场奋斗者渴望晋升加薪,生肖猪都被寄予了厚望,仿佛在它的护佑下,一切经济上的追求都更有盼头,投资会有丰厚回报,生意会蒸蒸日上,钱包也会如猪肚般饱满鼓胀。
猪亦象征着福泽深厚。
它那随遇而安、心宽体胖的模样,恰似一种豁达的生活态度。
在生活的浪潮中,人们面临诸多压力与挑战,而生肖猪教会我们在困境中保持乐观,在顺遂时懂得珍惜。
它的“懒”并非真正的懒惰,而是一种对生活节奏的从容把握,不过分焦虑与奔波,以平和之心迎接每一个日出日落,相信只要心怀善意与希望,福气自会如影随形,如暖阳照耀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家庭和睦温馨,人际关系和谐融洽,所到之处皆有善意相伴。
在文学与艺术的瑰丽殿堂里,生肖猪也是常客。
《西游记》中可爱贪吃却又重情重义的猪八戒,以其鲜明的形象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他虽有诸多小缺点,但在取经路上也贡献了不少力量,他的存在为那充满奇幻与艰辛的旅程增添了许多诙谐与温情,让人们看到生肖猪所代表的人性中的质朴与纯真,也从侧面反映出猪这一形象在文化创作中的多元与可塑性。
民间艺人手下的生肖猪剪纸、绘画、雕塑等作品,更是将猪的各种形态展现得淋漓尽致,或俏皮可爱,或庄重威严,每一件作品都倾注了对生肖猪的喜爱与对其好运寓意的尊崇,成为传承生肖文化的精美载体。
生肖猪还与美食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猪肉是中华美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食材,从香酥可口的炸猪排到肥而不腻的红烧肉,从鲜美的排骨汤到风味独特的腊肉腊肠,厨师们用精湛的厨艺将猪肉的美味发挥到极致。
每一道猪肉佳肴都不仅仅是味蕾的享受,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与延续,在品尝美食的同时,也仿佛在品味生肖猪所带来的生活滋味,有滋有味,满是幸福与满足。
生肖猪以其独有的魅力与好运寓意,深深扎根于中华民族的文化土壤之中。
它是财富的使者、福泽的象征、文化的瑰宝,在岁月的长河中,始终散发着迷人的光辉,陪伴着人们走过一个个春夏秋冬,给予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的力量,让我们怀揣着对生肖猪的美好期许,在生活的道路上,坚定地迈向充满希望与好运的未来。
声明:本网站的主要内容来自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及东西方的民俗文化,并非严谨的科学研究成果。
仅供娱乐参考,请勿盲目迷信。
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